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国内曾有人撰文呼吁“全社会必须恢复讲理的风气”,获得广泛共鸣。之所以有共鸣,是因为人们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有理说不通”的现状有切肤之痛。有理说不通,是因为一些人、一些机构“不讲理”,这主要表现为:有人动辄抖狠,甚至口未动而拳头先动;有人凡事喜欢“选边站”,党同伐异;有人自以为真理在握,不屑于公开的辩论。最有害的是,有人迷信权力,蔑视“草民”。著名学者、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的新著《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围绕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近日,记者就此书及书中所探讨的理性社会建立问题对徐贲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生存尊严与个体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定位及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理”性则是维护尊严的基础;“说理”是维护尊严的前提奈件,“说理”教育则是过一种有生存尊严的可能路径。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注意,“说理”教育不是灌输;“说理”应成为一种教育生活方式;“说理”教育要关注公共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1,(5):17-17
徐贲2011年4月12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读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知道,少年的爱恋是一种自由个性的真情流露,在对灵魂亲和力的热烈向往中,可以根本没有肉体欲望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杨洋 《学习之友》2014,(12):11-13
记者:您写过一篇《中国为何普遍粗鄙化》的文章。在您看来,什么是粗鄙化?它是人们日常说的粗俗吗?徐贲:人们常常误以为粗鄙(rude)就是粗俗(vulgar),其实,这二者是不同的。简单地说,粗鄙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羞辱、伤害或侵犯,因此是一种公共危害;而粗俗则主要是个人的品位选择,如衣着、喜好、消遣娱乐方式等等,未必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5.
<正>徐贲(?—1379年),字幼文,号北郭生,四川人,后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明初画家、诗人。张士诚抗元时,徐贲避居蜀山(今江苏宜兴)。明洪武七年(1374年),被荐入朝,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徐贲犒劳失时被下狱,转年被处死。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合称"吴中四杰",亦被列为"明初十才子"  相似文献   

6.
丁欢 《文教资料》2014,(31):8-10
贲卦中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美学概念:白贲。绘画中应用着它:绘事后素,留白。白贲不只是素的装饰,它是一个过程词,由白到贲,或者以白贲之,前者与绘画上的“绘事后素”相连,而后者更接近于现在的裸妆。此外,周易之卦又是一个发展过程,贲卦本身由离艮组成,火的热烈与山的静谧,一动一静亦在彰显它的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7.
教师论文写作的说理意识内蕴三重含义:一是明晰论文说的“理”是什么;二是把握论文怎样进行“说”理;三是注意论文说理的语言要求。当下,有些教师的论文写作说理意识缺失,具体表现为:轻视说理的经验化写作;轻视论证的叙述式写作;轻视表达的散漫式写作。教师论文写作说理意识的彰显途径可通过寻找理论视域、习得论证思维、锤炼说理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孟贲”一词的解释,颜师古在《汉书》中的注认为“孟贲”是古代的“勇力士”.《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战国时勇士.实际上,“孟贲”本写作“孟奔”,表示最勇敢的勇士,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美称.  相似文献   

9.
曾做过徐老师学生的《今日教育》同事自豪地说:“我们徐老师:可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哦!”几十年来。徐老师一直是同行眼中的“活字典”。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作为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的需求。因此,应该从“用案说理,师生双向沟通”,“模拟公关”和“积极应用多种大众传播媒介”等方面对传统“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徐贲《美国的学童语言》中,有这样两则中美学生的作文:一名美国小学生写了一封给奥巴马总统的信:”我想告诉你,你当选.我有多么担心。我爸爸说,奥巴马当总统,我们都得搬到贫民院去。我爸爸说,我们得买鸡.靠卖鸡蛋过日子。如果我投票选举,我一定会投给约翰·麦凯恩。但是,你能与家人住进白宫,我还是为你们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2.
随……     
《课外阅读》2006,(6):13-13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儿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一个多…  相似文献   

13.
一、“入而徐趋”注释辩证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注:“徐趋:徐走,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慢。趋,向前行走。”1.“徐趋”,笔者案:“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相似文献   

14.
名画鉴赏     
峰下醉吟图徐贲明代无锡市博物馆藏图中山峦层叠,杂树相陈挺立,山下茅亭屋字、板横立。画面清洒萧疏而又俊秀。徐贲(1335-1393),明初画家、诗人。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杰",亦被列为"十才子"之一。擅画山水,亦长于墨竹。传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的根本之道在写作实践。本课聚焦议论文最重要的分析语句,在“模因理论”指导下,设计了基于实践的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说理分析的质量:“同化——记忆”说理模因,变“无分析”为“有分析”;“表达——传播”说理模因,变“有分析”为“好分析”;在不断运用中,进一步优化说理模因,提升说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讲台     
课堂教学是平凡的,然而作者却“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歌德语)赋予平凡的课堂教学以浓郁的诗意。“用情丝织成的网,撒下去,撒下去……把心收拢来,收拢来……每个网眼,都有明眸在闪亮……”这一新美的艺术境界,流动着甜蜜的柔情,反映出师生心灵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公共说理的必要性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关注对考生公共意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学会公共说理,而非个人自说自话地说"私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富有逻辑思辨地理性分析问题,而非感情用事,并最终将学生塑造成为一名秉持公正、富有社会担当和集体责任感的公民。公共说理,不仅仅是思维方式,更是道德问题、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杂文的基本特征:寓道理于形象.幽默风趣、泼辣犀利几乎是杂文的商标:“说理”是杂文的目标和过程.杂文主要是通过“说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亦即通过“说理”达到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读徐贲先生《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受益匪浅。然而书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与此同时,不符合标准的伪劣产品都必须禁止,这就是‘可信’,有信誉。"(第103页)笔者认为句中用"不符合标准"修饰"伪劣品",犯了叠床架屋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20.
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这里的“仁寿”是指说理,“仁声”是指音乐。他认为音乐比说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艺术不是通过单调的说教来打动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