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新的教育理念能否真正作用于学生,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被践行、被落实,都与教师文化极为相关。课堂是解读教师文化的最佳场域,教师的文化样态可以从教师的文化批判力、文化智识,教师的课程观、学生观等多方面察析。通过观察、透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向生命鞠躬》一课的教学,可以体察教师的教育智慧,可以解读蕴含于其中的教师文化。而无论是"尊重教师生命,关注教师个性",还是"尊重学生生命,尽显人文关怀",都是"好的"教师文化的显性表征。前者可以帮助我们体认教师的文化批判力和文化智识,后者可以帮助我们体察教师文化中的尊重、平等、全纳、民主等特质。它们直接作用并影响课堂文化品质,进而作用并影响学校文化品质、教育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2.
大生课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学校修订完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表——"察学表"。从"教学评价表"到"察学表",课堂评价的归宿由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转向改善学生学习、助推教师成长。从"观教"到"察学",听评课活动的方式从基于印象的点评走向基于学情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俊才 《甘肃教育》2020,(3):124-124
小学是一个学生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形成雏形,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而在小学这个起步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基本都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同步进行的"载体",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教师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教学,尽可能采用高效的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要注意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6.
<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教育表达。如何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开展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质量的相关问题研究,推进学习评价变革与实践,以评价提升课程质量、课堂质量、学习质量。一、“学生为本·课程立意”评价的整体架构1.学生为本:以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南湖区的学习评价改革以学生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行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以知心朋友和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活动,真诚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找准教学目标中的最佳教育点、学生品德中的最佳教育点、学生与社会的最佳教育点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中孕育着诸多教育影响因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进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课堂现场观察的语文教学研究范式,通过对课堂现场的有效观察、参与、评价与反思,更深入地读懂和领悟课堂,进而更有效地完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立新学校提出"课程育人"理念。学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以学校教育教学领导为年级主管领导的年级负责制:成立"课程委员会",提升干部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学校实施激励德育,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打造"魅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精气神";"课程委员会"为"课程育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律动课堂是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课堂.课堂的尊重、激发、共生是一种课堂文化的状态,更是一种学科教学的艺术境地.与此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宏观走向,仍以课堂教学为最基础的单元.以八大课堂管理策略为基础的课堂文化三元素,归根结底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情况,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在课堂教学层面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均衡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是殷都区主体多元教育改革的突破之年。回望三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应该说,这三年的课改之路,带给我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有期盼、有失落、有冲突、有化解,然后就是再上路。这场以"课堂"为名义推行的改革,影响的何止是课堂!它关乎教育观念的重大变化,关乎教育评价制度的重大变革,关乎每一个教师的生存状态,关乎每一个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6月17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圆中国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县教育改革系列寻访活动来到嘉定区,寻访团目睹了嘉定品质教育在课堂转型中变革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成效。据了解,为了“熔铸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品质教育”,嘉定追求的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学校课程与文化建设有“教化嘉定”的品味和质量,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健康开放现代化,服务于社会与经济需求,全社会共同关怀与支持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小班化教育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它要求教师由"教学"转向"导学",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随着我校2014年被定为"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构建和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摆在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验班数学老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都知道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之上的一种学习。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采取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98):82-84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促进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努力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学生要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使学习真实而自然发生。教师要通过"深度教学",使学生思维走向更深层次,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让学生与美好的数学学习相遇。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最终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大瓶颈。从"高原期"突围,经历第二次成长,关乎师生的生命质量。教师的第二次成长,根本动力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阅读、实践、研究,走向人师,走向课程,走向创造,走向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个性、风格和思想。教师第二次成长,人人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罗新初 《考试周刊》2013,(57):79-80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包括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使用情感性、启发性、激励性和商讨性的语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语言仅仅规范、科学是不够的,仅仅停留在不讽刺侮辱学生的层面也是不够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尽可能让每一句话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广大教师中来一场"语言革命":重新认识教师语言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重新学习教育教学语言,重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8.
董娟 《成才之路》2014,(27):40-40
生命化的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为前提,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构建生命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变"知识为本"为"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对话互动的物理空间,更是洋溢生命价值的生活园地与文化空间。然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没有因学而实现有效成长,教师没有因教而实现有效发展,教育没有因教学而实现有效进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高中政治教师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我认为,备课的转换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