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小学体育课程是学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教育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使命,也承载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的作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学校、家长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目标下,对体育课不重视,学校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往往集中在最后一节课,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致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2.
邱蕾 《广西教育》2008,(8):49-51
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它关系着人一生的健康工作和幸福生活。然而,在体育课堂上“身顺心违”、“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仍存在。这迫使我们思考体育课堂缺了什么。显而易见,教育观念、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学习行为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基础条件好、体育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强的学校,体育课教学系统丰富,学生能充分接受体育教育;二是一般学校根据学校情况开设体育课,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而不够充分。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各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综观各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的使用上都不尽相同,甚至还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看都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14,(4):13-13
《中国教育报》援引新加坡教育部网站消息称.为了促进新的体育教学大纲(2014年)的实施,一套新的全面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将于2016年在新加坡所有学校实行。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身体健康程度、在不同体育活动上(如舞蹈、体操、游泳等)的表现、在体育课上所呈现的价值观与态度以及学生与家人朋友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将纳入对学生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学生体育课程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即时     
《中国德育》2013,(24):4-4
新加坡2016年将全面铺开全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新加坡为了促进新的体育教学大纲(2014年)的实施,一套新的全面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将于2016年在新加坡所有学校实行。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身体健康程度、在不同体育活动上(如舞蹈、体操、游泳等)的表现、在体育课上所呈现的价值观与态度以及学生与家人朋友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将纳入到对学生体育课程的评价中,是学生新的体育课程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戮力以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奏响了序曲,一开始它就显现出时代的特有脉动,体现着新的走向。几年内。新课程走向了数以千计的实验区,走向了数以万计的实验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教室,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但是如今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体育课往往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体育课上学生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游戏和活动,更因为体育可以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充分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呼吸自然的气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锻练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只有充满乐趣的体育教学,才能赢得学生欢迎,收到实效。事实上,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尊重这些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同时,体育新课程改革至今,体育课堂也需要更鲜活的教学资源,需要更有乐趣且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从而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自上世纪60年代起,英、美等国学校的教师就开始在主题内涵丰富的大规模长期课程之外开发“微型课程”。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学生体质一直走下坡路线,体质测试结果也不容乐观,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发达国家,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国民众的健身意识还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认识水平。我们上体育课的目的不是逼学生来上课,而是通过体育课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在学生思想意识还没有达到自主锻炼的层面而盲目地说取消体育课,是极其不现实的。"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理解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入手,科学看待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要注意《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简单相加,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研究与改进体育课程是义不容辞,而对部分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他们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明显的凸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的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的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过分强调统一,适应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体育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扼杀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构成。隐蔽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面的内涵显现出来,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部分学校高中体育模块教学还没有条件实行,教学中学生只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本文试图根据这个现象结合体育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高中学生上体育课兴趣进行研究.探索高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和解决途径,以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能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认真上好体育课,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合理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学校体育教学现有困难,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若要较高质量地上好体育课,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发挥创造精神,在利用好现有体育资源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跳绳就在这种特殊条件下被请进我们的体育课堂,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器材,成为学生健身游戏的重要工具,成为体育课堂上舞动的精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承载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任。因此,体育课堂是否高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杨洪爱 《考试周刊》2014,(76):108-109
<正>小学体育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教材、新课程、新观念的背景下上好体育课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关心的问题,现总结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上好小学体育课的一些见解。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认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做操、玩。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上户外不喜欢上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模式是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体育校本课程将学校的运动项目特色及学生的兴趣、习惯和体育专项技能的强化结合起来,是将学校发展与学生体能增强、人格培养、运动专项技能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活动课。  相似文献   

19.
正策划人语:7月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他同时强调,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教育部的这一举措,对在校学生及整个教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重大利好。上体育课、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其它重大价值。毛泽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生体育课上自由性的表现 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2期的《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关系》一文,我对毛振明老师的观点很有感触,特别是关于“学生自由性”分析,更是深有体会。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堂确实很难上了,顽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千什么。有些一线体育老师无奈地说:“现在学生喜欢的根本不是体育课,而是喜欢体育课匕可以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性最终影响到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如果以体育课程的领域目标为视角,对小学生自由性的表现进行分类,可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