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词风一向以“豪放”说最为流行,本文认为只谈豪放不能尽见苏词面目,而以“疏放旷达”来论苏词,更能反映苏轼词风实质。  相似文献   

2.
苏轼以其跌宕的生活经历,崇高的性格气质,聪颖的才学,创作出“自是一家”之词,倡导“以诗为词”,这样的豪放之词偶尔不协音律,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苏轼崇高的人生观入手,探讨苏轼写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分析苏词“自是一家”“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指出苏轼词自是“曲子缚不住者”,引出后人对苏词的评论及苏词对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谓的“新声”,是指苏轼那些“横放杰出”具有鲜明豪放风格的词作而言。苏词传至今者约三百五十余首,风格多样,但在词史上影响最大,地位最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则是他那约占全部词作十分之一的豪放之篇。 在苏轼步入词坛前的北宋初期的近百年间,词坛基本上仍衍五代之余绪。与诗坛上的西昆体相比并,词风依旧。流连光景之作,嘲风弄月之篇比比皆是。尽管内容上未至于如“花间之尘下”,然“词为艳  相似文献   

4.
苏轼以豪放为主,以婉约为辅,锻造了一代词宗。苏词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又拓展了深广的创作领域,还“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豪放与婉约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论起苏词,多以“豪放”赞之。苏轼天性豁达、侠骨峥峥,创作中,刻意要“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形成其词豪放、旷达风格。但苏词中还有一批叙写儿女私情、离愁剐恨之作,婉约柔美,纤丽清新,剐有一番风情。通过对苏轼具体词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词特有的艺术风格应是:纤丽与雄壮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  相似文献   

6.
苏轼以豪放词饮誉于世,本文却着意反弹琵琶,因为他的词集中婉约绮丽之作几及大半,其豪放超逸之作也每每用艳笔点染,使之不失词体“要眇宜修”之特性。苏轼体现词“要眇宜修”文体特性的方式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沿袭从温庭筠到柳永的题材及写法;对温韦晏柳式的题材作雅化深化处理,主要是加进自己的兴感和理趣;在豪放超逸的题材和风格中加入柔婉绮丽之笔。梳理这些方面,既有利于认识苏词创作的总体风貌,也有利于认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文体特性。  相似文献   

7.
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东坡范式”,最适宜作为苏轼词之词史定位的总结性词汇。同时,既然“豪放词”一语已不足以概括苏轼的词史定位,那么“婉约”“豪放”二分法也自然应被扬弃,而打破这一“二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二分法”这一极具简洁性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具学理性、更符合唐宋词实际的“新二分法”取而代之,才是真正的破旧立新之道。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但纵观《东坡乐府》中编存的三百首词,我们发现,严格意义上的豪放之作仅占极少数,东坡词绝大多数仍是明丽清新的婉约词。当然,他的婉约词已迥然异于传统的艳科词。这是因为苏轼对传统婉约词进行了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9.
对苏词的风格一向众说纷纭,近年争论犹甚。有人论为豪放,征引古人论断,似不无道理。也有人针锋相对,谓《赤壁怀古》、《密州出猎》等词“只能说是旷达,连慷慨都谈不到”。又有人认为“东坡词的风格确实应作面面观,豪放只其一端,此外有“旷达”、“柔婉”、“凄切”、“清丽”等等。还有人说苏词可分为爱国词、农村词等近十类,而其风格是随着所写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多样。“豪放”与“连慷慨都谈不到”显然是截、  相似文献   

10.
历来学者论东坡词,都以其“以诗为词”,“指出向上一路”而称美。纵观苏词,其实就风格而论完全豪放的并不多,而与“花间”范式相类的艳情词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题材而论,举凡山川景物、农村风光、游记咏物、登临怀古,在“花间”以来文人词作中即有体现,不能说是苏轼的首创。正因此,本文认为对苏轼词的认识,如果完全着眼于“以诗为词”与开创“豪放派”两方面是有失偏颇的,而苏轼对前人词的继承方面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苏词在中国词史发展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苏轼词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是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有的认为是“豪放”,宋明以来持此论者甚多,认为“千古豪苏擅胜场”,故将苏东坡称为“豪放”,将柳永与之对应地称为“腻柳”。有的评论家认为,“豪放”只表现在苏轼的个别作品中,难以代表苏词的全部风格。还有个别人认为苏词的主要风格仍是婉约或是旷达与婉约的结合。正确评价某一作家的创作风格,必须涉及风格的概念和他的全部作品,尤其要密切联系他的生平经历和基本思  相似文献   

