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大爱精神,正确处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高校要正确处理党政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领导与师生、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味道     
一所学校的发展,最根本的应该是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旗帜鲜明、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最深刻的体现。自2011年10月起,上海市廊下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高举大爱旗帜,弘扬高尚师德,实践两个提高,共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想,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让全体师生倍感幸福地在校园里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办学愿景。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陈芸 《考试周刊》2012,(39):190-191
一位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只要有真诚的爱,就能打开学生封闭的心,就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尊重。那么什么才是真诚的“爱”呢?那就是“大爱”。何为“大爱”?“大爱”=严父的“严爱”+母亲的“慈爱”+知己的“友爱”。  相似文献   

4.
计琳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9,(13):32-35
面对日益复杂的育人环境和个性鲜明的“80后”“90后”,他用创新的实践找到了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用无言的大爱点亮了学生理想的火把。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和谐”一词作为当下高频出现的热词持续已久,反映出人们对“和谐”境地的不懈追求。从“和谐社会”建设到构建“和谐校园”再到“和谐课堂”,折射出学校和教师在追求这一美好境地中寻找自身定位。和谐课堂是师生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寻找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思想教育研究》2011,(6):F0002-F0002,F0003
培育一个充满大爱的和谐校园2003年以来.学校建立校园慰问制度,先后组织120多次慰问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会感恩,懂得付出,融洽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下“和谐校园”的观念正深入人心,学校、老师、学生等各方面都在为建设和平共处、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的和谐校园状态而努力。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的本质特征及六个基本要素运用到辅导员的工作中,使辅导员从繁冗复杂的工作中抽身出来,通过“老师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合作管理”形成一种“新颖”的关系,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对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对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真重视、严管理、抓落实,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学校认真落实有关安全教育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文件精神,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保障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为每一位学生系上“安全带”,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在十几年带班经历中体会到了“和谐”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和谐班级,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更离不开班级的每一位和谐的学生,因而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某一时期的和谐,也是中学阶段全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校内各种教育的和谐,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因此创建一个和谐班级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我班级管理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比较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必须关注的,“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和谐校园的构建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对“和谐校园”的理解所谓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  相似文献   

14.
熊芸 《江西教育》2009,(12):31-31
建设和谐校园的决定因素是人。和谐校园中“人”的组合主要是校长、教师与学生。其中“和谐型”校长是和谐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首要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幸福与发展,如何杜绝校园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校园平安的基石学校应该制定班主任护送学生路队上下学制度;校门内设“安全警戒线”和警示语”制度等。这些制度都能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此外,明确体育器材、实验操作使用规则的安全;用电、防火的安全等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制度也充分确保了“讲文明、保安全”,“守规范、保安全”,“懂常识、保安全”。二、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校园平安的脊梁学生安全,人人有责。“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常规,以防为主”,应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长效机制可分为:“全员责任制,分区导护和全程导护制,安全警示制”三种机制。从校长到老师再到职员按照安全责任书的明确要求认真实施,人人管安全,分管领导重点巡视、督查、及时反馈、严格考核;设教师“安全导护员”,分校门、校园和楼层三位导护员,各司其职;设学生“安全导护员”,与班级自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理、自律、自护。三、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校园平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建设校园文化,协力打造精致校园、传承大爱无疆精神、创新校园生活体验,从而构建和谐生活家园,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审美性”是和谐校园在感性形态上的特质性显现。具备审美性的和谐校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美学形态:校园环境的高雅美、“学校精神”的理想关、管理制度的人性美、校园文化的艺术关、教师人格的境界关、学生修养的纯洁关。这六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才能把和谐校园发展壮大为“和谐与美的校园”,并成为学生、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和谐校园主人”共同生活的美好乐园。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的使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5个方面入手。一、以人本为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谐教育”的构建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师生间关系决定着学校面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关系的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都要求要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每一位教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都必须重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将其放在实施教改行为…  相似文献   

19.
石孟利 《考试周刊》2009,(33):142-142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落实安全措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体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如何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活力,拓宽途径,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工作亟待探讨的课题之一。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