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人教版2006版)教材,在介绍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采用了如下方法: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该实验的成功率低,笔者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实验2~4在介绍铝在氧气中燃烧时,采取了如下方法:把2cm×5cm的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细沙),观察现象。一、该实验存在的缺点1.铝箔不够薄由于市售的铝箔都不够薄,所以当把铝箔伸入集气瓶中时,燃着的火柴很难把铝箔引燃。因此,往往很难看到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现象,更难看到此反应的生成物白色粉末氧化铝。2.氧气不够纯由于氧气是提前在实验室制备好的,而该实验又是本节课…  相似文献   

3.
1 铝在氧气中燃烧 1.1 把铝箔剪成较细的铝丝,紧密缠绕在火柴梗的中上部,用坩埚钳夹住火柴梗这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头,待要燃烧到铝箔丝的时候,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铝燃烧发出的耀眼白光.  相似文献   

4.
1.1把铝箔剪成较细的铝丝,紧密缠绕在火柴梗的中上部,用坩埚钳夹住火柴梗这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头,待要燃烧到铝箔丝的时候,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铝燃烧发出的耀眼白光。  相似文献   

5.
已故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曾经讲过: “作研究工作最宝贵的是经验,因为那是有钱也买不来的”。下面介绍的几个实验就属经验之谈。1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做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习惯上是先点燃裹在铝箔上的纸片(或夹在铝箔上的那段火柴梗),这很难成功。如果把纸片改成长约1.0cm-1.5cm的Mg条,在如下图所示装置上进行,所有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全都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课中"铝箔的燃烧"实验,采取如下方法: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沙,装置如图1),可见铝箔在氧气里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的白光.  相似文献   

7.
高中课本中,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很难成功。经我们多次实验得知,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1.铝箔要薄,可用香烟盒或纸质电容器内的铝箔。2.当被铝箔卷住的火柴燃烧最旺时,再插入集气瓶内。具体做法:先用一片铝箔(3 cm×5 cm)卷住一根  相似文献   

8.
1 问题提出 苏教版<实验化学>第21页中关于"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描述:将铝片剪成长5~8cm、宽0.2~0.3 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用坩埚钳夹紧铝条的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盛有少量水)中,观察现象[1].该实验中的铝基本上不能燃烧.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的学生都进行了分组实验,都严格按照实验手册的步骤和要求去做,但没有一组学生有观察到像铁在氧气中燃烧的那种火星四射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实验操作的问题?药品的问题?是实验方案的问题?还是学生没有规范操作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几位老师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实验改进,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1 铝箔的准备将香烟盒中的铝箔纸取出 ,取出撕去铝箔上的衬纸 ,晾干后剪成 2× 5cm条状备用。2 氧气的制备将实验室用H2 O2 溶液 ( 30 % )按 1∶1 (体积比 )稀释后装入棕色滴瓶中 ,在一集气瓶( 1 2 5ml)中滴入 3滴管稀释后的H2 O2 溶液(约 5ml) ,取一支玻棒 ,将其一端润湿后 ,在MnO2 的粉末中蘸一下 ,取出伸进集气瓶中 ,在H2 O2 溶液里搅一下 ,立即有大量气泡冒出 ,迅速盖好毛玻片 ,待放气泡的速度减缓趋于停止时 ,一瓶氧气就制备好了。3 实验过程取一片铝箔一端裹在粗铁丝上 ,另一端裹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 ,待火柴快燃尽时 ,迅速把铝…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用来包装香烟、糖果或其它食品的“锡纸”随处可见.“锡纸”除了纸基以外,实际上是铝箔.如果收集起来,可用它代替铝箔或铝片进行许多化学实验.现举几例:1.铝的燃烧将一小块“锡纸”卷成卷,在一端插入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燃至快要熄灭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见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反应后生成白色固体.2.跟酸或碱的反应将“锡纸”剪成约2×2cm的方块,团成绿豆粒大小的小球置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即可制取氢气.铝箔可完全反应留下纸基,效果十分理想.3.钠跟水的反应钠跟水反应并需收…  相似文献   

11.
[实验方法]1.取一根火柴、一根铁丝及一张铝箔(即包装卷烟用的所谓“锡纸”),把铝箔卷成一圆柱形,并将其一端紧卷在铁丝上,另一端裹住火柴梗,火柴梗的2/3留在铝箔卷外。2.取250毫升的集气瓶一只,瓶底紧紧垫放一硬纸片,然后用排水法集满氧气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二化学(必修+选修)第四章第一节《镁和铝》在介绍铝的燃烧时,采取如下方法: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中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装置如图1。一、该实验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课中“铝箔的燃烧”实验,采取如下方法: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沙,装置如图1),可见铝箔在氧气里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的白光。  相似文献   

14.
高二化学课本(人教版)第十一章第一节演示实验[3-1]铝箔在氧气中燃烧、镁在氧气中燃烧,按课本内容进行操作有以下缺点:一是每次进行此实验时,均需提前制取氧气、二氧化碳,若学校缺少实验员,很不方便.二是制得的气体如果放置时间较长或密封不好,会造成瓶内气体浓度减小,降低实验成功率.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对课本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成功率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16.
“铝跟氧气反应没有镁那样容易。可是把铝粉或铝箔放在氧气里加热,铝也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但是,在空气里,只是在高温下,铝粉才能发生这样剧烈的变化。”高二化学(甲种本)第182页仅作了前面的叙述,未提供演示实验操作的方法,而学生很想看看铝在氧气中燃烧,到底亮到什么程度。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经多次试验,找到一种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铁三角架上放一块石棉网,将一角匙氯酸钾粉末平铺在这块石棉网的中央,面积  相似文献   

17.
高二化学课本(人教版)第十一章第一节演示实验(3—1]铝箔在氧气中燃烧、镁在氧气中燃烧,按课本内容进行操作有以下缺点:一是每次进行此实验时,均需提前制取氧气、二氧化碳,若学校缺少实验员,很不方便。二是制得的气体如果放置时间较长或密封不好,会造成瓶内气体浓度减小,降低实验成功率。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对课本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成功率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在进行铝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所用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变红后,伸入集气瓶中并无剧烈燃烧现象产生;二是所用氧气需要课前制取收集好。由于我校每个年级有12个平行班,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至少需要收集12瓶氧气,增加了工作量。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多次试验探究,决定课堂上现制取氧气,并使用铝粉代替铝箔,以下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1 用做反应物质 1.1 利用铝箔进行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1.2 利用铝箔包裹钠块置于水中代替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1 变“演示实验”的表演式为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即表演式。它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开拓向上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将表演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提出能激发创新兴趣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再把各组不同实验归类比较,筛选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创新兴趣。   在做铁丝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全班分成8个实验组,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纸在空气、氧气中均能燃烧,铁丝能吗?②燃烧一定能产生火焰吗?”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组纷纷探究:有的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铺了砂和水,有的始终没有放砂和水;有的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有的把铁丝弄成直线;有的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见铁丝发红,不见铁丝燃烧)有的在氧气中用火柴引燃铁丝……。场面十分火爆,操作不尽相同,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氧气中不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燃烧能产生红色的火焰;有的认为铁丝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笔者把各组的实验情况与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分析各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劣,答案的正误,终于得出最佳操作过程和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