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第二课堂(小学)》2011,(4):122-123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反映了“雷人”、调侃、“山寨”等社会心理私文化征候。  相似文献   

2.
《蜗居生活,蚁族一起来,200元一个床位!长期有效》,乍看这个标题,有点愣神。"蜗居"、"蚁族"都是2009年网络年度"民生热词",今年两会,委员们更是纷纷就这两个热词建言献策,力求破解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难题。标题中的"床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毕业了,脱离宿舍了,但还要以“床位”来描述自己的归宿。这早已不是个案。  相似文献   

3.
表情     
网络热词为何那么热关注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4.
"嫉妒说"与"轻信说"不能将莎士比亚《奥赛罗》悲剧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度解释。从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从而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重新解读奥赛罗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漂泊者》的作者布莱恩?卡斯特罗及其主人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人公对"身份认同"从起初迷惑、执著,到最后顿悟、超越,不再沉迷于身份的认定。和自己创作的主人公身份经历相似,作者对"身份"也持挑战和否定态度。可见,作者是想通过主人公表达自己的对传统文化身份的挑战和不屑,确立了自己的后殖民主义身份观。  相似文献   

6.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7.
对《围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其文化批判主题。本文聚焦于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运用身份认同、跨文化身份和反向文化冲击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围城》在以下几方面针对此问题开展的文化批判,包括: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病态的人物形象和扭曲的生存环境,通过剖析正反人物的成败事例指出:社会文化环境是各类问题的根源。在留学热愈演愈烈的今天,重温钱钟书先生的批判能够让我们保持警醒,避免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8.
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我是歌手》开播以来,叫好又叫座,原因在于其既富有观赏性,又兼具价值引导与文化鼓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重在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重新建构了关于成功的集体认同,消解了以往片面的成功观;致力打造偶像全面的人格魅力,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激活了集体无意识下的怀旧审美,直击受众心灵。这些对其他电视娱乐节目的借鉴意义在于,作为成功电视娱乐节目的共同标准,价值引导与文化鼓励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能够消解和扭转当前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趋向;能彰显真善美和展示人性的光辉;能够顺应受众需求及调试受众心理;能唤起民众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以及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将品牌研究融入媒体有助于建构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培养受众品牌忠诚度、进而探寻其溢价空间和延伸途径。以文化为先导的电视品牌核心价值对于改变受众态度、建立受众认同起到关键作用,而品牌核心价值中的情感指向则是凸显品牌个性、强化受众认知、影响受众意愿并促成品牌接受的主导元素。电视品牌情感要素正是从"受众关怀""人文关怀"和"传统关怀"在内的三个维度中充分探求现代受众的情感需求。通过创新节目主题形式、激扬文化价值品格以及回归本土培植原创等策略深深触动着现代受众,成功完成电视品牌营销。湖南卫视品牌在2013年的丰硕成果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应该"与"该"两个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特别是责任型情态意义在《心术》中的使用情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医生构建其主体身份的过程,了解说话人建设心理空间认知观的细节同时也能够让交际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态度、意愿与动机,促成医患之间交际的成功与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叶波  范蔚 《培训与研究》2008,25(11):99-10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2.
校庆是学校为庆祝其成立周年而进行的纪念性活动。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组织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活动,校庆有助于促进其成员对于组织目标的认同、提升大学自身的知名度、密切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等。而校庆作为仪式性质的活动,对传承与发扬大学的历史传统、增强大学组织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大学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又具有积极意义。校庆仪式活动的举办反映了社会对大学价值的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偏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基础上,提出灵活多样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化的语境下,现代社会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政治认同危机。为化解现代政治的认同危机,查尔斯.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的构想,试图通过公共领域的平等对话协商出文化社群自治的形式,从而经由对多元文化的正当承认而获得确实的政治认同。然而,泰勒重建政治认同的一揽子方案也面临重重困境,对个体自由可能带来的束缚、对话的困难和较强的乌托邦色彩,都使其无法成为消弭现代政治认同危机的两方。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赋予农村教师传统身份价值,在社会融入语境下农村教师保持了高度的身份认同。民主革命、阶级斗争和现代化肢解了农村教师的传统身份价值,但并没有有效地型构现代身份价值,结果带来农村教师的身份焦虑。在新农村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专业化建设语境下,必须赋予农村教师新的身份价值,使其重新融入农村社会,成为对农村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将在文化心理上唤起全社会对人的尊崇;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摒弃了见物不见人的旧发展模式;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直接关系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基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传统文化认同差、先进文化关注少、从众西方文化等问题,认为培育的途径为:政府要加快文化建设、社会要承担文化责任、学校要传承文化知识、企业要参与文化育人、学生要自觉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胡蓉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1):126-12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往往令大学生们无所适从,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咨询还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积极学习心理咨询知识,适时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艾尔·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提出的定位(Positioning)理论在当前依然具有生命力。定位的首要思路与核心精神是努力寻找能够符合消费者心理期待的成为第一的空隙或领域。当年孔府家酒推出后,虽开展了强有力的广告攻势,成为一时热销白酒,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产品的定位不清,导致日后的沉沦。如果当时孔府家酒能够审时度势,顺应消费者期待,在广告传播中建立“中国第一低度白酒”概念.很有可能拥有稳固、持久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20.
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选择自身的身份定位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其有三种选择:坚持原有文化身份;改为异文化身份;超越两种文化的国际人身份。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正确文化身份定位应该是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