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兆恩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倡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心学的理论前提之下,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主要包括: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非非三教说,三教合一说以及归儒宗孔说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尹志平是宋末元初高道,丘处机去世后为全真教的掌教。在人性论和心性论中,尹志平结合儒家思想,为"全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以佛教的"空寂"来诠释道教的"清静",认为放弃对外物的追求、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即为"清静";他还运用儒释之说来阐述"有为"与"无为"相辅为用的关系。尹志平的三教合一论丰富了全真教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道教在当时社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在历史上,有斗争,有交流,有调和,有演变,“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说便是调和演变的突出标志.这种思想发源于南北朝,历隋、唐、宋而盛行于元、明两代,至清朝就逐渐衰落. 南北朝梁武帝曾提出三教同源的理论,从他的诏书中可见。他早年虽然提出过这种  相似文献   

5.
三教(儒、释、道)合一舆论始自南北朝。明朝中叶,王守仁“心学”为三教合一奠定了理论基础,至此,三教合流舆论达到高潮,林兆恩就在这种气氛中创立了“三一教”,而且在理论上自成体系,即“三教”归儒的思想体系。“三一教”自创立之后,经过两次嬗变.其影响远大,国内影响大江南北,国际波及海内外。  相似文献   

6.
有关南宋孝宗的崇佛史料主要有《原道辩》、《咸淳临安县志》、《宋会要辑稿》、《续传灯录》等。孝宗的佛教思想可概括为:三教合一、融会诸宗、重佛事护僧尼。孝宗的“三教合一”、“融会诸宗”思想,对朱熹的理学思想直接产生影响,即“援佛入儒”。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所表现的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 ,其中所有的佛教故事、人物、境界等都与道教全真道有关 ,都是道化了的佛教。只有从全真道的角度 ,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和把握《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并不是“不懂佛学” ,“没看过佛经” ,而是有意站在全真教的角度合一三教 ,独标文化  相似文献   

8.
颜钧青年时的一次悟道奠定他一生的为学志向。此后他的求学访道一直在为他那次的悟道寻求验证和理论支撑,融合三教的思想倾向贯穿于颜钧一生。颜钧晚年以“三教活机”和“仁神正学”完成其“三教合一”的理论建构。其“三教合一”思想体现出“化儒学为宗教”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是一部探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及人生旨归途径即如何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书。作品通过取经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作者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养生观,而且暗合着宇宙全息同构规律的基本原理。遵循宇宙大道修持心性,使之复归“赤子之心”是《西游记》养生思想的核心。其哲学基础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基础上的宏明理学。关键词##4养生;;哲学;;太极全息;;三教合一  相似文献   

10.
邓豁渠的思想可分为前、中、晚三期.在前期,邓豁渠对“良知”理解不透,其思想中“命”和“性”处于分裂状态.中期是他的思想的沉潜期,有着明显的三教批判倾向;但是他在出家的同时,使用道教式的修练法,追求儒教的“良知”和“性命”的真理,思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著述《南询录》.在晚期,他三十年间的努力和追求取得了成果,得到了大悟,“性”和“命”终于统一,达到了“三教合一”(也可称“三教同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知"是贯穿于儒道佛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与"智"通用,若不受妄念干扰,便是"般若"智慧。"知"是生命本体的根本表现形式,故简称为"本知论",即智慧学说。《论语》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能知"和"被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三种境界的关系、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生知"与"学知"的关系、从"知"与"仁""义""礼"诸观念的关系,对"本知论"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最具体的事物中"致良知",观"天意",是《论语》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一特征,决定它比佛道更能引导人们入中国生命观之门。  相似文献   

12.
《云笈七籖》是道家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素有"小道藏"、"道教小百科"之美称。《云笈七籖》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进行了颇为系统和详实的思考,形成了富有创建的宇宙源起演化学说。《云笈七籖》中论述宇宙演化理论最为集中的当属卷二,特别是《太上老君开天经》,该作提出了宇宙生成的两个过程:一是宇宙未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二是宇宙世界生成后的继续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性命双修、内道外法的南宋道教哲学思潮和“妙、灵、神、照”的曹洞宗默照禅,正与四灵诗学精神相契合。两宋之际道、禅的演进过程中,在道、禅、诗的交汇点上,四灵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诗旨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柔弱不争"的处世伦理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和"贵生养生"的生命伦理思想.道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精神教育”发展为线索,较系统地探讨了“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通过对西方“精神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追溯,指出了“精神教育”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或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化发展相伴随,并一直推衍到当代。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精神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所谓精神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是一个与身体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来讲,是指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的总称。重视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探讨并实施精神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精神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不是”和“是”两方面来把握。“不是”即它与别的教育活动的区别:精神教育不是功利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实用教育。精神教育的“是”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第二层次,是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第三层次,是审美教育、理想教育。我认为,倡导精神教育,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当代所应该关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意在说明《伤逝》是一篇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高度融合的艺术作品。现实主义为作品提供了环境、人物性格和细节的真实性 ,象征主义拓展强化了作品的意象、审美境界和形上意义。《伤逝》中的“家”和“夜”象征着人类的生存困境 ;“爱”象征着人类精神追求中世俗的牵绊和情感的重负 ;“花与动物”、“谈天、读书、散步”与“家务”象征了脱俗与世俗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子君”象征了一种虚无的存在 ,“涓生”象征着不可征服的生命 ;“走”是他的原型 ,是他反抗死亡与空虚 ,获得生命永恒意义与价值的方式。鲁迅围绕“立人”思想 ,在《伤逝》中表现了民族精神的再造意图。涓生这类意象的出现 ,表明鲁迅的创作由病态人格的揭露跨向了理想人格的塑造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实践结构可以被理解为是由实践主体间的物质和精神纽带的凝结与扩展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开放的价值系统。"利"与"义"、"得"与"德"、"善"与"恶"、"应当"与"不当"都是这个价值系统的概念要素。传统实践结构蕴涵着三方面的道德哲学意义,即"善"与"恶"人性论的道德哲学的价值预设、"德"与"得"相通的道德哲学原理设计和"德"与"不德"的道德哲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推陈出新"是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的题词,"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提出的概念,二者的精神实质都是强调"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相结合。延安艺术家们就是在"推陈出新"原则指导下,从利用民间艺术、改造民间艺术到创制出具体鲜明民族特色的新艺术形态,最终实现了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以对秧歌的利用、改造、创新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