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2年至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在辛亥革命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段的学制。而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推动下产生的,是我国现代学制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壬戌学制》一直  相似文献   

2.
1922年,陈独秀、胡适、陶行知使“生活教育”之名立于壬戌学制。同样曾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张彭春、陶行知、胡适从1922至1929年使“现代化”成名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文章指出,壬戌学制颁布以后,面对各学校缺乏教学标准的实际情况,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并邀请大批专家学者参与其事,最终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壬戌学制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清末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的20多年间,中国师范教育一直是独立建制,由 国家统一办理。《壬戌学制》颁布后,受美国模式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逐渐形成了颇具自己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1922年,陈独秀、胡适、陶行知使"生活教育"之名立于壬戌学制。同样曾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张彭春、陶行知、胡适从1922至1929年使"现代化"成名于中国社会。张、陶、胡三人同于1915年分别由克拉克大学、  相似文献   

6.
从清末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开始,中国开始了现代职业教育法制化的进程。1912~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公布了《学校系统令》及各学校令和规程,又称壬子—癸丑学制,其中包括《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1922年,壬戌学制由民国北京政府颁布,以综合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教育学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戊辰学制,基本上延续了壬戌学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定。1932年2月17日,国民政府颁布《职业学校法》,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职业学校规程》和《职业补习学校规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和措施,基本上形成了旧时中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学制,它们对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定和实施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大学的合法地位;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提高了大学教育学科的层次;1922年《壬戌学制》则促使大学教育学科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8.
建国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前,高等职业教育从洋务运动到1949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至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期间的高等实业教育思想萌芽与教育实践形式酝酿期,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至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确立前的高职教育体制初创与教育实践形式初步展开期,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至1949年间的高职教育实践形式全面发展与曲折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各界倡导学制改革,经过七年酝酿,1922年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建立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美国学制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最大特点是学制革新中科学精神与自主意识的结合:科学精神体现为学制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与学制内容的科学性;自主意识体现为该学制是明辨择善的产物,是民间意识的体现,是个性发展的彰显。壬戌学制契合了时代需要,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实现了教育制度的重组,并有力地推进了各项教育改革。回首百年,壬戌学制回应现实需要、开展教育实验、注意民间力量、关注综合改革等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民国年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探索过程中,壬戌学制的确立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内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新学制后的一套教材《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来反映壬戌学制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影响,包括以儿童为中心,突出儿童主体性,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用性、科学性,以及课文文体、内容呈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说壬戊学制的确立奠定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规范,并且推动了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形式上的进步,使其不断向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洋务学堂的兴办而发韧的.在清末主要模仿日本模式。以1922年《壬戌学制》为标志,转向模仿美国。其促成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壬戌学制有着重大的贡献.在第五次年会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开始了新学制的历程.随着国内教育界崇美风气的兴起和美国专家莅会演讲,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次年会所拟定的新学制草案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由于政治因素和人事纠纷的影响,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新学制制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并与教育部产生了矛盾.在各方面的调停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次年会通过的<学制系统案>以大总统名义公布,是为壬戌学制.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主导制定的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学制,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前公共教育是随着《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三部近代学制的颁布和实施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学习借鉴与民族化、本土化的问题;要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学前教育质量;要加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规范化的幼儿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处于战败危机状态,开始派员赴日考察日本学制,并把幼儿教育介绍到中国.从《壬寅学制》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学堂的构想,《癸卯学制》进一步修订了之前的学制并设立与西学幼稚园真正对接的蒙养院;之后蒙养教育在《壬子癸丑学制》中遭遇遗失,被归置于师范学校当中成为附属蒙养园;复辟时期保皇派重新重视蒙养育儿;直到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壬戌学制》(即1922年新学制)主张由地方兴办,幼儿教育最终摆脱了家庭教育、师范教育得以独立.在此艰难反复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不同派系的改良、改革主张实际成为探讨幼儿教育权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壬戌学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客观要求。该学制的制定、颁行过程具备民主、规范的程序及科学方法的精神,它的产生、形成与学制规程的文本内容相统一形成的整体,不仅具有推进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深远意义,而且在教育政策视野下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开现代中国学制改革史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教育部先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幼儿教师教育的制度化得到了发展;正式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出现、新教育思潮的不断深入、壬戌学制的推行,保证并推动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爱国教育家的大量涌现,乡村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教育开始了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学校     
王丽的这本新书,汇集的是她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和写作的一组文章,这个专题,可以叫做"过去的学校",是一本回首昨天的缅怀之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对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深入细致的再现,如《汇文钟声》、《温故壬戌学制》、《故乡李山》、《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等等。这种种旧  相似文献   

19.
胡适与第八届教育会联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八届教育会联合会是1922年学制出台的关键会议。会后,胡适写了《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一文,记载了会上浙江代表大骂当时的教育总长、次长,他居中调解教育部和教联会冲突的事情。这篇文章成为现在研究胡适以及1922年学制的重要材料。但胡文所记事件,其间的转折甚为复杂,如以胡适在第八届教联会前后和会上的一系列言行为切入点,旁及各位与会者,扩及这一时期教育界的相关情形,则可重新定位胡适调和论的立场和结论,也可修正一些关于会上发生激烈冲突的习惯性看法,并清楚地反映20年代初期学制改革中教育界复杂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20.
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主体,中等职业教育融合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个人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溯民国以来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历史进程,壬戌学制的中等教育改革作为最为精彩的部分,在学制颁布百年之后依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与学制改革一并经历了探索酝酿、修订完善和颁布运行三个阶段,协调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壬戌学制的颁布与运行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目的上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现实诉求,内容上注重地方教育灵活性与学生主体个性化,实施中注重民间组织与官方政权的互动平衡,强调制度保障与体系构建。挖掘壬戌学制在观念层面、制度保障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启示意义,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对现代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