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90年被正式认定为“毛南族”的贵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考察。认为,一方面佯僙人族际交流与互动的日益频繁,其显性的文化特征、族群符号在不断消逝;另一方面“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佯僙人认同的冲击,致使族群认同功利性取向不断增加,佯僙人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他们强调隐性的族群符号,即族群的心理边界在族群认同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强化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7,(3):20-28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3.
西方关于集体行动的主流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在解释我国乡村集体行动问题出现了困境:它过于注重个体的理性计算,而忽略了乡村社区(族群)结构对个体的影响。文章在检讨这一理论之后提出的关于集体行动的社区边界理论认为,社区(族群)互动及其信任关系是推动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鉴于社区边界冲突是导致乡村集体行动的主因,因此,应从政策层面上维护社区边界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客家人就是广西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神崇拜的错综复杂造就了不同文化的认同边界。广西"那"(壮语是"水田"的意思)文化圈存在外来客家人的社神信仰,他们并非操壮语、侗语的族群,却承接了其当地"那"文化信仰并通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空间建构,因此以玉林市博白县和睦村客家李氏族群为个案,了解族群的辗转迁徙、与原住民的"土客之争"、信仰空间认同等社会内涵,探析和睦村客家族群在那勃社王崇拜中如何进行族群内部和族群之间的关系互动,从而构建了他们"内部认同,外部区分"的边界力量,维护了自身信仰空间的边界与秩序。  相似文献   

5.
族群认同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要素,并通过文化表征加以巩固和维持族群边界。国家认同是多元族群国家中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安邦定国的思想纽带。作为南疆边陲的靖西壮族共同体,具有以真实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的文化想象、基于传统文化表征的民族意象以及基于现实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广为认知的,但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长城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一个政治边界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长城作为草原与农耕社会的边界同时也具有族群边界的意义,对于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由于长城边界形成的边缘地带具有双重性及流动性的特点,长城边界还具有外部分离和内部整合的作用,同时也是交流融合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有白马人研究成果反思的同时对族群认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运用,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族群认同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发生传承与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白马人与其他族群的认同边界是清晰的,同时白马人内部认同具有层次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9,(1):29-34
评论《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一书,指明该书是本关于客家研究的有益读物,该书有两个关键词——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不仅具有重大的人类学研究价值,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三组二元结构来组织文本的撰写,最后该书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其一一作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9.
将屯堡族群视作进化上的整体单元,屯堡族群在黔中地区的形成是一个人类群体与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屯堡族群生态学动态特征的研究,作者认为,屯堡族群与汉族大群体、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态位分化、社会自组织机制的形成、干扰因素及族群的时空分布是影响该族群形成及今后演化方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们建构族群边界的主要因素,也是族群认同的主要内容。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强度占压倒性优势的异文化共处,导致族群文化向强者趋同,并逐渐丧失自我,融入强势的异文化。本文谨从东河人的祖先崇拜出发,对其民族认同进行初步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族际交流的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的象征,因此,语言是分析族群关系的重要视角。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双语教育、母语教育对于族群认同和创设最佳群际接触环境,进而促进族群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对各民族平等使用母语的权力和双语教学都有明晰的表述,但在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利于族群接触的做法。因此,我们应该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学者对双语教育与族群接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促进其本土性转化,进而对我国双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双语教育"怎么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新的互动传播媒介,以及人们感知和构建自身认同的公共场域。以“三苗网”为例,对少数民族网络互动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互动能够重建族群边界、重构族群集体记忆,甚至重塑族群认同,成员之间通过虚拟社区构建了泛族群认同,并以同胞手足之情消除了网络世界里陌生人之间的怀疑和隔阂。  相似文献   

13.
丙中洛乡位于三江并流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居住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多个族群。当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不但存在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原始宗教和谐共处的现象.还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多个族群、多元族群文化的人类学的分析,探寻存在多元文化共同存合状态的社会机制,认为三江并流地区多个族群、多元文化共存合的状态是与各族群持有多元发展、自由兼容的文化态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所田野调查的这个社区当中,每个藏族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山神,它们依次是:村落内各家族的山神、村落的山神和社区共同的山神,对它们的相关仪式活动在客观上凝聚了各边界内的族群,使他们结成一股内聚化的力量,共同面对外来的干扰;作为对此观点的支撑,在本文中我提出了山神与社会的同构关系,因为有了这种关系,不同层次的山神才能够对相关边界内的族群认同产生功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土司的辖地边界交错相参,其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因素也有地缘和血缘的关系。在土司地区族群边界的维持过程中,伴随着民间流传的英雄历史观与兄弟情谊的有机结合,建构着土司地区社会人群的认同和区分体系,生成相互间彼此关联、如同手足、平等独立的族群关系,但同时又形成既是同盟又是对手的矛盾共同体。其间,合作、区分与对抗的特性,既统一在土司之间相对稳定的秩序之下,却又交织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中。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汉文典籍中有关云南"蓄蛊"之地的蛮夷化书写与华夏文化圈边界的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汉民族看来,彝化族群作为滇中地区人口最多的"蛮夷",很自然都是些擅长"养蛊"害人的"异己者"。在汉化族群内部,同样也存在诬蔑他人"养小神子"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滇中人口较少的傣、苗、白、傈僳等民族亦被周边的其他族群想象为是会"使鬼"或"耍药"的"非我族类"。在男权文化语境中,妇女又成为此种"异族表征"的替罪羊,并逐渐内化成为滇中族群的一种群体信仰。  相似文献   

17.
丙中洛乡位于三江并流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居住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多个族群。当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不但存在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原始宗教和谐共处的现象,还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多个族群、多元族群文化的人类学的分析,探寻存在多元文化共同存合状态的社会机制,认为三江并流地区多个族群、多元文化共存合的状态是与各族群持有多元发展、自由兼容的文化态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裕固族祭祀鄂博仪式主要具有部落边界的象征功能、生态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和整合族群认同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对于维持裕固族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祭鄂博仪式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象征和载体,不仅成为一个族群的象征文化的符号,而且成为草原民族的情感依托和精神依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族群边界和身份认同表征。瑶族作为我国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族性特征和复杂的身份表征样态。广西金秀大瑶山的茶山瑶、花篮瑶、坳瑶、盘瑶、山子瑶等五大瑶族支系通过他者认同、族群认同、"瑶族共同体"认同等形式彰显族群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边界作为地方社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空间和时间记录,是通过当地人的历史记忆、现实实践、文化想象而得以展现的。地处中缅边界的“极边之边”腾冲猴桥口岸黑泥塘村,在观念的沿袭、族群的融合、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空间层面的内外关联中所产生的边缘性,因国家边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而形塑了特殊的边界地方感,而当地人也在多种形式的边界实践中建构起明确而稳定的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地域特性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言,边地意识和国家认同并非必然对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建构的。边界地方感与国家认同的深度融合,对于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