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间阶层的崛起使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中间阶层所占比例太小,而下层人员所占比例大,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中间阶层的成员是参加社会工作的成人,因此,中间阶层的成长培育与成人教育息息相关,成人教育在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培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中间阶层的崛起使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中间阶层所占比例太小,而下层人员所占比例大,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中间阶层的成员是参加社会工作的成人,因此,中间阶层的成长培育与成人教育息息相关,成人教育在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培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间阶层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为文化自觉,即独立自主、平等交往、诚实信用、勤勉理性、锐意进取、崇尚民主等。中间阶层以其特殊的文化品格在整个社会中起着缓解社会矛盾,平息思想冲突、引导社会消费等作用,既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定型现代化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代西方国家中间阶层发展变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程度不断加强,社会阶层必然产生新的分化与重组,在这一过程中,中间阶层正悄然崛起。本从全球视角分析了中间阶层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根据当代西方国家中间阶层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中间阶层社会功能,提出我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中间阶层的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大的中间阶层是社会和谐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壮大,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确认新社会阶层为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推动社会阶层关系的整合,推动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稳定、共同富裕、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要件。中国社会分层出现了以“非身份指标”区分社会地位、新阶层兴起、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利益多元化等新变化。构建和谐社会要引导社会分层结构向合理、合法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结构、制度和组织的调整或重建,营造多层次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产业结构转型与中间阶层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在此基础上,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间阶层成长为社会的主体.产业结构转型对中间阶层的发展交化具有重要影响: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导致农业小资产阶级人数锐减;知识经济发展和妇女工作参与率的提高是中间阶层的重要来源;第三产业中公共服务部门雇员的大幅增长,构成中间阶层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扩大成为中间阶层产生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社会不公平问题加剧,各个阶层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消除各阶层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如果不加控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通过建立良性的社会分层结构来促进各阶层之间互惠互利、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阶层的发育成长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重要趋势,对维护政治稳定,对于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调节与缓和社会阶层矛盾、促进政治民主化、凸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应当制定和采取政治整合和政策调节,引导和支持中间阶层在促进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个体通过自身能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强弱以及社会主体获得经济利益的大小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个体分为强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阶层三大类。我国宪法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应定位于同一阶层的机会均等和不同阶层的实质平等;为使我国社会秩序达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建立有限政府、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赋予公民以更广泛的权利,以确立和保持社会阶层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简析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原来相对封闭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间阶层的悄然崛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概念界定、包容对象、综合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作一简要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扩大社会中间层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阶层代表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中间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流动机制顺畅的社会。目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为“洋葱型”,容易累积起阶层之间的摩擦、矛盾和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扩大社会中间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选取社会中间阶层群体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结构完整的合肥市为研究范围,采用社会分层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该群体的体育锻炼现状,研究表明:该阶层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水平偏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和缺乏锻炼氛围是主要制约因素,但收入稳定、思想先进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间阶级论”是当今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尽管称谓不一,有“中间阶级”、“中间阶层”、“中产阶级”、“白领阶级”、“新中等阶层”、“新阶级”等等,但所指内容大致相同,即认为在西方国家,“中间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相并列的三大基本阶级之一,并认为战后“中间阶级”急剧膨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已经或正在趋于消失,整个社会已是或将是一个中产化的社会。这一理论的主要论据在于:一日当今西方国家具有中等个人收入水平的人数已占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二日当今西方国家绝大多数的脑力劳动者虽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拥有知识财产,并以此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居于特殊地位;三日当今西方国家绝大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期以后 ,法国出现了一个新阶层——中间阶层。它主要由中小业主、职员、低级官员和自由职业者组成 ,他们是随着法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于第二帝国末兴起 ,第三共和国时进入政权 ;他们的经济地位与工人相近 ,但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则大不相同 ,其政治倾向由激进逐渐转向保守。新阶层的出现对法国 1 9世纪后期政治民主化、共和国的稳定和进步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成型并日益深化。而社会阶层的变化对文学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家社会地位非中心化,由意识形态的建构者转化为普通的写作者;非职业写作者大量涌现,源自新中间阶层的作家群体开始冲击原有的体制内创作群体;官场文学、白领文学成为热点,乡土文学失去曾经的主导位置,同时也失去了民间视角;文学的阶层区隔功能和交流功能得到强化,审美功能下降,与此相关,文学创作上重内容而轻形式。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或化事件,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因素。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化整合的体现,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一种策略;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内部阶层(中间阶层与下层民众)在犬兔追逐中,中间阶层通过歧视性的对比所宣扬推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阶层。深入了解我国阶层变化的原因、现状、性质和应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社会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过去,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尽管雇佣劳动者存在着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划分,但蓝领工人是主体,社会阶级界限清楚,社会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状态。现在,雇佣劳动者严重分化,蓝领工人减少,服务业和知识生产者增加,形成了人数逐渐增多的所谓“中间阶层”,社会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我国新中间阶层的一般功能入手,分析了新中间阶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新中间阶层壮大的制度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