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法治校作为高校管理的一种理想方式或者应然状态,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推动高校法治化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对依法治校理论进行剖析,重点讨论了依法治校的内涵和外延、新形势下实行依法治校的意义以及实现依法治校的几个关键环节等问题,希望对依法治校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校作为高校管理的一种理想方式或者应然状态,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推动高校法治化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对依法治校理论进行剖析,重点讨论了依法治校的内涵和外延、新形势下实行依法治校的意义以及实现依法治校的几个关键环节等问题,希望对依法治校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具体落实到高等教育领域和高校工作就是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大学生。依法治校首在依法治管,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实现辅导员队伍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之后,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中的重要一部分,在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大力推行,其中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方针在高等教育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而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依法治校观念淡薄,传统的治理管理模式无法突破等诸多问题。法治思维,作为社会创新管理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于高校开展依法治校的工作。通过对法治思维内涵与依法治校工作要求的具体分析,探寻出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从而推进高校各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化建设对提升治理能力和办好高质量教育有着深远意义。高校法治机构是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组织载体,在推进法治化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对3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调查中发现,高校法治机构在面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时,出现组织定位不清晰、人员队伍配备不足、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存在组织目标出现偏差、行政效率降低、法治机构力量有所弱化和职责泛化等潜在风险。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法治机构顶层设计,加强人员队伍配备,完善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法治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学生管理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法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而依法治校则是高校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的管理者在以法律为权威的前提下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校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高校在依法治校实践过程中虽存在一定问题,但完全可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只有实行依法治校,才能促使高校管理现代化、法治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依法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治传统的熏习和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我国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较低。实行依法治校,是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中国高校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需要。实行依法治校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侵犯学生人格权、侵犯学生财产权等“非法治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实施。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首先应该更新理念,构建尊重学生权益的学校制度,同时应做到注重落实,实现程序正义和疏通权利主张渠道,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从而促使高校管理者转变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并依法建章,真正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的管理者在以法律为权威的前提下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校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高校在依法治校实践过程中虽存在一定问题,但完全可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只有实行依法治校,才能促使高校管理现代化、法治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所能寻找到的一种最为理想的治国方式。党在"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检察工作中体现法治思维,无论从检察工作自身发展还是拓展检察工作均呈现其一定的应然性。当前,检察机关面对检察事业改革及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更应秉持法治思维,依法拓展检察工作。本文选取的样本Z省J区基层检察院以法治思维拓展检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尤其在"检察干警联系村社活动"中,以法治思维作为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不仅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提升该院整体工作水平的同时,也推进了检察机关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国家不仅仅是制定和执行各种各样配套的法律,而且也包括更新或重建我们民族的法伦理。亲属法伦理"爱有差等"及义务本位性,与"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法治精神相冲突,亲属法伦理重视亲情、讲求人性与人本、人道的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必须对亲属法伦理改造和继承.把法治理想转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情感认同,这是我们实现最高层次的法律秩序—法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治国方针的提出,法治精神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深入人心。但是,公众对于法律信仰的失落仍然是一个严重影响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危机。文章从对法律信仰的理性思考入手,分析法律信仰与法治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广大民众对法律信仰失落的现状和成因,进而提出了培养法律信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清除“人治”思想的影响,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制权,普及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创造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原理与方法,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理论体系。依法治教集中体现我国教育法制理论精髓,已成为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基本方略。教育领域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全面实行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16.
在依法治教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法规调整范围的局限性,职业教育与其他的类型教育存在利益冲突,加之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职业教育法制观念的淡薄,是依法治教存在着障碍的原因,应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就成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在依法治教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法规调整范围的局限性,职业教育与其他的类型教育存在利益冲突,加之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职业教育法制观念的淡薄,是依法治教存在着障碍的原因,应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合同管理,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当前高校管理体制和其他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在合同运用及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校管理者应建立经营意识,增强依法管理的观念,规范高校管理体制,加强对合同订立、履行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注重法制宣传,建立健全合同备案制度,从而提高合同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推进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依法执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教是指教师要根据法治原则严格依法律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教育学权法法治化的体现。依法执教要具备完备良好的教育法律制度,健全的教育行政执法,学校法治化管理和教师自身的法治素质等条件,因而有一个过程,但教师应着眼未来,努力做到依法执教,衡量法执教的标准不是道德标准,而是法律标准,主要包括教师评资格合法,教育教学符合法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要求,依法行使教育教学改革权和学业成绩评价权,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未成年学生安全以及尊重学生权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