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高等教育价值现的嬗变是多方面的,经历了以政治伦理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教育,以人文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科学为取向的教育再到以科学与人文融合为取向的教育,以英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大众为取向的教育,以社会本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个人为本位取向的教育的转变。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本文试图抓住其变迁的骨架性线索,把握其嬗变走向,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是多方面的,经历了以政治伦理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教育,以人文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科学为取响的教育再到以科学与人文融合为取向的教育,以英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大众为取向的教育,以社会本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个人为本位取向的教育的转变。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本文试图抓住其变迁的骨架性线索,把握其嬗变走向,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终身教育等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价值取向的内涵、变迁及相关主体的研究,重构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价值取向,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实践与推进提供有益的价值导引。  相似文献   

4.
<正>曾家在《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特点,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偏离,进而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对策建议。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主体依据自身需要,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在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方向性与倾向性。主体对教育的行为与态度都离不开教育价值的影响,同时教育价值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实践,影响着教育的需求。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核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十分生僻但又极为重要。因为它影响和制约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与发展。本文在对教育价值内涵进行研习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进行了界定。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呈现出驱动机制的原发性缺失、实质性缺位和事实性偏移三大问题,继而提出了高等教育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特性导致高职教育多元价值组合、职业面向仅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价值技术内涵三个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内涵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大体经历了"服务政治"与"培养专才"的价值定位、"政治挂帅"与"教育跃进"的盲目适应、"教学为主"与"质量为重"的价值重构、"全面怀疑"与"极端政治"的错误取向、"工具价值"向"本体价值"的逐步回归、"适应市场"与"注重人文"的积极探索、"规模扩张"与"素质提高"的双向并进、"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目标追求等八个阶段.60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从国家主导型向教育主动型转变,从注重外在价值向内外价值并重转变,从同步型变迁向超前引领型变迁转变,从正、负向变迁兼有向正向变迁效果日趋明显的方向转变,从过分强调主轴价值向坚持主轴价值同时兼顾其他价值取向转变等.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校的现实选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等教育在其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始终面临着学术性与职业性这一根本性的两难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虽不应放弃学术性追求,但在现阶段,应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这才是民办高等学校的现实选择。第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动...  相似文献   

8.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任何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取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目标的取向必然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够增强反省意识,提高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纵观种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三种价值取向,并产生了重专业能力培养而轻职业意识养成、重职业定向而轻全面发展以及"道"与"艺"和"知"与"行"分离的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向职业素质生成的方向发展,并做到"教学做合一",摆脱一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多元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自身价值的关照是我们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途径的选择,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高等教育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种价值,它们之间会出现不平衡甚至冲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应是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生源数量非均衡分布的原因与公众价值观的变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价值观的变迁是生源数量分布这一多元函数的自变量之一。适度调整有关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改变生源数量分布不均衡状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开发价值观、课程开发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并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应具备的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变化而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价值核心由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变迁,价值目标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性变迁.影响价值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意识形态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改革与个体心理因素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抓住以主导价值统领主体价值和主流价值:确定恰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量的扩张之后,教育部适时提出使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明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国家战略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价值观亦由效率逐渐转向公平;相应地,高等教育在公平与效率两种价值取向之间,也逐渐倾向于前者,高等教育公平将成为转型期我国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观。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应在社会转型期基本价值取向与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制度公平为导向,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的社会功能,而这有赖于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是个人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蒋梦麟坚持个人本位、素质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有力地批判了传统教育的社会本位、政治中心和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对于当前我国新教育价值观的构建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结构取向和地位竞争取向之间的矛盾告诉我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需求,尊重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构建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完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终身教育呼唤构建高等教育的主体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反映的是教育自身属性与人的社会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高等教育价值观则是指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或意识中的反映。它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我国自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使得高等教育做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了极其显著的工具性价值倾向。理论界将这种价值观称之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我国当时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的。可是,在建国初期,由于过分地强调“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目前教育技术价值观主要有3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应是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进行指导,教育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在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过程中,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在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中表现得十分清晰。研究这一变迁过程的轨迹和关键要素,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