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同时考虑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密封力的转子-轴承-密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个耦合系统的分岔和混沌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响应随转子转速变化的分叉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曲线图、一些典型的Poincare截面图、轴心轨迹图和时间响应图来反映系统响应从周期运动通过倍周期分岔,最后到达混沌的运动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转子系统耦合故障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含有横向裂纹、转静碰摩的非线性转子动力学模型。首先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裂纹、碰摩单一故障下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其次研究了两种故障耦合情况下系统的振动响应特征。采用波形图、FFT谱图、瞬时频率和Hilbert-Huang时频谱(HHS)相结合的方法对故障转子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多种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转子的故障特征,裂纹转子在1/5、1/3临界转速时会发生较为明显的5X、3X谐波,且裂纹的产生会导致响应幅值增大,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碰摩。   相似文献   

3.
一类新的混沌系统及其混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一个新的三维自治混沌系统,该系统含有四个参数,三个非线性项.通过理论分析和相轨迹图、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最后运用线性反馈控制法对新混沌系统进行控制,将混沌轨道控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并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所设计的线性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电力系统的混沌现象,克服其对大面积电网的不利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四维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复杂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相轨迹图、分岔图、庞加莱映射图,这些特征加深了对其混沌振荡的认识.为了保证系统控制的鲁棒性,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用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将混沌振荡系统控制到稳定的系统.用Matlab模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力系统的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5.
首先建立两自由度的转子系统碰摩的力学模型,而后采用Runge-Kutta数值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主要研究转速变化时的时间历程、幅值谱和轴心轨迹.同时提取了转速和摩擦系数都发生变化时的振动特征,为有效诊断转子系统转静件碰摩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电路系统的控制模型,数值仿真了电路系统的混沌行为,对系统分别加入比例微分控制、形式的非线性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对系统进行控制。利用数值结果、分岔图、相图分析了系统的周期和混沌运动。通过控制参数的调整,将系统的混沌行为有效地控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  相似文献   

7.
旋转机械转子系统动静件碰摩故障发生频繁,为检测其位置,本文采用声音信号联合键相位信号的方法来确定其碰摩位置,通过试验采集碰摩时的数据并用此方法求得碰摩位置,与实测的碰摩位置基本吻合,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出碰摩转子的挠曲振型和截面弯矩分布的变化情况,从而直观地揭示了碰摩过程中转子截面应力的增长规律,对一些旋转机械重大事故中转轴出现多个断口的成因做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双盘双跨转子/轴承/汽封系统在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汽封力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转子转速、密封力、油膜力和联轴器刚度等因素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创新要点:采用Hamilton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双盘双跨转子/轴承/汽封系统模型,使得双跨多节点的转子系统数值求解更加容易。研究分析转子转速、非线性密封力、非线性油膜力和联轴器刚度等因素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为大型转子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采用Hamilton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双盘双跨转子/轴承/汽封系统模型(图1和2)。应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并采用轴承处、圆盘处的分岔图、时程图、庞加莱映射图、频率图和相轨迹图等来分析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重要结论:1.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转子的转速、非线性汽封力、非线性油膜力和联轴器的刚度对双跨转子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随着转速的上升,双跨转子系统从最初的稳定运动,到三倍周期运动,到准周期运动和多倍周期运动交替出现,运动特性相比单跨转子系统要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识别转子轴承系统动态载荷在工程上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离散系统的动态载荷时域识别方法运用到碰摩转子轴承系统中,对转子所受碰摩力进行识别.该法避免了对系统模态参数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较好,对于动静摩擦故障,本方法能识别出摩擦点及冲击力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摩擦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