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运用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理论、通过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的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对库柏的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主人公鹰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鹰眼并不像人们描述的是勇敢善良、单纯质朴、见义勇为、自然道德法则化身的英雄人物,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坚持者,他对自然、对人都有征服的欲望,旨在使鹰眼的形象更加清晰、准确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对鹰眼这个形象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伯被称为"美国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是其代表作《皮袜子的故事》最为出色的一部。该文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对库柏的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主人公鹰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实他并不像人们描述的那样勇敢善良、单纯质朴、见义勇为,甚至是自然道德法则化身的英雄人物,事实上,他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坚持者,他对自然和人都有征服的欲望。作者旨在通过从生态批评主义视阈的解读,从而让读者对鹰眼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最后的莫希干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开创了美国民族文学的先河。文章在分析了作者创作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小说的艺术——结构、人物以及小说的影响作了具体翔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评理论是20世纪后期欧美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浪潮。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杰克·伦敦的著名小说《荒野的呼唤》,揭示出对人类企图征服、统治自然和欲望膨胀的批判以及回归自然,重返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5.
生态批评理论是20世纪后期欧美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浪潮。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杰克·伦敦的著名小说《荒野的呼唤》,揭示出对人类企图征服、统治自然和欲望膨胀的批判以及回归自然,重返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事实上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到过边疆与否并不重要,而他的边疆题材的《"皮裹腿"故事集》的艺术影响力经久不衰。其中《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同名电影更使它在现代社会中扩大了影响。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理论是美国政治文化意识的必然沉淀物而并非什么新货,我们完全可以在库柏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找到其早已显露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红字》的生态批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批评理论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结合生态批评理论要旨,通过对霍桑的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的分析,可以揭示出霍桑对极端科学主义、人类欲望膨胀的批判以及他对人类返朴归真,重返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8.
你最早的阅读记忆?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我七岁的时候读的,完全读不懂但还是坚持读完了。  相似文献   

9.
《饥饿的浪潮》是印度小说家阿米塔夫·高什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小说中人类、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去剖析该作中的生态话语构建。高什理性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融合,并对科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展开辩证讨论。高什认为人类的欲望是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欲望度的正确把握有利于调整人类对待自然及科技的态度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暗的心》与《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同为19世纪描写殖民地与土著人的作品,但康拉德和库柏却写出截然不同的风格。透过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了作品在人物、自然环境和叙事风貌等维度的不同之处,及藏于作者身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人们把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是因为其一,马尔库塞把爱欲视作人的本质,而劳动是爱欲解放,从而是人的解放的主要途径;其二,马尔库塞将“统治利益”看作爱欲压抑的原因,解放爱欲的关键是推翻现行的统治制度,这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似乎一致。其实,马克思的劳动解放与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在立足点和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爱欲解放仅仅是人类解放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人类解放的全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将促进人的全面解放。精神解放是人类解放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摆脱物的束缚的同时,还要继续开展文化批判和革命,改善人们的日常心理结构,摆脱精神奴役,争取精神自由。在这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学说成果又是值得批判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权利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动物法律主体地位的出发点是消解人类的自我中心,达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以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张在理论上因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而陷入困境,在实践上也遇到重大障碍。保护动物现实可行的途径是确立动物保护立法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设立更多的义务性规范来规制人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面上看,环境问题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过度采伐和消耗自然资源所引发的,其深层根源是人类在自然观上的人类中心论和科技观上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这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对科技的不合理和无限制的应用,或者说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理念及其支配下的生活方式在起作用。只有进行人类文明的创新,变革指导科技发展的伦理观念,建立新的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才能实现科技、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卢梭的人性道德思想对于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道德是善良而幸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人类的道德却在普遍的堕落、沦丧而走入道德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卢梭认为人类就要实行社会改革,签订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自然宗教等方式使道德的回归,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敦煌壁画中的象戏,反映出了人类是以驯化动物为条件而展开自己的文明史的,同时也展开了人类自我的驯化史。本文从驯化和文明化的视角来认识人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理解了驯化本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与动物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天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他无限热爱大自然,几乎为所有的动物写过诗或故事。同时劳伦斯终其一生批判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追求生命价值的实质并终其一生不断探寻人类回归本真的再生之路。本文将着力分析劳伦斯通过对于非人类的动物的关注来反映其独特的动物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物我同一”与生态伦理——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 ,包括三个层次 ,其中“人与天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 ,“物无贵贱”主张万物平等 ,“顺物自然”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二是“万物不伤”的生态爱护观念。庄子认为 ,人应该珍爱万物 ,节约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8.
道家适欲观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精神的堕落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类期待着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道家"适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心灵环保"理念,对于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人类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其消费方式,重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选择一种简朴而有节制、更人性化而身心自在的生活,也是对生态保护最有利、最有价值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在“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保护着自然界。人类不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导致人类消亡和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与大自然协调发展,都符合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规律。应该从世界观角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价值观角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统一中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环境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各国政府的强制手段以及在财政与物质上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在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方面可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岷江上游地区民族文化氛围较为浓厚,但是,其文化因素对经济和环保的影响却容易为人忽视.藏羌民族独特的文化中无不浸润着浓郁的自然主义精神,其自然观、生命观及其影响下的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在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的基础上,为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