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组成的新感觉派 ,崛起于 2 0世纪 2 0年代末与 3 0年代初的上海。他们醉心于现代都市 ,在其笔下现代都市第一次以全新而独立的面目赤裸裸地呈现于文坛 ,放射出狐媚耀眼的风采。本文将着重于这个派别对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贡献 ,他们的作品以新异奇特的叙述技法赋予现代都市人格魅力 ,使现代都市由陌生转为熟悉 ,由表现客体转为审美主体 ,从此现代中国文学才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  相似文献   

2.
穆时英的现代都市小说营造了丰富的意象,并形成多个意象系列,包括颓废女人意象、孤独丑角意象和喧哗都市意象,这些意象所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既表现了现代都市的喧哗,又揭示了都市人的孤独与颓废,从而与西方19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战栗和肉的沉醉"及"忧郁的末日感"相契合,达到了一种文化精神上的同构。穆时英是一个具备了都市的灵魂、都市的感觉、以及都市的表现技巧的现代都市作家。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是由穆时英开始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3.
穆时英小说在欲望化表征下,运用现时性叙述方式、特写、陌生化等多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现代都市特有的符码、生活状态以及现代情绪,反映了都市中个体的生存体验,为都市文学提供了式样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空间与想象--舞厅、舞女和穆时英的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舞厅作为穆时英小说的核心场景具有独特的意义。穆时英笔下的舞女大多是想象的舞女。她们被塑造成颓废,充满异国情调,具有令人焦虑的魅力。穆时英小说中的时间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时间。都市在穆时英小说中获得了独立的审美地位,穆时英的小说是典型的都市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海的高度都市化,都市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洋场浪子的穆时英上承刘呐鸥而下启20世纪40年代的日常都市传奇书写。他聚焦于都市的糜烂与灿烂,都市的工具理性掠夺了人的价值理性,小说彰显了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由于自身的局限、历史的吊诡、时代动荡,30年代中后期,他的洋场都市文学逐渐走向式微乃至消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打破了中国缺少都市文学的局面,代表作家穆时英将其发展至成熟,不仅描绘了一幅幅富有现代都市特征的场景,并且深入地探究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李小宇 《现代语文》2009,(10):88-90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打破了中国缺少都市文学的局面,代表作家穆时英将其发展至成熟,不仅描绘了一幅幅富有现代都市特征的场景,并且深入地探究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都市在穆时英笔下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穆时英的小说描写的是单身男性的社交社会,都市女性于其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她们具有多层面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两个角度勾勒穆时英小说的审美主体画像。逃离与奔向这种二元悖逆的因素构成了审美主体的主要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感觉派首席作家穆时英是以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模式的反叛姿态而独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在一系列难以两可的美学二元对立范畴--诸如乡土题材与都市题材、审美与审丑、关注现实与介入灵魂、理性诠释与感觉放纵、传统守成与艺术翻新、政治功利主义与艺术至上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中都作出了前卫性的选择,缔造出了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即审丑的与感觉狂欢的艺术世界.他因侵犯了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既定秩序和公众欣赏经验而被置于新文学史的边缘.社会--政治批评模式对穆时英来说是要失效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都市的出现,带来了种种“都市症”。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正是源于这一背景。中国都市在三十年代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化的节奏却使人们疲于奔命、无所适从。穆时英从明快迅捷的电影摄制技巧中获得灵感,于是有了与众不同而充满都市味的小说。刘呐鸥的小说表现出都市人的“感觉串味”。施蛰存则显示出都市人的孤独与冷漠。都市人的命运在《现代》杂志创作中,有了一次集中表现与亮相。  相似文献   

11.
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穆时英及其小说人物关于都市的内心体验。无家的漂泊、情感的虚空和精神的隔膜是穆时英书写都市孤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主义作家行列中,穆时英(1912—1940)是以都市风景和洋场情调最为浓烈而著名的。穆时英对三十年代都市化的骚功和危机有异常强烈的感受,他以都市人特有的敏锐眼光。在小说中运用新感觉派富有力度和新意的表现技巧,来反映现代都市社会的深刻变化和经济上、精神上与道德上的紧张冲突,刻划形形色色的病态人生。在短短的几年中,他迅速地将新感觉派小说推至令人醒目的地步,为现代主义文学确立了一个新的流派,为都市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表现领域和新的经验。他本人也由此得到“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美誉。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师学报》2022,(4):63-67
穆时英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派——新感觉派的“圣手”,率先领悟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所遭遇的精神困境——人的异化、孤寂感、漂泊感、失落感和自我分裂,这就是现代都市个体生存的焦虑体验。他对现代人性的探索回应了“五四”时期对“人的文学”的呼唤。通过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叛和对当时主流文学的有意背离,以感觉流的叙事结构、语言陌生化、内聚焦和视角转换等方式为现代人性构建了全新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4.
穆时英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派——新感觉派的“圣手”,率先领悟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所遭遇的精神困境——人的异化、孤寂感、漂泊感、失落感和自我分裂,这就是现代都市个体生存的焦虑体验。他对现代人性的探索回应了“五四”时期对“人的文学”的呼唤。通过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叛和对当时主流文学的有意背离,以感觉流的叙事结构、语言陌生化、内聚焦和视角转换等方式为现代人性构建了全新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都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代中国文坛穆时英等现代派小说所显示的“都市性” ,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源泉、思维、情趣及审美特色 ,但也存在缺乏历史容量的涵盖、形式分寸感的控制、及与主潮疏离的局限。它成就了作家也限制了作家  相似文献   

16.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这些作家在吸收借鉴国外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与自身文化和环境融会贯通,第一次将上海这个新兴都市作为独立的审美主体来进行描写,展示了现代都市带给现代人心灵孤寂、生存困境、性困惑等现代问题。他们的作品带有浓郁的现代性,是30年代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家道中落对穆时英的一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都市享乐的诱惑,沉重的欲望肉身,让穆时英在精神上浪荡飘零,无家可归。穆时英是一个在乡村和都市都无法获得救赎的特殊个案。和穆时英文本世界的日益明晰相比,穆时英的人本研究却非常欠缺。  相似文献   

18.
穆时英的形象阐释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普罗文学白眉到新感觉派圣手,从软性电影论者到被刺杀的汉奸作家,从尴尬的"抗日英烈"到都市文学的奠基者,从现代文学作家到隐没的电影理论家。这既与阐释主体阐释动机的不同密切相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重要作家,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收辑在《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和《圣处女的感情》集中的作品,代表了新感觉派的艺术风格。穆时英的小说主要接受欧美和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包括欧美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小说、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本文试图论析穆时英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上的创新,探讨他在小说叙述模式的发展与都市文学的开拓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是穆时英都市文学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创作于1932年,收在1932年出版的《公墓》中。这篇小说以上海这个大都市为背景,叙述了五个不同身份的人在都市生活中产生的精神恐慌和危机,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