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成了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践踏《联合国宪章》确认的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频繁地动用战争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对一些主权国家进行干涉,严重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主权的实现与人权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国家的主权便不可能实现人民的基本人权。为了深刻认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有必要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作一历史的分析。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自然法学家让·博丹。他把主权界定为“国家内绝…  相似文献   

2.
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提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西方国家借口人权干涉别国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主权独立和平等的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得借口尊重和保护人权,侵犯他国主权和干涉他国的内政。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坚决抵制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反对西方国家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国的外交是为该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决定了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原则。新加坡为自己的国家利益下的定义是:“促进经济成长,为我国人民谋求更好的生活,促进社会正义,并且确保在一个不稳定的世界中我国的安全与主权完整。”(1)显然,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成了新加坡外交的两个基本立足点。1973年,新加坡外长直布:“治理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实用主义,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必须对我国有直接利益,或不为我国制造问题。”(2)外长的发言,集中体现了新加坡在实施外交战略时坚持的现实性原则。新加坡现实…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合作中的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作为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基础的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的概念和渊源,认为国家能源主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国家对本国能源事务的自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能源资源的永久主权、国家对境内能源外资实行国有化或征收的权力及国家对能源外资的管辖权;同时,能源主权是发展中的能源资源国谋求经济独立与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的具体使用在新的全球能源合作机制中将面临着调整,需要适度现实国家能源主权原则,同时,需要防止滥用国家能源主权而形成的资源民族主义,从而对国际能源合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主权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作为国家身份的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让渡的,但在全球化时代下,一国不可避免的要与他国发生交往,在交往中,我们对主权是让渡还是维护,众说纷纭。所谓“主权维护”,就是在让渡中维护,全球化使国家置身于更多的“让渡”之中而并未减损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6.
西方某些国家的学者和官员所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说,颠倒了人权主权关系中主权的基础地位;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中最根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颠倒了国家和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他们妄图以人权的国际保护来否定人权的国内管辖,把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行为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人权是主权的基础,主权是人权的集中和保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不允许一国侵害别国的主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借以实现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手段;美国对内坚持“主权高于人权”,对外坚持“人权高于主权”,背离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创设专属经济区的目的和立法意图在于为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奠定基石,将沿海国的资源利益同国际社会的航海利益结合在一起,保证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的有效控制,为沿海国政治上的独立和军事上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要将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实现"国家政治主权"和"国家经济主权"的有机统一。沿海国的主权权利在两个"适当顾及"中处于优先地位。"和平目的"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宗旨,也是确认专属经济区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学者不断地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合法”等论调,西方国家借口保护人权干涉它国内政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但没有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反而使国际关系更加紧张.因此,从理论上对人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质上分析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促进二者关系和谐发展需要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为收复被列强夺去的主权,实现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进行了不懈努力,先后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十项原则、六项要求,等等,强烈要求实现关税自主,取消治外法权,归还租借地,撤除在华外国邮局、无线电台、驻军等等,特别是为收复山东主权展开了艰苦斗争。虽然代表团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收回了部分主权,但因当时国家积弱不振,许多收复主权的要求均告落空。事实说明,列强不会给弱国恩赐“平等地位”;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国家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全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处处闪耀着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光辉。它用新的思维、新的办法来思考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理论创新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一国两制"构想是对矛盾同一性理论的正确运用和重大发展;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对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灵活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主谓句”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主谓句”这一概念,连同它的前身“零句”和“单部句”,伴随中国语法学的发展,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但它实在没有办法从理论上、实践上辩明自身存在的理由,应该结束自己不明不白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支柱.按照"证实原则",一个命题在理论上是否有意义,要看它能否在经验中得到证实.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原则遭到了后来各流派、尤其是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者"的波普的批判.波普在对"证实原则"批判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证伪原则"."证伪原则"是对"证实原则"的扬弃,但我们不能片面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相似文献   

14.
"学术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但是两者的矛盾却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应超越"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是一首美丽而有充满哀伤意味的梦幻曲。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川端康成对美的执著追求,而且还体现了他浓郁的虚无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一体化的强势发展,使国家主权理论面临困境,将国际海洋法中创制的“主权权利”引入国家主权理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在国际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主张国家主权、实现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应当深刻理解主权权利与国家主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主权权利在主权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国家主权理论走出困境,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解释语言间接性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虽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也受到不少批评。在解释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言语活动时,他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文化背景与西方相差甚远的中国。中国禅宗公案中的对话,体现出来的含义反映了语言思想跨越时空鸿沟的语境特征。通过探讨禅宗公案中对格莱斯合作原则的不经意的违反,试图探讨其有别于西方会话原则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8.
Grice的合作原则对后来的语用学研究深有影响,但也引发了后人的种种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又集中在是否要遵循其四大准则。从言语交际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和探索,对四大准则的标准进行界定,重新认识合作原则及其四大准则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合作原则是一条指导成功言语交际的语用原则,其作用和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入世将成为我国加快“依法治国”进程的助动力,给律师业带来一片生机。同时,由于我国律师制度起步较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律师业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既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又使我国律师在加入WTO后能尽快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一国两制"模式对香港及大陆政治体制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思想在香港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与运用。文章试图通过对香港在回归前后政治体制变化的回顾与评论,以及香港政制对内地政治体制改革的参考意义的评述,揭示这一互动的现实状况,同时证明“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