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数学教学》2003,(8):45-46
经教育部人事司“教人司[2003]39号函件”批准,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定于10月中旬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现开始征集发言论文.本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将以数学教育的创新为主题,围绕数学教育研究学术规范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总结成功经验,指出问题和  相似文献   

2.
2011年来到了. 1999年年底,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那次高研班的学术总结,是由我们两人起草的一份对新世纪未来10年数学教育的预测.在预测中充满了期望.全文发表于2000年《数学教学》第1期.现在,10年过去了.回顾过去十年,成绩不少,问题也不少.现在,将那份预测重新刊出,加上我们的一些反思和感想,  相似文献   

3.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6,(9):F0004-F0004
2006年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将在重庆西南大学和宁波教育学院分别举行.正式通知将在9月初向各高师院校发出.这次教育部批准的数学教育高研班,其正  相似文献   

4.
本期刊登了2004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的学术纪要.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基础与创造”.发言的很多,却漏了一个重要方面:高考和双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3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10月16日至18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这次研讨班的主题是“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会议采用了主题报告、博士论坛、自由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研讨.研讨班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数学教育研究的定位,关于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关于文风问题,关于研究生的培养.与会者同时也指出,实践性研究需要大力提倡;在强调学术研究规范,倡导实证研究的同时,思辨性研究仍有它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2002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国家教育部人事司批准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2年12月5至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的李士锜、张奠宙两位教授主持了研讨活动。到会的全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博士以及年轻学者约70人。其中有来自高等院校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六件要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2000年初曾撰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数学教育的‘雄起’”的文章(载《数学教学》,2000年第2期),其中从加强理论研究这一角度对张奠宙先生在“’99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上主持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2003,(12):F002-F002,1,2,3,4
由教育部人事司批准召开的2003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古都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召开.这次研讨班的主题是“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近1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从对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本地化(如介绍建构主义理论,提出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的一次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雪芳 《数学教学》2008,(11):40-43
2007年,张景中院士在宁波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的演讲中提到,“正弦可以定义为角度为α的单位菱形的面积”.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萌发了进行一次教学实验的构想.2007年年底,我与宁波十九中学黄伟建老师一起共同设计了一堂“角的正弦”的教学实验课,并于2008年3月27日下午在福明中学初一的一个普通班进行了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人事司批准举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4年12月10日至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研讨活动的承办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和广西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12月11日,西南师大宋乃庆校长主持研讨班开幕式,广西教育厅黄宇副厅长、广西师大杨善朝院长出席讲话.到会同志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领导和会议的组织工作表示深切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由教育部(国家教委)人事司批准、资助.旨在提高我国数学教育研究水平和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自1992年起,每年举行一届,至今已9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主持.集合我国数学教育界各个方面的专家,既研讨数学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注重对数学教育前沿课题的研究,率先提出了“问题解决”、“淡化形式”等诸多影响深远的课题。99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主要成员有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严士健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2年12月5—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会议研讨的主题为:(1)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2)高师数学系本科生适用的“数学教育技术”课程大纲.会议对中国双基教学作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数学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它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保持正确的合理内核,扬弃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增加新兴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新双基”.因此,进行大量的实际案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9):2-3,F0002
由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笫二期“中学数学解题教学高级研讨班”,于2009年7月25日上午在陕西师范大学崇鋈楼隆重开幕.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级研讨班主讲专家罗增儒教授,陕西师大教育出版集团厦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社的领导高经纬、刘明琪、魏立安、扬辉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罗新兵,以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的全体人员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1992年国家教委人事司、华东高师培训中心举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提出了“中国公民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信息交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建构学说”笔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数学教育学报》1994,3(1):9-14
“建构学说”笔谈(编者按)在“第二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3-11,扬州)上.“建构主义”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反映-建构说对数学教育有什么指导作用?它和皮亚杰的建构论又有什么关系?……考虑到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中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17.
6 高考命题改革:以应用题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必然涉及高考和中考命题改革.1992年高级研讨班指出:“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现行的数学考试命题,防止数学考八股,应是当务之急……在升学考试中适当地逐步出一些‘问题’作为考题,使问题进入数学教学的阵地.”主张通过在命题中增加应用题或更一般的问题解决含义下的“问题”,作为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委托举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1995年5月29日至6月3日在青岛举行.华东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为研讨班作了筹备工作.具体组织工作由青岛市教委普通教育教研室承办.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唐瑞芬教授主持了研讨班的学术活动.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已举行了四年。1992年的宁波会议,进行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口号.论文集《数学教育国际透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人事司批准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1998年11月1日至4日在上海青浦县举行.研讨的主要内容是“数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其最终成果将是一本专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研讨班的主持人是:张奠宙,唐瑞芬,顾泠沅.出席的数学教育专家共35人(...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会议纪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10月19日至23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举行了2001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主题是“数学学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锜和张奠宙教授主持了会议。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及中学的专家教授40多人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本届研讨班主要完成5个方面的任务,并获得了礼实的研讨成果:(1)通过我国的数学学习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对研究现状和水平作了元分析;(2)与会者对西方数学教育心理学或学习理论若干流派、观点、概念展开了辨析和再认识;(3)呼唤学习研究密切结合实际,积极指导课程、教学、评价等等研究;(4)努力改进研究方法;(5)研讨了今后学习研究发展的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