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在的语文教学之路越来越窄,怎么办?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 一、语文教学要走“大语文”教学之路 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语言文字表达出色的学生,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课外也定然是酷爱读书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走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老师在教李商隐的诗歌时,他即兴讲了李商隐的爱情故事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他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老师们就“讲故事”这个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语文教师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也许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认为的语文教学秘诀之一吧。  相似文献   

3.
为求得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和谐发展;要把握语文学科多元综合性的整体特征;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学校语文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要明确语言学科必须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力求造就科学与人文双重品质兼具的现代人;要有革新和创造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走“模式化反叛循环”的辩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是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方向逐步深入发展的。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生动有效地学习语文,走“教会学生学习”之路,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提出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路。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来,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更不是倒退,而是回到原点,寻找一种新的平衡,酝酿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要回归什么?就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一、教学内容:基于“素养”,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可现在却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于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加以阐述,旨在不断提高教师语文教学质量和语文教学技能,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之路,语文教育要更新教育观,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气氛,发展学生个性,革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老师曾说:"只在课堂内实施的围绕着字词句篇兜圈子的语文教学是封闭的;只研究教师的传授艺术、讲授技艺的改进是改良的;冲破教室的四壁,走进生活,使课内与课外紧密联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可见,语文教学要走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之路。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对于浸泡在学校里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氛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树立合时的语文教学观;树立科学的语文训练观;树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同时,语文教师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了,写作水平低了,其实,根源主要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师。常有的情景是,或是为语文而教语文,见书不见人;或是为对付考试而教语文,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整天带着学生围着几篇课文转圈子。这种教学只会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开拓语文教学的范畴,充实语文教学的内涵,语文教学才有源头活水,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才可能实现。一、生活化的语文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介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色语文,即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抓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固有的“颜色”、“味道”,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本色语文是简约的,但是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溢满了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应是灵动生成的,给予的是学生精神的愉悦,乃至生命的拔节。  相似文献   

11.
欧建招 《广西教育》2011,(22):18-19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后,小学教学界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索,我也在实践中摸索着、探寻着。“吸引眼球,有效引领”是我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这源自罗荣典老师“眼球效应”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眼球效应’,要把学生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应当走“以最小的付出去获得最大的收益”的有效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小学是学生学习之路真正开始的地方,是未来人生之路开始铺垫的地方,这样重要的阶段,更加考验教师的水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更要注重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活动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天地里 ,绝对不可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理想的发展 ,更不可能发挥语文学科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因此 ,要实施“实践教学” ,建立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以语文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辅助的教学体系 ,就要求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 ,实行四个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结合 ,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 ,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也就是说 ,要走课前、课中、课后一条龙的实践创新之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要千方百计为学…  相似文献   

14.
王容 《亚太教育》2019,(8):158-158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知识技能,但在目前的职业院校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其教学有效性并不高。“重重困难”让职业院校语文应用文写作呈现“低效”状态。教师要想走出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必须正确审视目前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现状,只有“对症下药”,探究对策,职业院校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教学有效性才能够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科学理性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文化意蕴,新课标从文化本位的高度认识语文的文化教育本质,在人文指引下的语文教育应当充分关注人的文化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标视野下语文教学的新的使命和新的内容。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专题教学为切点,倡导生命主题教学,主张生命教育要走和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途径。语文教学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模式便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 ,教师的教学过程总是有意无意地呈现出一定的模式 ,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摸索出“定向———自读———讨论———模仿———创造”的教学模式。现不揣浅陋 ,就此请教于专家学者。一、定向定向就是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 ,使“教”和“学”具有明确的方向。在这一环节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制定适当…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琐谈●刘素玲小学教师讲课一般比较详尽细致,形象具体,对学生要求也较明确,教师的示范和学生模仿的练习较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一般需要教师“搀着走”。一到中学,教师不能立刻把学生“放着走”。在“搀着走”与“放着走”中间还需要有个...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整体活动中,课内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创新教育更是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教育,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要面对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文章,要面对和处理文章这种信息综合体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更应是一个“杂家”,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新闻科学,似乎什么都要知道一些。因此,渐渐地就形成了一般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教学倾向。语文教师这种“杂”的特点,不只表现在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上,还表现在语文课的教学形式上。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教学手段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灵活机动的,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随机应变地调整其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毫无疑问,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基础学科,需要科学精神的引领,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手段,用理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语文也是人文学科,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构建科学精神,更需要语文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殿堂.本文从“处处留心皆学问”、“创设开放与包容的语文课堂”和“跨学科教学”三方面讲述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努力推进、提高、培养、转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双赢,以科学思想引领教学,使教学工作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