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佯僙人虽然被划为毛南族,但他们始终自称佯僙人,与广西毛南族的历史记忆和独特文化有一定差异。针对学术界对贵州佯僙人族群认同研究的空白,本文试从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对佯僙人的族群认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贵州南部"佯僙人"为个案,从"过度仪式"的三个阶段出发,认为"佯僙人"的丧葬仪式不仅反映出"佯僙人"的祖先崇拜观念,同时还具有生者情感安慰与精神寄托、争荣显贵、再构家族关系、整合村寨资源,稳固姻亲关系,增强族群认同,以及教化后代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多重压力下,贵州佯僙人面临着文化变迁的危机,目前学术界没有对佯僙人文化变迁进行研究。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贵州佯僙人文化,从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方面,分析佯僙人文化变迁中的选择性重构,讨论原因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佯僙人"是自元明以降广泛分布于红水河上游地区的一个世居少数族群。以收集到的清代晚期有关"佯僙人"的社会经济契约文书为材料来源,以石其斋家藏契约文书为分析个案,以历史人类学相关理论为学理分析基础,对该流域族群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与乡村社会的诸多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释。深入对这一领域的探讨,有助于在清代晚期咸同兵燹以后,深化对地处帝国内部边陲的苗疆腹地村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整体性认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已有白马人研究成果反思的同时对族群认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运用,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族群认同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发生传承与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白马人与其他族群的认同边界是清晰的,同时白马人内部认同具有层次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新的互动传播媒介,以及人们感知和构建自身认同的公共场域。以“三苗网”为例,对少数民族网络互动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互动能够重建族群边界、重构族群集体记忆,甚至重塑族群认同,成员之间通过虚拟社区构建了泛族群认同,并以同胞手足之情消除了网络世界里陌生人之间的怀疑和隔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就其实质来说,是全球化过程中各地族群谋求发展的一种现代参与和文化策略,其方式主要有三种.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一个基本策略是将民族特色作为一种边界符号,通过彰显民族身份来获得民族符号的转化.与此相应地,在市场的肯定效应下,得到强化的就不仅是民族的自我认同,而更是对与民族优惠政策相关的"少数民族"整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自从巴斯边界论提出以来,族群研究进入一个新的讨论领域。族群与认同、族群与记忆被认为是塑造族群的重要因素。巴斯认为,族群是个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  相似文献   

11.
族群认同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要素,并通过文化表征加以巩固和维持族群边界。国家认同是多元族群国家中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安邦定国的思想纽带。作为南疆边陲的靖西壮族共同体,具有以真实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的文化想象、基于传统文化表征的民族意象以及基于现实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以来,西方学术界有种观点: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民族识别中,“国家在制度层面垄断了分配族群符号的权力”,当年的民族识别“也造成了在实践意义上国家对族群分类的事实垄断”。然而,在当年被识别的白马人居住的草河坝,族群符号分配的国家话语却无法主导草根社会对族群符号的实际分配过程,而且国家分配的族群符号(白马藏族)与草根叙事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客家人就是广西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神崇拜的错综复杂造就了不同文化的认同边界。广西"那"(壮语是"水田"的意思)文化圈存在外来客家人的社神信仰,他们并非操壮语、侗语的族群,却承接了其当地"那"文化信仰并通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空间建构,因此以玉林市博白县和睦村客家李氏族群为个案,了解族群的辗转迁徙、与原住民的"土客之争"、信仰空间认同等社会内涵,探析和睦村客家族群在那勃社王崇拜中如何进行族群内部和族群之间的关系互动,从而构建了他们"内部认同,外部区分"的边界力量,维护了自身信仰空间的边界与秩序。  相似文献   

14.
贵州军屯的制度背景使屯堡族群主动将国家意识与符号运用于族群身份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国家的权威得以在地方社会中“驻扎”,充分利用国家符号更有效地支撑了屯堡族群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7,(3):20-28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南部佯亻黄人这一特殊的人群共同体为研究对象,以官方档案与民间文献为基本分析材料来源。在对其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过程长达半个世纪的历时性考察基础上,揭示了该人群共同体认同之路的曲折历程。对于正确认识当前的民族识别历史遗留问题及其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贵州毛南族,其前身是贵州佯横人.1990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90)黔府通10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贵州佯僙人认定为毛南族.关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的族源问题,有多种观点,现依据史籍查阅、田野调查,作一考辩,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杨垚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3):135-139
认同是指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它既是一个社会群体借以证明自身合法性的依据,又是一个群体借以团结其成员的核心力量。族群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想象"。文县白马人是我国"藏彝走廊"中一支民俗独特的族群,他们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构成了白马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一代一代深深地镌刻在族民们的脑海中。白马人在对祖先历史的追忆中,延续并强化着"想象的共同体"意识和"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9.
花山族群认同不是同一族群的认同,而是生活在该区域的汉、壮、瑶各个族群的情感、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互化、调整、组合、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由于受政府政策和实际利益的驱动,其认同复杂多变,最终认同瑶族成份.这种认同现状,对维护区域和谐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史上羌人姓氏的来源及变迁,探讨羌人的族群认同问题。得出羌人在与其他族群的互动中虽然发生了涵化,但并没有放弃自身族群认同的结论。羌人在族群互动的过程中,并非被动的接受强势文化的熏染,同时也通过姓氏、姓名及相关方面的措施刻意地强调本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