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受教育新思维和继续教育多维度需求的影响,我国现有继续教育模式需要创新与改良才能满足继续教育学习者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和科技日益发展的需求。基于"泛在学习"与"慕课"两种现代教育模式聚合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学习者为视角,论证两者在继续教育领域应用的结合体——"泛在慕课"(U-MOOCs)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李青 《成人教育》2018,(1):23-27
受教育新思维与继续教育多维度需求的影响,现有继续教育模式需要创新与改良,才能满足继续教育学习者的现实需求.文章论证两种现代教育理念——慕课与泛在学习融入继续教育领域的可行性,提出"泛在慕课"学习模式,为继续教育学习者创造具有渗入性、移动性、普适性和持续性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慕课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领域,虚拟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代表了慕课视域下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新趋势。但是,当前慕课研究取得很大突破的主要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而课程资源专家和教学专家对于慕课的研究还不到位,甚至是缺位。如果单从技术层面去思考慕课,可以拓宽课堂的广度,但却不能轻松地拓展学科有效教学的深度。因而,慕课视域下学习资源的有效构建、促进有效教学的路径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慕课视域下学习资源环境的特征慕课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  相似文献   

4.
慕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学习效果一直受到质疑。慕课情境下的学习行为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都力图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数据来预测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以及评估学习效果,但受制于各平台的数据限制,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和著作。基于《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慕课在"好大学在线"及"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习者数据收集,具体分析了学习者的选课、退课情况,在线互动及提交作业情况,在线时间以及学习成绩情况,分析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规律,了解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和知识认知已不适应甚至阻碍了慕课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学习者不再以成绩和证书为导向,而是以获取技能和知识为重点。国内的慕课课程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课堂的影子,仍然把重点放在"教"的环节上,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以及对互动的反馈,都抑制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学堂在线"平台上参与"STEM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慕课学习的1068名学习者进行研究,以视频观看比例、平时作业得分率、期末考试得分率、课程得分率四个变量来表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并运用凝聚层次聚类分析、K-Means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来处理获取的课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慕课的学习者群体可分成积极学习者、一般学习者、单纯注册者三类;四个变量在3个学习者群体之间均存在差异,其中平时作业得分率、期末考试得分率、课程得分率对积极学习者有显著影响,视频观看比例对单纯注册者有显著影响;视频观看比例是影响慕课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2011年慕课产生至今,美国慕课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从早期强调线上学习到重视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从慕课学习认证缺失到颁发慕课证书、慕课学位等在线学习质量保障和认证实践,从松散的单一课程到结构化的系列课程,慕课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上显示出适应社会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灵活性、生命力和变革潜能.同时,美国慕课和慕课平台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以学习者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和传统大学以及知名企业合作,拓展数字化环境下慕课和慕课平台发展的领域和范围,创新商业模式,为慕课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未来慕课发展的重点和趋势是慕课证书或数字学习证书、创新教学模式和新型学习空间以及学习者自我驱动的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慕课的诞生和发展为高等教育创造了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产品,慕课必须切实为学习者创造价值,以及基于价值创造原则创新盈利模式,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慕课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学习者提供精品知识内容、对学习者进行有效教学训练、使学习者实现能力认证。一定程度上,慕课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多寡,决定了高等教育自由市场上学习者选择慕课的几率大小,也决定了慕课利益相关者能否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对慕课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当前除了少数拥有大量学习者的热门课程能够盈利外,多数课程给大学带来的收入不足以弥补课程开发和运行的成本。为提高慕课的盈利能力,各国慕课平台已突破提供单一课程的局限,推出慕课学分、微专业证书、基于慕课的学位等高价值产品来吸引学习者。我国慕课应借鉴国际慕课产品的创新,设计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慕课产品,从而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有四点建议:一是建议教育部成立"中国慕课学分课程联盟",二是建议开设慕课的大学联合推出热门领域的微专业课程,三是建议引进慕课的大学开设混合教学课堂,四是建议慕课平台充分挖掘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慕课作为在线开发课程的一种新模式,以它迅捷、便利和多角度多层面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本文针对这种新的课程模式,对照国内外慕课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分别从如何建好一门慕课,以及慕课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做出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9):7-8
实用广告写作课程推行慕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提升教师团队水平,强化教学效果。实用广告写作课程进行慕课改革将教学模块细化成一个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以短小精悍的知识点形式进行讲述,让学习者在网络上自主选择感兴趣或没有掌握的知识部分,是一种更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6,(12):65-71
自慕课引进我国以来,高注册率、低通过率的问题一直存在。针对目前我国慕课学习者的特点,文章从负动机影响因子的角度,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主要对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平台的国内慕课学习者进行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我国慕课学习者负动机的主要因子包括学习者的自身毅力及坚持、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英语水平、慕课中的视频效果、工作或课程学习与慕课学习的矛盾。基于此,文章试图从慕课学习者、课程开发者、平台建设者的角度反思,提出消解负动机影响因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让在教学一线的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领域,旨在以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慕课这种方式能够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结合在一起,整合并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能够有效锻炼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而计算机课程本身便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而展开的,所以更应该应用慕课来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便对慕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习者移动学习是成人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拓展移动学习资源研发者设计思路,提高社会学习者移动学习水平,通过总结慕课思维的课程设计通用性、课程知识系统性、课程媒介融合性、学习过程阶段性等属性,分析慕课与移动学习、社会学习者的关系,构建基于慕课思维的社会学习者移动学习的科学认知,即可及的学习渠道、系统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媒介、顺序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慕课"英语外台选听"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课程设有分级学习、设定任务、定点测评、同伴学习、经验交流五大板块。整个课程侧重任务型自主学习,通过课程跟踪和量化考评来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强调学习者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学习档案"、"学习曲线"、"竞赛单元"、"聊一聊"等小版块是慕课"英语外台选听"的突出特色,体现了自主学习与课程管理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同伴学习相扶助的理念。此外,慕课"英语外台选听"的课程资料全部选自VOA、BBC、CNN等最新的实时英语新闻和报道,以保证课程的有效输入。  相似文献   

