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教师教育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权是来自于国家的授权和父母、社会的委托 ,为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而被确认的职务上必要的权利 ,具有非权力的人权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优先于教师的教育权的 ,教师在行使教育权的过程中不能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实践中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鉴于此 ,应确立以每“个”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 ,以民主的、尊重学生基本人权的教育方式 ,使每个学生获得适合其个人发展的、可选择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不平等和来自各方面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侵害。从根本上来说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教育法规、发展远程教育、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为受教育者提供保障教育公正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探究农村女性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由于受社会、经济、宗教、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女性受教育权遭受侵害的情况还很严重。因此,我们应当从法律的角度对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权给予特别保护,从而保障农村女性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受教育权是各国宪法所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既要求国家不侵害公民的受教育自由权,同时,也要求国家切实履行教育责任,提供均等机会和充足条件以促成受教育权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保障受教育权方面应该更加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程斯辉 《教育学报》2005,1(5):75-81
人权是人类成员即所有的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存在形态是由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构成的互相关联的体系。“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它具有神圣性、不可缺少性、不可取代性和不可转让性。“受教育权”主要由“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与“获取受教育结果权”构成。从应有、法定与实有三个方面来考察“受教育权”,我国公民之“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实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研究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人们对受教育权的理解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项法律规定的权利,而忽略了受教育权与其他权利的内在区别,即作为受教育权核心要素的教育内涵.现代教育具有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内在规定要素,即"以人为目的".因此,基于对"人是目的"教育内涵的理解,受教育权应具备自由、平等和人权等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既具有自由权属性,排除国家权力之介入,要求尊重受教育者之受教育自由。同时亦具有社会权属性,要求国家积极作为,建立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法规,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条件。公民受教育权之实现,必须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加强受教育权被侵害之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增多的教育纠纷中,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的冲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同时,由于教师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具有特殊性,因此,一般不适用现行的民事和刑事法律救济。现有法律对学生名誉权的保护不完善,这会严重危及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侵害学生发展权。因此,必须完善学生名誉权与教师教育权冲突的法律救济机制,建议建立教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9.
劳凯声 《教育研究》2021,42(8):23-34
近年来,我国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开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人们不再局限于生存权和受益权,而是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自治,关注由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而产生的结果,由此教育选择成为新的权利主张.教育选择使教育的强制与自由从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受教育权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不仅与受教育义务相对应,同时也与教育自由相对应,因而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中外都曾产生过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潮和行动,导致权力的扩张及其对市民生活的介入.虽然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使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然而如无明确的界限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为权利与权力划界,为各自的活动规定范围,防止由于权力越界而产生的对权利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既属于第二代人权,也属于第一代人权。国际人权文件中的受教育权包括四项内容: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受益权、教育的自由权及教育的平等权。国家必须尊重、保护并实现个人的受教育权,在教育的可获得性、可进入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四个方面履行相关义务。  相似文献   

11.
教育立法进入法典化的新阶段,应当以受教育权为核心推进教育法典的立法建构和制度设计。受教育权是教育法典编纂的核心概念,保障受教育权是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法的人本价值。教育法典的基本内容是规范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可以从国家保障、学校设立、学生发展、教师质量和社会支持五个主体角度构建内在逻辑和体系自洽的教育法典。为推动受教育权保护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教育法典制定还应保持适度开放性和前瞻性,既要巩固既有稳定的教育制度,又要为完善受教育权保障的新制度预留立法通道。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人类相生相伴,受教育权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一项"授权性"权利.受教育权是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基本前提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许多领域、方面,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尚未完全实现.本文参考了外国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探讨了如何保障受教育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义务,也相应地享有一定的教育权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相称、一致的关系则为公平。但现实中一些教师在行使教育权时却并未履行自己的义务或是未恰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造成教师教育权行使的一些不公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评价、学生指导与学生惩戒上。透视这些教师教育权行使的不公问题,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矫正策略,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传统的权利相比,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由国家保障其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现实的意义,因而,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特殊要求是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能否实现和实现状况关系到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甘肃省为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能否实现和实现状况关系到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甘肃省为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受教育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公民生存与发展权的基础,也正因为其基本权利的重要性,以《世界人权宣言》为首的国际性人权文件确认了受教育权的基础性地位,在国际人权保障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受教育权的保障。我国虽然在宪法中确认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地位,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受教育权的保障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学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学校自主管理权的缺位、异变、滥用,使学生受教育权遭到践踏、遭遇不公,直接侵害了学生受教育权。匀衡学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领域之和谐;树立法治精神,依法治教,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学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