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余载了,同事们总是奇怪地问我:“杨老师,这么多年来,你怎么跟学生父母相处得这么好?从未见学生父母对你有意见。”我听后,总以一句话对答:“因为我和学生父母是一艘船上的两只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顺畅。我经常对学生父母说:“我是您孩子的老师,我更希望我们做一对亲密的朋友,做一条船上的两只桨,让我们荡起双桨,配合默契,使我们的小船不偏离航线,又快又稳地在知识和智慧的海洋中遨游。”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喻呢?这其中还有几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一条河,承载着一条条小船欢快地向前航行;教师是一本书,一笔一画写满了沉甸甸的爱。作为教师,我试着用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在爱的海洋里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一、给予学生一分关爱和呵护在教育教学上一路走来,拾起点点滴滴的收获,才发现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惩罚和说教,而是真诚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任教的班里有个男孩,他不爱做作业,上课小动作多,也不集中精力听课,甚至在教师不在办公室时,从教师包里拿钱,我几次找他的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课堂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学是永远具有教育性的。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分歧.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对“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本文认为,“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方向”一致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否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后进生是一个容易被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的学生群体。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帮助后进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和宽容,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教学内容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以及“采用激励教育模式.帮助后进生走向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和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十分迅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与学生的代沟,个别学生甚至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产生心理闭锁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爱开启学生的心门”。“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性格迥异的人,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基于生命关照、实现生命关怀的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实现这一理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教学行为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学行为是一个包括教和学两个动因在内的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目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三羊 《良师》2010,(5):36-36
像小时候,漂放第一只小纸船一般虔诚,在这天与地之间,妈妈,您痛苦而又甜蜜地漂放了我。 “把爸爸的坚毅给你做帆吧。你应是只负载得起叹息的小船。” “把妈妈的厚爱给你做桨吧,你会是只永不绝望的小船。”  相似文献   

8.
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我听得最多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见得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美好憧憬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年轻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划船记     
看!照片上的小男孩多帅啊!他头戴一顶蓝白分明的太阳帽,穿着一套神气的运动服,满面笑容,双手握着桨,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划着漂亮的小船,真像个老练的船长。嘿,这个“帅哥船长”就是我!去年国庆节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南湖公园游玩。哇!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真希望有分身术,变出十几个“我”来,玩遍公园里所有好玩的东西。正当我不知该从哪儿玩起时,忽然眼前一亮,一个漂着五颜六色小船的大湖映入我的眼帘。“太好了,划船去!我还不会划船呢,今天何不去玩一玩,练一练呢?”想到这,我拉拉爸爸…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也就是说,爱在很大程度上能帮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知不觉间,我踏上教学这条深不可测的道路已经有6个春秋了。我对学生们的教育,以及我对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总想思路越来越清晰,观点越来越明确,我还真从中摸索到了一点点,我深深地认识到:给学生一个微笑,他(她)会还你一个明媚的春天。有人说,“教学是一脸的微笑”。起初,我并不大懂,问问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笑而不答:试一试就知道了。我稍做了尝试,结果让我心旷神怡,我和我的学生都领略了微笑带来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同时牵动着家长的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以后学生离校后走向社会的长远问题。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既是身为教育者的职责.也是为21世纪塑造“四有”人才的关键一步。学困生并不是不可教育的.关键是方法用得适当与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电脑》2009,(7):111-111
1.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20分)小编解答: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绞尽了脑汁”吧?你可能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吧!这就是思维惯性在作祟,也就是传说中的脑残啦!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人来讲,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和正式出版第一本书,总是永难忘怀的。我能有这两个难忘的“第一”,是与《人民教育》分不开的。我和《人民教育》的这种密切联系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我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已整整26个年头了,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在抓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而高兴;也为学生  相似文献   

14.
罗根培 《师道》2005,(6):40-40
我们教育工作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错误或是不犯错误。由此看来,“错误”成了我们教育的“敌人”。对此,我也一直坚信不疑。不过,最近耳闻目睹这样两个教例,让我坚信多年的这个观点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我的第一个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专家刘囤正指出.学习语文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课堂,其二是校园.其三是家庭和社会。这个观点也可看为是对“大语文”教学理念的诠释。在这三个层次中.课堂中的教学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场所,是教师最主要的“阵地”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划过小船吗?划船的工具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划船工具的故事——一橹三桨。橹和桨都是划船的工具,“一橹三浆”说的是橹的工效相当于桨的三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橹这种划船工具。橹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船只在水中前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上的是一年级美术第二册第六课《船》 ,我的预先设计是交给学生折小船的方法 ,然后对小船进行再创造 ,最后再把小船放在水里做游戏。在第一个班级 ,我对同学们说 :“今天老师教你们折小船” ,班上立即有同学七嘴八舌地喊到 :“老师我会折 !”“老师我也会折”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 ,在制止了他们的叫嚷之后就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讲下去。结果 ,教师在前面演示 ,下面乱成了一锅粥 ,会的同学不愿听 ,着急往下折 ,不会的同学又因距离教师太远而无法看得清楚 ,就前后左右地问 ,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组织纪律。一堂课下…  相似文献   

19.
长期的小学教学中.我发现,只有小学生喜欢哪一个科目.对哪一个科目有兴趣,他才能学好。这说明,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古今中外.有好多教育家都说类似的话。我国的教育大家思想大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就连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老王》的最后作者杨绛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每读到这样的教案或实录,我总觉得挖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