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放风筝》是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早春儿童生活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及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放风筝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为突破重、难点,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
《放风筝》教案吉林第一实验小学王平,窦桂梅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和了解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从而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表达方法。3.学...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结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作文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作文中结尾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放风筝》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多同学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回家。”结尾与内容不太相符,不自然,不贴切。于是我就启发他们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采用结尾的方法:一个同学的风筝又漂亮,又飞得最高,得了第一名。我问他:“你回家时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自豪,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说:“你就把你的感受作为结尾。”有一个同学的风筝得了第二名,我问:“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我盼着下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早点到来,我要准备一只精致的风筝赛过那个第一名。”我点头说:“好,你就把你的这个想法作结尾吧!”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片段)活动(一):猜一猜。师:同学们,你喜欢放风筝吗?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尔后出现金鱼、蜻蜓、蝴蝶、脸谱风筝的一半画面。师:这些风筝只能看到一部分,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风筝?在学生猜出分别是什么风筝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只有一部分的风筝能飞上天吗?为什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它们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学生猜说后,教师多媒体演示以上风筝另一部分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教师出示“金鱼风筝”的纸片,接着把风筝对折,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发现…  相似文献   

5.
《骄傲的孔雀》是一篇看图学文,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孔雀骄傲的行为和神态中,抓住孔雀炫耀的特点,体会它的心理变化,感受骄傲自大的可笑。为突破这个教学重、难点,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教学策略:一、图文结合——感知“骄傲”课文配有连环性质的四幅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四幅图的作用,将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将对图画和文字的理解与展开丰富的想像结合起来,从孔雀骄傲的行为中认识盲目自大的可笑。1.观察图画,说图意。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看图,仔细观察,自己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互说图意。第一幅图,在观…  相似文献   

6.
[活动回顾]在语文课上,正在进行古诗《村居》的教学,当读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时,孩子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漾起了甜甜的笑容,语调里充满了活泼和调皮!师:“纸鸢”是什么?生:风筝!(孩子几乎同时喊了出来!)师:放过风筝吗?说说自己的体会吧!生:风筝在空中飞,我的心也在飞!生:在春天,没有比放风筝更有趣的事了!生:五颜六色的风筝代表着我们春天的心情!师:春天的心情,原来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带着这彩色的心情,飞翔的心情,读读这句诗!清脆的童声里,教室变得开阔起来,孩子们仿佛走到了绿草如茵的旷野,举着风筝奔跑着,嬉笑着………  相似文献   

7.
复式教学成效的好坏与课堂教学中“练”的内容、形式及时间的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语文复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几种“练”的类型。一堂课中后面授的年级得先进行课堂自学,我就采用预习性的“练”。这样做有两点好处:1、为新授疏通道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效率。2、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这种练,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教三年级《放风筝》一课,在直接教学前可布置三项作业:1.默读课文,遇到不识的字、词,查字典;2.读课文,看图上有哪几种风筝,并写下各种风筝的名称;3.边读课文边思考,各种风筝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课文中哪里是写大伙儿放风筝的情景?哪里是写“我”和哥哥放“大蜻蜓”的经过?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哪  相似文献   

8.
这一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桂林山水》是一篇侧重于写景的看图学文,语句优美,感情真挚,比喻贴切,想象丰富。在看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桂林的山水特点,按先局部后整体、先主后次的顺序观察图画,感受画面的美。学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根据教学重点,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本文以纸船和风筝的“出现”——“消失”—“—再出现”为明线,以小熊和松鼠心情的变化起伏“:乐坏了”—“—难过、不好意思”—“—高兴得哭了”为暗线,讲述了小熊和松鼠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来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全文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篇幅较长,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初定如下:1.复习巩固生…  相似文献   

10.
看图写话,重点是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结合生活经验,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学“放风筝”的看图写话,教师可以结合准确使用动词引导学生把动作写具体,并想象人物的对话、心理,用例文引路,指导学生互评共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幻灯、录音、录像、CAI课件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做到情景生动,视听结合,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有些动作,教师可以直接表演出来,学生容易理解,但有些动作在课堂上无法表演,如放风筝、游泳、跳高等。教师可设计放风筝的动画片,画面上是一片空地,天空白云在飘动。点击,一个男孩带着风筝走进空地;再点击,男孩边跑边放风筝。这时教师问:“What'shedoing?”学生答:“He'srunning.He'sflyingakite.”男孩停止放风筝,学生说:“…  相似文献   

12.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呈现了一幅图画,要求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低年级时同学们经常展开看图写话,现在三年级,就要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一篇习作,那怎么开始这篇习作呢?大家一起带上三个秘方:秘方一:有序观察,放大细节画面上有很多景物,也有几个大人和小朋友,从整体上看,大家都在放风筝,看风筝,可以选择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方式,依次写好图画上的蓝天白云、草地和风筝等。  相似文献   

13.
古人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说,同样,课堂教学也忌平淡。课堂结构应该像戏剧一样有冲突有高潮,错落有致,有起有伏。教学环节安排力争既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对于教学重点、难点,要组织教学高潮,引导学生迎浪前进。一旦重点、难点攻克,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恍然大悟,而且充满胜利的喜悦,获得学习的愉悦。下面介绍我教学《白杨》的过程: 1.以图入境,先声夺人我在第一阶段教学时,力图追求“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教学开始,我明确地交代了本课的目的,然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图画:画面辽  相似文献   

14.
寒冬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气息,我组织他们走向了大自然。阵阵的花香、暖暖的春风、摇曳的柳枝、碧绿的湖水引逗得孩子们像小鸟一样欢呼雀跃。在爬山比赛中,山头上的景象更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山顶上几位老爷爷正在放风筝,当他们看到一位老爷爷放的老鹰风筝越风越高时,兴奋地边跳边叫:“飞起来喽。老鹰加油。老鹰加油。”“看,那是一只大蝴蝶。”“哇,真大。”洋洋好奇地问:“爷爷,风筝为什么飞得这么高?”“爷爷,这风筝是你做的吗?”“爷爷,你教我放风筝好不好?”大家七嘴八舌地…  相似文献   

15.
武爱芳 《新疆教育》2011,(12):73-74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和个性是新时代学生的特征。而图画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去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让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学设计得好不好,能反映出一个教师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设计时,虽然要遵循整体性、学生主体性等原则,但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设计《放风筝》一文的教学方案时,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在课前动手做一做风筝,或让学生回忆自己做风筝、放风筝的经历,并以此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教学时,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做风筝、放风筝的经验与课文作者的经验作一番比较。这样设计,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张勤 《山东教育》2010,(7):50-50
《风筝》一课改编于贾平凹早期的作品《风筝——孩提纪事》,主要写了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放风筝给童年生活带来的无尽乐趣和对童年幸福时光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都有童年,当孩子与故事中的小孩子产生共鸣时,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本次美文阅读选择贾平凹的《风筝》和冰心的《吹泡泡》,品读两篇文章都以"体会快乐"为主线,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吹泡泡、看泡泡、想象泡泡时的快乐,牵引到学生生活中的快乐,让孩子从阅读中不仅能体会到快乐,还知道如何表达快乐。下面就以这节美文阅读课为例,谈谈如何引领孩童,透过文字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一、古诗引入,寻找童年游戏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从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相似文献   

19.
《放风筝》此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教学重点有两点:1.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蜒风筝。2.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的美丽画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该围绕文本主线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序教学.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尤要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感受文气、把握主线、学会运用,“轻”“重”适宜,以走出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