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介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2.
义以为上,义以为质是孔子义利观的根本精神;以义俭利,义利兼收是其义利观的基本原则;义利统一是其义利观的最终目的。孔子义利观是具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朱熹义利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朱熹义利观沿袭孔孟的思想,但更强调利要合乎义,以义求利,用天理消除人欲,用公心克服私心。这主要是向官僚士大夫及其后备力量的士人提出人生观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特别是对民众利益的追求,即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并非一概反对。这就显示了他的义利观的矛盾之处。这种义利观为荀子所继承与改造、开拓。荀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利两有",打破孔子"义利两分"的成见,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的义利观还有"以义制利"和"均遍而不偏"。孔子的"义以为上",以义谋利和荀子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在当今仍未失去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来看,孔子、孟子、荀子义利观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认为追求"利"是人的本性,而且只有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才有可能对人们进行教导,即"利"是"义"的前提.同时,人的物欲是无止境的,不能任其发展,当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时,人们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价值取向--"义",使"利"符合礼义的规范.应在"义"的准则下追求合理的"利",并且使"义"成为追求"利"的最终目的,以达到社会的和谐.那些认为先秦儒家义利现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甚至强调"禁欲主义"的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的义利统一和以义理财为主要内容的义利观为他的变法实践作了理论准备。他给传统的义利观作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在中国伦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王安石遭到理学家们反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他的义利观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从而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他的义利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入世色彩。  相似文献   

7.
传统义利观在历史上形成了重义轻利、利义并重、重利轻义、义利俱轻等不同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挖掘传统化的合理价值,实现传统观念的现代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以义理财和义利统一的义利观为其施行变法改革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传统的义利观被他赋以新的内涵,使其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因此招致理学家们的反对.他的义利观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入世色彩.义利观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力量对比及经济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反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也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义利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深度剖析王安石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义利之辩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及其内容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明确规定,要引导人们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是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内容和意义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思索:一、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在义利观上的基本思想是“重义轻利”。孔子就把“义”看作是人立身之本,主张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义利观之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陈亮认为义与利都应重视与鼓励,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都无益于社会发展。陈亮的义利观本质上是一种义利合一、义利并重的伦理价值观。陈亮对义利的个性定位,及追求义利统一所建立起的价值目标,富有宝贵的创新精神,为建构社会主义义利观提供了有益参考:人欲声张与道德自觉并重、动机考察与效果评判并重、公利倡导与个利追求并重。  相似文献   

11.
义利关系是所有社会成员都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传统义利观的演变经历了由义利统一到二者对立的不同阶段.传统义利观不但含有丰富的利民、富民的思想因素,而且对社会中公利与私利、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充分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要义和利的关系上形成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中国传统化来说,处理义利关系的一贯原则是“重义轻利”。孔子的义利观,总体上说是先义后利;孟子在义利观上,继承了孔子的主张,认为只有实行“仁义”,才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荀子综合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继承了孔子,孟子的义利观,强调必须“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这样方可义利两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义利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这种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避免了把义利对立起来,片面重义或重利的单一性;强调二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偏执一端。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在社会巨变的影响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左宗棠作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提出了以义制利、追求"公利"的义利观,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和社会经济发展下人们义利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义利观中,“义”和“利”两个概念是有界定的。一般情况下,“义”是适宜、应当的意思,具体就是指符合社会现实的礼法与伦理道德标准;“利”是指个人的私利和好处,在同公义的对照中,往往指个人的物质利益。人生在世,总会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在利益发生矛盾时,就会遇到利益的取舍问题。因而,义利关系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基本命题,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围绕义与利的关系所展开的争论即“义利之辨一,从先秦起,便开始了它的发展轨迹。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的“以利从义”的义利观;老子主张的以“无为”为旨归,“绝…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中庸"具有辩证性,主张行事要适中,要有个标准、原则,要合于"礼",但又不能拘泥于"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统一的,都具有主体性。主体都是有目的的,因而义利观也具有合目的性。原则是目的具体化,故此义利观又都具有合原则性。孔子义利思想是以维护家族制度为目的,由之决定的义利总原则是重义轻利。无论对义利原则的确立,还是对"义"的判定,孔子都是以其中庸思想为指导的,"中庸"是孔子义利观的归宿。孔子中庸思想中具有鲜明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由利生义,明确公利与私利的界限;坚持义利统一,明确义与利的内在关联;坚持以义制利,义是利的底线。并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激发受教育主体的诚信认知动机、构建主体的诚信行为方式和健全主体的诚信人格。  相似文献   

17.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当时及后世有影响的伦理思想之一。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其义利思想对我们现代义利观的建构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对此,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将其整合到新型义利观的构建中去。  相似文献   

19.
两晋之时,伴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儒学的凋敝,传统的义利观受到挑战。在这样的困境中,葛洪试图对义利问题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葛洪首先从时和命的语境中展开对义利问题的探讨,意图为此增添宿命的色彩;其次,在唯“义”的隐藏前提下形成“义高于利”理论内核;最后,提出理想生活的终极追求:孔颜乐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义和利的对立统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传统义利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义利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高度融合的结晶,是古老的义利观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认真学习和践行邓小平的义利观,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