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李强华 《文教资料》2010,(32):99-101
中国政治思想史以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中国政治思想史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其课程建设中应该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课程师资队伍,选用一套好的教材和参考书,采用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思想史以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内容除了国家和法的理论、政治哲学问题、社会模式理论、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等精英和经典的思想研究外,还应包括一般的政治知识、政治思想和信仰,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和实现现代价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其所要达到的功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三种主要途径是家庭教化,表彰和政治录用。每一种途径的合理内核都对我们当前政治社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充分汲取传统政治社会化的合理成分,以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紧密的一种价值观。而将重义轻利、以义节利作为其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儒家更是独树一帜。儒家的义利观是用来调节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思想导向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引导我们的企业在新世纪中实现其所追求的道德价值和法律价值,达到道义与功利、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但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它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特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总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能够产生并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农耕基础上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2、长期封建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丰富与延续的历史条件;3、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4、儒学主导下“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思想局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成的文化基础;5、国际上睦邻弱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绵亘不绝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郭齐家一、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系统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国才形成了一套复杂多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是既要置于人类政治明的背景之中,又要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明建设价值选择是对政治明发展趋向的整体确认,必须从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层面来把握。人类政治明同质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权力制约、人民主权、治理方式;中国政治明特质价值即社会主义定向和中国国情,这种价值选择体现在制度形态、治理形态、化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与变革的关系,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理论构想,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突出的时代特征对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特殊时期,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考察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变革的原因、内容、特征及意义,对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文本语意的诠释依托于教学主体的能动意识,交往教学为教育主体开启了提升综合素养的可行性渠道。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交往教学的顺利实施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构架中,学习共同体重塑了传统教学的关系结构,为提升主体的认知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情感动因。以文本审美意涵的交流为核心的小组讨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展交往教学的实践路径,开放自由的言说语境和表现性评价体系保障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交往教学理想价值的实现。中国现代文学交往教学还原了学生的教学主体身份,全方位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和社交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指导价值,激励大学生完成从“兴趣”到“信念”的过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孙晓春 《政治思想史》2019,(1):45-61,19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以教材建设为起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在研究方法上,摆脱了以往僵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解较之以往更为深刻。当前,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准确理解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对历史上的思想家说过的话作出合理的解释,依据现代价值尺度来体认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恰当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尤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建构自己的学科主张和课堂范式,必须要用扬弃的态度对待语文教育传统。首先是直接传承传统教育中符合人类语言学习规律的、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科的主张和做法。其次是对传统加以改造,使传统中部分主张和做法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工艺整合融通。再次,对传统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摒弃。如此,才能在曾经的"废墟"之上崛起语文教育的"现代大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学校、教师、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不重视,教学课程单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教学方法落后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又拥有较大完善发展空间。应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文化课程:设置多样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吸引学生兴趣;建设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适应当代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要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最大化为准,构建实效性强的方法;要积极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和主客体的变化,构建渗透式、启发式和疏导式、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构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它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逻辑学研究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上仍存在诸多争议。高校逻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坚持以传统逻辑为主,适当吸收现代数理逻辑知识,加强逻辑学科的应用性研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我国高校逻辑学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世纪90年代几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作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来抵抗现代文明中的消极成分,意图建立一种集传统和现代精神的新的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不仅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有效做法,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视角下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审视可以进一步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对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在教育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高校领导和教师不断提升对于思政教育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