14.
顾容  曾丹  卢丽  陈丹 《成人教育》2015,35(7):42-47
近年来,慕课(MOOCs)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热点,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基于此,通过开展高校学习者对其认知的实证研究,分析其在高校的影响力和认知度.结果表明:学习者对慕课整体认知偏低;已经学习慕课者,其学习动机不高、效率偏低、结业率低、退学率高,这些均制约了慕课在高校的应用和普及.因此,高校应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整合慕课与校本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业指导,以规避和克服现有不足,促进我国高校慕课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来,"慕课"在国际范围迅速兴起,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慕课"平台以席卷全球之势吸引着世界各地名校和学习者的加入。作为全球"慕课"的领跑者,美国的"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居于前沿,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围绕"慕课"课程完成度、学习效果评估与认证、运营成本与收益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对推动"慕课"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慕课"本土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慕课的英文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缩写为MOOC,翻译成汉语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以智能网络技术为载体所衍生出的一种完整的教学模式。相较于常规的教学方式,慕课的使用能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系统的学习机会,满足不同知识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解读了慕课的概念以及优势,并重点针对慕课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优化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慕课学习与在职教师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点。促进在职教师的慕课学习,推动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途径是:倡导慕课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许可协议的遵守、推进基于学分制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允许教师自主选择慕课课程与学习内容、给予在职教师有关慕课学习的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18.
慕课同伴互评模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以来,慕课热潮席卷全球,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力量。随着慕课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流行和深入发展,如何对慕课学习者进行学习测评成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学活动环境下教师、研究人员和慕课学习者关注重点之一。同伴互评作为学习测评的一种方式被认为能够有效应对慕课环境下大规模学习者学习测评需求。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详述了同伴互评的研究发展,并结合本人在美国访学期间参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慕课教学实践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从教学法和教育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慕课学习环境下五种不同的同伴互评模型,即同伴评分模型、专家扮演同伴互评模型、社交网络同伴互评模型、跨文化同伴互评模型和批判性同伴互评模型,指出慕课环境下进行同伴互评模型设计应关注的设计原则、标准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5月1日报道,近期,由盖茨基金资助的一项调查发现,慕课的学习者在学习方面往往会变得较为被动,且不懂得如何在工作中运用新知识。专家们对400名参加了edX(慕课平台之一)哈佛大学"临床实验基础"课程的学习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学习者在课程初期对课程期待程度较高,对于获得新知识有着较强的动机。然而,随着课程的进行,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越  相似文献   

20.
<正>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英文缩写,译为"慕课")是近期高校和继续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被说成是教育的革命。虽然对其真正加以利用还有待于相应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但如果对"慕课"的教学和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那将对职业教育乃至其他各类教育产生真正革命性的冲击。那么,职业教育的"MOOCs"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它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其载体是"学案"而不是以前的"教案"。教师要制作优质的网络"学案",立足于学习者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