12.
以批评柳永词为“柳七郎风味”而著称的苏轼,其实也创作了大量的“艳科词”。以对女性的描写为视点,苏轼的“艳科词”大致可分为“侍儿词”、“妻妾词”、“歌妓词”等诸种类型,且在艺术上不乏与“花间词”相类者。导致苏轼创作“艳科词”的主客观原因,既与豪放词在北宋不受欢迎、“柳七郎风味”大畅其行的社会背景相关,又与苏轼对其词学审美认识的调整与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词“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浩怀逸气,超然乎尘俗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柳氏为舆台矣。”的确,北宋词坛,自东坡一出,词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苏词中那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激昂排岩,不可一世”的风格,“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可见,“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并非过誉。所以人们一直来都奉苏轼为豪放词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苏轼还足可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宋词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进而成为北宋词坛的革新家。他开创了豪放词风,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打破艳词独霸词坛的局面.确定了豪放词在词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但纵观《东坡乐府》中编存的三百首词。我们发现,严格意义上的豪放之作仅占极少数.东坡词绝大多数仍是明丽清新的婉约词。当然,  相似文献   

15.
辛稼轩被推为豪放派的首领人物,由来已久。最明确的说法,始于清初王士祯的《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日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以幼安称首。”其所谓“南湖”指明代张綖。其实,张綖说的是“词体”,而非“词派”。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一作“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诗余图谱》)张綖此说,是对北宋自苏东坡以来对词的两种不同风格的“铁板红牙”之喻的理性概括,指的是词作风格的两大类型。以“婉约”代表阴柔之美,以豪放代表阳刚之美。张綖指出秦观和苏轼词的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中国古代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作家,他在诗、词、、赋、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都卓有贡献。然而历代注苏诗蜂起,注苏词在宋人傅干《注坡词》之后,却鲜有传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开现代注苏词之先河,筚路蓝缕之功固不可没,惜其抄傅注而又骂傅注,增注部分其错处亦不在少数。20世纪后半期,苏词校注本不断涌现,先后有曹树铭《苏东坡词》,郑向恒《东坡乐府校订笺证》,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拙《东坡词编年笺证》,蔚然可观。邹同庆、王宗堂之《苏轼词编年校注》(以下简称《校注》),虽于2002年9月始出,却显其出蓝之胜。  相似文献   

17.
在宋词的百年流变中,苏轼勇开豪放旷达一派。但自宋代始,东坡词即屡屡受到非议,时人常以苏词不协音律为病。不协音律是否是为词之病呢?我们认为:苏轼突破音律的种种束缚,使词从“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使词与音乐初步分离,是词的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种大胆的尝试标志着词开始由酒边文学向案头文学的演变。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乎一致的看法,即词要协音律,认为不协音律是词作之病,李清照在《词论》中强调:“……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指斥苏轼、晏殊、欧阳修有些词作不协音律…  相似文献   

18.
刘克庄评辛弃疾词“大声镗鞑 ,小声铿钅訇 ,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他直接继承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派词风。但二者仍有着风格上的细微差别 :苏词雄壮 ,辛词悲壮 ;苏词“横放杰出” ,超旷、飘逸 ,辛词“潜气内转” ,豪放中带有苍凉沉郁的色彩 ;苏轼“以诗为词” ,笔力矫健 ,辛弃疾“以文为词” ,能刚能柔。辛弃疾不仅继承了豪放词风 ,而且创造性地融会了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 ,形成独特的风格 ,开创了辛派。传其衣钵者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 :具有爱国思想 ,以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 ,把词推向抚时感时、散…  相似文献   

19.
苏轼所处的时代是婉约派被视为词之正宗的时代,他的词基本倾向属于“变调”、“别格”,给词坛带来一般清新之气.后人将其归人豪放派.其实苏词的风格以旷达称谓更显确切.“豪放”起初仅指一种突破陈规常俗的精神,后来逐渐赋予具体实在的含义,并且“豪”与“放”的不同指代也被分划出来.豪放的意义偏重于“豪”,而“放”的意义为旷达所包容.这样词学史上就出现了三种流派即豪放、婉约、旷达,苏轼则是后者的宗师.因为其词既不是豪放的典型,又不是婉约的代表,而是另有显著的特色,可以旷达统而盖之.这从苏武具体词作和出身经历中都能找到依据,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文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1996年苏轼论文索引1.苏东坡写景诗中的东方哲理:[苏东坡]/郑秉谦//东方文化,1996.1.2.苏轼的诗歌理论/张连第//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3.东坡南迁词考辨:[苏轼]/薛瑞生//人文杂志,1996.1.4.关于苏轼的婉约词:兼论苏词与北宋词风的关系/(日)正水佑枝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1.5.苏轼的密州词与豪放词风的创立/王洪 周季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1.6.苏轼的“闲适之乐”/杨胜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7.苏文系年补正;[苏拭]/周裕错//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