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理解查尔斯·泰勒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勒认为,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个人建构自我认同的来源不仅仅单独从家庭、国家或单一社会而来,不同的社会文化同时成为个人自我认同的来源,而这使个人有机会、有能力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社会价值。这导致了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疏离。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社群民主过程有助于构建多元自治的社群,并拉近国家与公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泰勒认为,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个人建构自我认同的来源不仅仅单独从家庭、国家或单一社会而来,不同的社会文化同时成为个人自我认同的来源,而这使个人有机会、有能力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社会价值。这导致了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疏离。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社群民主过程有助于构建多元自治的社群,并拉近国家与公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化的语境下,现代社会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政治认同危机。为化解现代政治的认同危机,查尔斯.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的构想,试图通过公共领域的平等对话协商出文化社群自治的形式,从而经由对多元文化的正当承认而获得确实的政治认同。然而,泰勒重建政治认同的一揽子方案也面临重重困境,对个体自由可能带来的束缚、对话的困难和较强的乌托邦色彩,都使其无法成为消弭现代政治认同危机的两方。  相似文献   

4.
政治正当性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自于一种特定的自我理解,一种“个体先于政治社会”的观念。这种自我理解并不是“自然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转变出现的一种特定观念,并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想象。本文探讨这种自我理解之形成的哲学基础与历史脉络,试图以一种辩证的方式避免“决定论”和“偶在论”的简单化解释,既强调西方现代转变的文化与历史特殊性,又注重阐明这种转变的内在实践逻辑。由此澄清政治正当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澍 《中国德育》2018,(22):13-14
在社会发展的维度上,教育承载了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国家认同。概括来说,国家认同就是个体承认自己属于国家族群的一分子及其身份,是个体在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方面的属于谁的归属感。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国家的世界,无论社会政治怎样动荡也无法消灭国家的概念。而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在内心不承认国家的存在,那么也无法在逻辑上推导出...  相似文献   

6.
时空组合差异性。人类社会活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科技等)的时空差异和海洋环境的时空差异,两者共同决定了人海关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换言之,每个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都是组成两个子系统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的特定时空组合,每个时空组合都不尽相同,同一地域人海关系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同一时代不同地域...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及资源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核心范畴。政治体系的存在与维系、社会成员的利益与诉求,都是在政治认同活动中展现、实现的。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基础,与政治发展互动共进。民主政治是认同的政治的发展取向。政治认同资源整合的主要路径包括意识形态的主导、政治运行的公正、政治治理的绩效和政治文化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世界历史过程。全球化的影响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就政治向度而言,全球化既影响了人们对民主政治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也影响了世界范围内民主的实践模式。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南欧、拉美,以及东欧和南非民主的实践模式丰富了民主的理论。全球化消解着民主理念,同时也给我们怎样建设民主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世界历史过程,全球化的影响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就政治向度而言,全球化既影响了人们对民族政治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也影响了世界范围内民主的实践模式,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南欧、拉美,以及东欧和南非民主的实践模式丰富了民主的理论,全球化消解着民主理念,同时也给我们怎样建设民主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卡尔.考茨基、罗莎.卢森堡以及俄国民粹主义革命派民主建党的基本观点是其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日益成熟与俄国经济文化的极度落后是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不断推进则是其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政治氛围、培养当权者统一的政治认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推动政治的发展,全方位促进公民的政治认同。然而,和合文化在当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竞争意识,并且可能造成政府机构的庸俗化和低效率,这为加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思考路径。加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和合文化的积极作用,即倡导天下为公,推进民主政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政治权利;承认和而不同,引导主流价值取向;主张以和为贵,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的现象,一方面促使人们文化自觉性的增强,另一方面又会带来国家内部群体对国家的疏离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的困惑。认同是指主体对自我时空存在的一种确认,也就是对"我是谁"的一种追问。国家认同是个体在回答"我是谁""我属于谁"等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个体与国家关系这一层面的自我意识。它指公民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承认自己具有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可以说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反映形式。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公民个体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心理,达到政治认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取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公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社会主义公民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政治文化。公民的形成不仅有赖于民主制度的建立,更是一定社会政治社会化的结果。自觉的政治意识、理性的政治选择、有序的政治参与和主动的政治认同是养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平衡和整合,如何在维持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认同是其关键。以移民为主体、民族极为多元的美国,在民族认同上采取的是以族群为核心的文化策略,而对国家认同则采取了以"美国精神"为核心的政治化策略,并通过民族建设、国家建设以及公民意识培养等举措予以大力强化,从而实现了文化多元基础上的政治一体。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政治统治由政治认同赋予正当性或者是合法性,这是每一种民主政治所拥有的不可缺失的象征。治国原则为大部分公民认同,就成为政治统治以及法治的基础。唯有得到大部分公民的认同,政治统治方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文章从政治认同是国家真正实现民主化的一个基本标志、民主政治统治和非民主政治统治存在差异两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一种政治认同。从正确认知是推动人民参与政治的基础、政治认同形式需要规范两个方面,对政治认同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以民主法治促进我国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治理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学术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维度研究.而政治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治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政治文化能够通过理性启蒙、法治熏陶、民主包容等途径树立现代公民角色,提高社会和民众的国家认同,从而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中国应立足当前的发展现实,构建以现代理性公民、软治理、法治精神为基础的现代政治文明,重塑现代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民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必然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特定社会的政治因素、一定时空的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对民主的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它们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作为国体和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发展,界定着意味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民主范围,影响着表明人们普遍的权利(力)观念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因此,渐进性的发展进程是中国民主建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认同的内涵伴随着政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此种变化的历史考察,能够为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视角,也可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廓清历史前提与现实方位。如果把政治体系看做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那么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则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体系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国家认同。在基于民族主义、民主政治的国家与人以及制度与人的有机互动中,政治体系的输出子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塑造民众国家认同的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与民主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现代国家建设所形成的国家认同建构,需要以民主为基本前提,形成新的政治输出子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以建国初期云南普洱民族团结盟誓为具体案例,进而研究西南民族在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的历史和现实定位,这是理解多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意识最为重要的前提。中国传统的文化穿越了民族界线,成为一个共同体的想象基础,而近代民族国家的危机催生了现代意义的国家认同。正如普洱民族团结盟誓,以剽牛、盟誓、立碑这一近似原始的仪式,反映了中国西南边疆各民族在国家认同上的多元性和民族性,这正是现代中国各民族国家认同的一个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