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阐述林纾翻译救国的动机及其译介西洋文学所体现的思想,对比论述了林纾翻译思想与福建精神的相似性和融合性:林纾的翻译报国思想体现了他爱国爱乡的赤子丹心;为开启民智和博取群长而翻译体现了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在不谙外文的情况下,通过翻译捍卫中国文化,体现他敢拼会赢的大无畏精神;用翻译稿酬从事慈善,体现他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操。最后,揭示林纾翻译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认识到要把翻译研究和其它学科研究相结合。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引入翻译研究,并将其发展成一个生态学视角的有关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翻译理论,从而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林纾,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翻译界对林纾的讨论,无论是对他的翻译思想还是他的翻译作品,已有不少论述。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林纾及其翻译进行分析,以期对林纾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仇贞 《考试周刊》2012,(6):22-24
林纾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虽不懂西文.但与多人合译的百余种作品开启了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先河.开创了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热潮。正因如此.对林纾及其翻译小说的研究可谓我国翻译界及文学界一大经典话题。本文简介林纾著名的两本译作并就其翻译策略加以分析.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由于他的翻译小说中存在大量省略、增添、删节,常被翻译界指责为“不忠实”。本文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林纾所处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影响他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因素,探究了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并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林纾的生平、作品、翻译问题及对他的评价作了简要的梳理和分析。林纾的翻译由于过度自由处理而招致众多批判。尽管林译小说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他对我国翻译事业乃至新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正>一、阅读林译本总体感受初次接触林纾的翻译,还是要从他翻译的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谈起。本书是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欧文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以随笔和散文见长。这篇《见闻札记》文笔清新,优雅别致。也许正是这种恣肆于字类行间的文风和才华才使得这部作品被中国读者喜爱。而林纾也机缘巧合地将其译成中文。林纾的翻译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深厚古文功底使得他的译本癫狂之极。很多  相似文献   

7.
潘悦 《文教资料》2010,(32):32-33
本文以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为个案,研究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影响着译者选择什么样的文本翻译以及采取怎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详细分析了林纾在翻译活动中的目的性。在选材过程中,林纾对原文的选择是有目的的。他选择翻译那些能表达他政治理想的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也有着自己的翻译目的,并为之采取了特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林纾翻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纾翻译的目的与思想内涵、林纾文化互动的翻译观和林纾翻译捍卫了古文的地位等方面逐一介绍了林纾的翻译。可以说,林纾的翻译,不论从其翻译的目的考究,还是立足林纾的翻译观探索,都不难寻找出林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译体现了其"救国保种"和"捍卫古文"的爱国思想,适应了清末民初社会背景和内在需要,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需求和期待,是该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吕永红  赵速梅 《海外英语》2012,(17):151-152,155
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在翻译界享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其翻译之特点甚至其翻译的过程都是与众不同的,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其翻译的"讹"了。间性,是翻译界现在很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间性包括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文章首先回顾了林纾先生的翻译特点,举例说明了林纾译作中能体现其"讹"的翻译选段。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文本间性,即互文性,以及主体间性,探索林纾翻译的"讹"与间性断裂间的关系,指出林纾翻译特点"讹"的出现是其"无心"所为。文章最后则指出"讹"也是林纾"有意"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作品有些创造性的改动,并赋予文章第二次生命。  相似文献   

10.
林纾的翻译作品因其严重的漏译、误译以及删节填料屡遭批评,现代翻译界对林纾是否可以称为翻译家众说纷纭.本文从忠诚原则、诗化角度、误译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历史地位四个方面对林纾的误译进行了分析,并给予林译一个客观而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特殊现象,他不审西文,却凭他的古文翻译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以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译作中存在的大量讹误一直是众多评论家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林译小说中的多处讹误常常是林纾有意为之的结果,因此将从社会背景、林纾的口译者和赞助人三个方面分析林纾讹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翻译史上,林纾是一位争议较大的翻译家。不懂外文的林纾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3.
安东阳 《考试周刊》2012,(36):16-16
林纾虽然开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是其译作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钟书也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和客观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林纾现象存在的四方面表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世纪之交,更多的学者开始肯定林纾的爱国精神和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政治热情,尤其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贡献,对他近乎完美的人格也给予由衷的赞美。本文首先概括翻译家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都会对小说的翻译产生重要的影响,然后对林纾的生平进行概述并提及讨论林纾的翻译常常涉及的问题,其次讨论林纾生活的背景和翻译的动力,最后阐述本文对林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林纾,作为古文大家,既兢兢于古文,又热情于小说翻译与创作,其中的转换因子是"小说笔法".林纾对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笔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圆融,并逸出到小说翻译与创作,使其古文与小说独具风味与魅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了雅俗文学的共容与交融.林纾和他的作品凝固成新旧文学的临界态,而"小说笔法"则成为这一状态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林纾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中增译、误译或删节的地方也备受争议。以林译《伊索寓言》为例,从目的论角度探析林纾翻译儿童文学的背景与目的,解读林纾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支配下对《伊索寓言》的添加、阐发与改写及所造成的影响。目的论观照下的林纾的翻译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最终促成该译著在目的语文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林纾与庞德是两位翻译家,他们的翻译都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翻译均删改了源语作品,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从归化翻译的角度,比较林纾与庞德翻译的背景、过程,分析他们归化翻译的原因、联系与区别,可以指导当下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林纾翻译的书名。文章论述了林纾翻译的目的论及其翻译的书名所具有的中国文化艺术特征,分析了林纾翻译的社会价值和现代意义,肯定了林纾另拟新名的翻译策略,认为林纾翻译的书名是满足目的论的国语化需求,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林纾是迄今为止最受争议的翻译大家之一,与此同时也是近代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翻译家之一,造就这一局面的有当时的时代原因,也有林纾个人翻译风格的因素,而对于他的中西文学态度虽解说者众多,如张俊才就曾分析林纾对于西方文学了解比较肤浅,无法真正弄清楚中西文学的根本区别,他也没有真正的西学视野,但是在张俊才先生看来,这主要还是源于林纾已步入老年,是其难以摆脱的宿命;赵炎秋先生在《林纾叙事思想试探》中从林纾先生通过翻译小说提高了小说在中国的地位,阐述了林纾先生对于中西文学的一些看法,主要强调林纾先生虽未贬低中国古典小说,高度地评价了《红楼梦》,但也指出《红楼梦》描写的主要还是上层社会里的富庶生活,对于下层生活及社会描述甚少,这一点远不如欧美作家如狄更斯。在林纾看来,描写下层社会的家常之事较之富贵、冒险、侠盗题材而言更为艰难,因为其缺乏这些题材所具备的眩目、喜剧等吸引力;以上都是在论文中对林纾关于中西文学态度有所涉猎,但是并未进行专门分析,然对于林纾对中西文学态度之深入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林纾采用某些翻译策略的原因亦能更深入的了解林纾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林纾—魏易合作翻译的"林译小说"作品中,学界历来认为林纾处于主体性地位,而魏易作为此模式的中介口述者,作用往往被忽略。借助学界研究的热点——界面研究,重新探讨林译小说中合作双方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在林纾和魏易合作翻译模式下,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林纾和魏易在林译小说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两者中的任何一方缺场,都不会有林译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