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关于加富尔的富国强兵政策,课本第91页只列举了“富国”方面的三项措施,而“强兵”方面的措施却未列举。因此最好补充“改组和加强军队”这一项措施,以示完整。富国“强兵”政策$广东省新会市三中@邹泽恩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新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充分肯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管子>的治军思想是极其丰富而独特的.<管子>认为要建立强大的军队,首先必须富国;其次,要重视武器装备的建设;再次,必须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教育,主张重视士兵的挑选,并要论功行赏,赏罚分明,严以治军.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强兵]》篇原附录的六条残简,其实并不属于该篇文字。而收入《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中的《[富国]》篇,与《[强兵]》篇内容高度相关,都讨论的是富国强兵问题,二者原本同属一篇文章。在简本原《[强兵]》篇与《[富国]》篇释文的基础上,重新对简文进行缀合与编联,从而整理出一篇新的、更加完整的汉简《[强兵]》篇释文来。另外,针对简文"武有在良所"一语,作者认为此处"武"字或为孙子自名。  相似文献   

5.
清末的富国思想,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富国论、工业富国论、商业富国论;就外部保障而言,包含制度型组织、教育型组织,以及环境、军事等保障;就启示而言,体现为三个方面:坚持多元并举,共谋富国良策;坚持富国与富民的统一;不可盲目学习西方。虽然,囿于时代的局限,清末富国思想既未带来"国富",亦未造成"民富",但其所折射出的全民共谋国家富强的强大合力,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强国,文化兴军,新时代新形势下,开展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要把握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核心,通过军委总部宏观指导、院校和部队中观把握、教学主体微观落实的多维建设途径,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体系,以文化自觉引领我们履行使命,为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的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给海洋国土以准确定位,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与坚持科技兴海,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8.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鲍书牙说:“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管仲治国有两个中心,即富国与强兵。围绕这两个中心建构起选贤与能、君臣之道、牧民等为主要环节的治国思想系统。今分论如次: 第一、富国思想。管仲首先认识到“经济”因素对于安邦定国的巨大效能。他认为欲“错国于不倾”,须“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意即富国必须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必须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因而管仲把安国放在治国的首位。《国语·齐语》载有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军队在危险来临时必须义无反顾地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军队必须听从党的号召,必须保证军队内部的纯洁性。为了保证军队内部的纯洁性和加强军人的思想建设,坚定他们保家卫国的信念不动摇,如何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借鉴总结历史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也必须系统架构、协同推进经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在纵向上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的政策性延续,在横向上与重大科技、人才政策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框架基础。经济进步与科技发展同样需要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否  相似文献   

11.
《孙膑兵法》中体现出以慎战为理论基础、以富国为物质基础、以常备不懈为战略意图、以质量建军为核心内容的精兵思想。这些思想继承了孙武军事思想精髓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且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军事思想的研究价值来看,这些思想对当今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七雄富国强兵动力与阻力的视角,揭示在七雄并立的局势下,富国强兵已成为七国开明君主和智能之士的自觉意图。为此,变法革新成为列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抉择。七国变法的历史表明,变法革新是富国强兵的主要动力,而阻挠变法的贵族势力则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最大阻力。富国强兵的动力与阻力,在七雄前期的变法中曾经有过激烈的较量。七国之中,秦国商鞅变法为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法制建设为富强提供着持续动力,而农战国策把富强动力植根民众之中,布衣将相格局又为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有力保障。反观六国,宗室贵族势力无不在变法高潮过后卷土重来。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六国国力江河日下。而秦国由于富国强兵的后续动力不断增强,终于统一天下,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法国武装力量在大革命期间进行了重组。这一重组不仅对大革命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战争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因此从武装力量的重组、战术的运用及军事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回顾这一过程。既加强了我们对法国大革命更系统、全面的认识,也对世界战争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性国家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巩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应适时开展国家示范性民办高校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元首制的确立为罗马帝国带来两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元首制缺陷的逐渐显露,军队随意废立元首,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军队成为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和主宰者。戴克里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新探索,为了加强君权,防止军队犯上作乱,确立了君主制,这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1901年清政府开始全面的革新运动——"新政",军事改革是这次改革的重头戏,由此导致社会对军人的极大需求。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中断了知识分子的晋升之路,由科举维系的知识分子的单一职业格局开始分化。在多元、复杂的分化过程中,大量知识分子一改过去"贱军"心理,积极投身军队,在社会上形成了从军热潮。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价值观的惯性影响;二是部队给予的优厚待遇成为吸引人才的另一个原因;三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使得许多人积极投身军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寻求一种捷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军队,对军队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会风气,但也由此造成了军人干政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人论兵是明代出现的重要现象。陈子龙作为晚明的著名文人,在诗词之外,还留下了以论兵为核心内容的《陈忠裕公兵垣奏议》。此书集中讨论南明时期的军队建设、防御体系、战略战术等军事问题,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很强的可操作性。陈子龙的军事思想表现了明代兵儒合流的历史趋势,一方面体现了文人“救民靖国”的战争观和把兵学儒学化的论兵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南明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具有文学、军事、历史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3世纪危机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帝国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出现了全面动荡,其时间之长,波及社会层面之广、危害之深在罗马帝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纵观3世纪危机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时的军队不再单纯扮演军事角色,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3世纪混乱的状态之下,军队以其独有的军事控制力左右着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势,成为危机的主要制造者和参与者。军队整体性质从崇尚保家卫国走向关注国家内部行政运作,军队成员行省化、"蛮族化"现象普遍出现,并直接对罗马政局发生影响。军队势力突破了元首、元老院的限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界定中古英格兰王权的性质可以从许多方面探讨,如国家官僚体制的角度、国王与法律的关系以及财政税收的角度。许多学者都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还没有研究者从王权与军队的视角来探讨王权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缺陷。是否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于界定王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