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媛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69+173-169,173
本文比较了中西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及德国功能主义学说的"目的论",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的角度阐释两者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严复的译论带有浓厚的中式思维特点,倾向于主观、感性;而"目的论"受西方理性分析思维的影响,则倾向于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6,(1):87-90
严复的"信达雅"是翻译界广泛认可的翻译标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严复翻译标准的研究颇多却渐入瓶颈。该文试用语用学当中的合作原则,对严复的翻译评判标准进行深层次的阐释。通过将质、量准则和"信",方式准则与"达"以及量准则和"雅"进行比较和阐释,从语言学的多个层面阐述合作原则如何细化支撑"信达雅",为"信达雅"提供了可量化的评判标准,丰富了"信达雅"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信达雅”是我国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指导翻译的原则,是中国翻译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该文旨在结合“信达雅”,对罗经国和林语堂的《兰亭集序》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下简称罗译和林译),探讨“信达雅”理论在《兰亭集序》译本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目的论视角重新阐释了“信达雅”的内涵。根据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翻译对象《天演论》,笔者提出“信达雅”是以“雅”为中心,兼顾“信”与“达”。“雅”不是外在的“润色加藻”,也不是翻译的“脂粉”。在《天演论》的翻译中,目的法则赋予了“雅”的核心地位,使“信”在严复的翻译实践中从中心走到了边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严复“信达雅”说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然后从文化渊源和理论内容方面对比二者的异同,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译论的宝贵遗产,应该正确对待中国译论,适时吸收国外理论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樊燕龙  刘瑜 《文教资料》2006,(33):165-166
本文比较了中西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翻译标准。奈达的“动态对等”具有较强的系统理论性,实际操作性以及理论指导意义;严复的“信达雅”倾向艺术和美学,相对抽象。两者在追求忠实性,遵守读者适应性两方面有相似性,但在理论系统性和实践指导性方面有较大差异。中西思维差异是导致其区别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为促进翻译理论研究和指导翻译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翻译界所有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当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清代严复的“信达雅”。而林语堂、傅雷、钱钟书等翻译工作者在“信达雅”这一标准的基础之上,对翻译理论又有所创新。从一种新的高度对“信达雅”作了进一步的深化。由此可见,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理论,其生命力的强大和影响的深远。  相似文献   

8.
王佳 《海外英语》2014,(21):179-180
"信达雅"是我国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指导翻译的原则,是中国翻译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该文旨在结合"信达雅",对罗经国和林语堂的《兰亭集序》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下简称罗译和林译),探讨"信达雅"理论在《兰亭集序》译本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 E.A.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 ,然后简要阐述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说及其发展 ,最后分析了两者的相通和相异之点 ,以及翻译理论界新旧交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和中国信达雅的翻译理论在翻译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中西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翻译理论,以期为翻译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后人也将"信达雅"奉为"三字真言",神圣不可侵犯。然而,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那么,严复本人所推崇的"信达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针对这一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是后人混淆了严复对三者的定义与自己的定义。另外,翻译研究应有不同的中观理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是"一论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横向比较,从文化渊源和两者理论内容本身的差异来论述,并对两者的差异追根溯源,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的宝贵遗产,对历史上抄袭说作出了有力反驳。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绕开“信达雅”字面意义的演绎,直面严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之依恋这一事实,追踪其翻译思想与传统文章意识的渊源,试图说明,“信达雅”中的“雅”,是中国传统“文章”观念的产物。以此廓清严复翻译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一下翻译"标准"和"信达雅"的文化根源,以期更深地理解严复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于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信”,并非全信于原著,而是取信于读者,与忠实法则类似.“雅”即可读性,类似于连贯法则,是服务于“达”的;“信”从属于“雅”.而“信”和“雅”均为译者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某种特殊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严复的翻译标准“信”以及“现实”这两对概念以及方位词、中国特色词汇以及莫言获奖作品的具体例子来说明严复理论的缺陷性,因此提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以“信”为基本原则,有时“信”必须为“现实”让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和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论”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的“同”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异”。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后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后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狄东睿 《海外英语》2012,(6):132-133
在中西方翻译史上,均出现过影响深远的"三原则"翻译理论。其一由泰特勒(A.F.Tytler)于1790提出,其二则出现在1898年严复《天演论》卷首《译例言》中。这两条翻译理论在中西翻译界中引起的反响更是不容小觑。文章旨在分析两条原则之间的异同之处,以及导致差异的深层因素,进而对本土翻译理论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中“信”为首,即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减意思。但是纵览各式翻译发现,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信”从一种绝对的翻译标准演变成了相对的灵活的标准。勒菲弗尔认为,决定翻译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和“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