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娜·阿伦特在《反抗"平庸之恶"》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学概念:平庸之恶。她将"平庸之恶"定义为没有行恶动机的"恶",是平庸无奇之"恶"。她分析二战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这个典型人物,受过良好教育,看上去非常普通,甚至有些温文尔雅,却成了希特勒对犹太人"最终解决"的执行者,完全是他用"义务"、"命令"代替了内在的良心。阿伦特从艾希曼得出"平庸之恶"这个结论,却并非仅指向这类特例。正如"平庸"这个词的词义——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  相似文献   

2.
《朗读者》中的汉娜作为集中营的看守,无疑是有罪的。但是,汉娜并非十恶不赦的恶魔,她也有温情、柔软、细腻的一面。汉娜之恶是由于无知、不思考造成的平庸的恶,也与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关。在集体之恶中,个体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罪责。米夏·伯格对汉娜的复杂情感反映了战后年轻一代对于父辈罪责的看法。小说中的朗读,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3.
引入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概念并且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指出乔叶《认罪书》"平庸之恶"概念外的人性之恶,揭示在文革中犯下错误却不认罪的一行人对自己行为解释的诡辩性。对"文革中的人性之恶和暴行、罪恶是否具有复制性"这一问题提出见解,指出小说中忏悔的浅层表达问题,最后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金金人物形象不断变化的分析指出人物在人性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4.
"平庸的恶"是没有行恶动机的"恶",是平庸无奇的恶,犯下这种"恶"的人,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他们只是完全按照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行动,不思考、或者力图忘却命令本身的善恶。这种恶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它能够激发起潜伏在人类中所有恶的本能。现今学校不仅没有力图去消解,反而是助长了"平庸的恶"的泛滥。如果连促使人向善的学校,都不能摒弃"平庸的恶",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很可能将陷入危险之中。为了消解学校中"平庸的恶",学校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形成"扪心自问"的习惯,同时要在学校中构建起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很少审视"平庸",因为"平庸"常常意味着随波逐流,虽然不如"优秀"和"卓越"那么叫人喜欢,但总不至于让人痛恨。王开东对于教师"平庸之恶"的反省,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平庸":在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为中,是否隐含着恶呢?教师如何才能摆脱平庸,以自己的教育行为滋养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呢?本文,也许会成为思考这些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阿伦特对于"恶"的区分及界定构成了她对现代伦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构架.她指出:纳粹分子所犯下的罪是"平庸的邪恶",而非"根本之恶",而这一"平庸的邪恶"是由于其"无思想"所造成的.阿伦特将这种观点置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整体研究之下,从现代性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解读极权主义之恶,阐释其产生、表现及消弭之道.  相似文献   

7.
教师平庸之恶是学校生活中的现实存在,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制度对教师平庸的制造和向功利的倾斜,这种倾斜无疑源自于学校制度在功利与道德的张力中的迷失。而为超越教师平庸之恶,则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使之重拾道德本意。  相似文献   

8.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指出了人性之恶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个体经由群体遮蔽实现自我隐身,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公开作恶。这部作品还暗含丰富的现实寓意,被众多学者称为"现代寓言"。其寓意是: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人性之恶永远无法剔除,人类只有认清人性的本质才能解救自身。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展现成人世界的警示之作,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平庸之恶是学校生活中的现实存在,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制度对教师平庸的制造和向功利的倾斜,这种倾斜无疑源自于学校制度在功利与道德的张力中的迷失.而为超越教师平庸之恶,则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使之重拾道德本意.  相似文献   

10.
陈仓 《学习之友》2013,(1):51-52
《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和《板权主义的起源》是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反思纳粹暴政的两部名著。阿伦特对“恶之平庸”,以及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败坏有极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平庸与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了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趣味琐事,由衷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以"平庸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汉娜·阿伦特参加了对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审判,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内,学校不可计量的隐形劳动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使得很多教师失去了教育的初心,慢慢走向平庸。在深刻分析教师自身道德反思缺失、工具理性支配下道德行为匮乏、学校科层制管理使得教育主体责任稀释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消解教师道德隐退的三种途径:通过反思与对话探寻教育生活的意义、通过判断和理性重建个体行动的自我准则、以宽容和正义为特点构建合理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米》的创作中,苏童"第一次在作品中考虑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中黑暗的一面"[1]。《米》是作者浇灌的一朵"恶之花",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之恶,人性之恶,人格扭曲之恶。  相似文献   

14.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恶女"形象,其中《白夜行》和《幻夜》中的"恶女"更是被称为"穷极魔性之女"。将"权力"与男性玩于股掌之中的"恶女"是日本女性对男权社会反抗意识的化身,蕴含了作者的讽刺与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制度变革的希冀与呼吁。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中学教学中充斥着"平庸的恶"。无论什么"恶",最终都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并且起不到任何教学效果。所以,应力求摒弃教学中"平庸的恶",还教学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6.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对"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中的"恶卧"一词,教材注释作"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许多选注本均释为"睡相不好",对此注解,多有异议。持有异议者认为:"恶卧"释作"孩子睡相不好",当是把"恶卧"之"恶"读为"è",取"丑"义,作  相似文献   

17.
一、恶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诗中的“恶卧”有的讲为“睡相不好”,有的训为“睡态很坏”。如教材注云:“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好象“恶”是“坏”义,“卧”是“睡”义。欠当。“恶”当读wu。《广韵》:“恶,憎恶也。”即今“讨厌”、“厌恶”之义。此义古今汉语大量使用。“卧”是“躺下”之义。《说文解字》:“卧,伏也。”《广雅·释诂》:“卧,僵也。”均是“倒下”、“躺下”之义。“恶卧”是“不愿躺下”。因为被子用了多年,冰凉如钱,故孩子不愿躺下。即使硬让躺下,孩子在“冷似铁”的被子里,只好活动下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见证者与书写者,在其客观冷静的笔触下,纳粹惨无人道的奴役、屠戮与集中营"囚犯"的境况与创伤得到一一呈现,纳粹施害者的身份在根本恶与平庸之恶之间呈现出多维面向,莱维在多部小说中深入探究与批判了纳粹施害者暴力行径背后德意志帝国极权主义之恶与人性本恶。作为知识分子与人文者,莱维在仇恨、理智与反思中对施害者实现了宽恕的难能之能。  相似文献   

19.
“发掘恶中之美”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诗集《恶之花》中的艺术追求。《恶之花》描写范围宽泛,由社会之恶、自然之恶、人性之恶和精神之恶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恶的意象体系。他认为,诗表现的应是更为真实的东西,也就是存在于本体世界发掘本体世界的美,诗人的职责就是要努力透过现象世界发掘本体世界的美,而要发掘美就离不开丑恶的现实世界,离不开对恶的分析解剖。基于这种“发掘恶中之美”的追求,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成功地实现了由“恶”向“美”的转化,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个体性思想在先秦哲人思想体系中面目各异。墨子指出个体生存之真正价值在于为群体、为天下奔走,展现了墨子对群体之重视,对个体要求之严酷。韩非子建构一个"要在中央"的统一集权国家,群体价值之实现处于首要位置,主张个体价值往往被掩盖在虚假面目下,成为君主一己私利之体现。墨子、韩非子均主张把群体价值摆放在首位,认为先有群体,后有个体,在彰显群体价值基础上论及个体与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