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民族最重要的标志,按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它随着民族的兴衰而兴衰。阿拉伯语在发展过程中曾遭受过惨痛的磨难。阿拉伯帝国屡遭外族入侵和占领,但阿拉伯语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特别是伊斯兰教信仰,保护了阿拉伯语,而阿拉伯民族意识使阿拉伯语在各国民族独立后得到了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民族及其文化,实际上是由作为征服者的阿拉伯半岛居民与广大被征服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土著居民长期融合的产物。而"舒欧比亚"乃是这个民族融合体中被征服者对征服者特权地位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世界史上又是一种罕见的"例外":被征服者不仅接受了征服者的伊斯兰教信仰,而且还接受了后者的语言,尽管前者的文化要比后者先进得多。这也就凸现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本身的某些"优点"。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其中来自古代各族源民族的文化彼此融合,构成了哈萨克文化的基本骨架,同时,和外族源民族的文化相互撞击,彼此融合汇铸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哈萨克文化。哈萨克叙事文学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物质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礼俗文化的民间性特征和生存思维方式的稳定性特征,是了解、认识哈萨克文化的珍贵文献,也是哈萨克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周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都遭到了被征服被瓦解的厄运:古埃及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所灭亡,此后又相继被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外族所统治;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霸权"逐步建立起来.文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种族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上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国际政治学家认为"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硬权力"的膨胀是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随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其战略重点,把文化渗透作为征服别国的主要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但9世纪中叶后,这一庞大帝国却急剧走向衰落,最终被外族所灭。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走向衰亡?这一颇有意义的重要问题国内目前尚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仅在一些通史教材中略有提及,并未加以分析。国外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也不多见,最早涉及这一问题的权威是阿拉伯著名史学大师伊本·赫尔顿(1332—1406年),他在通过研究哈里发统治的衰亡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论时,认为阿拉伯帝国之所以衰亡,是因为统治者哈里发政治上的专制和生活上的奢侈,导致人民与统治者  相似文献   

7.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研究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离不开对汉族的重点剖析。纵观中国历史,可惊可叹的是汉族曾三次遭受外族入侵和统治的厄运。以目前史学界的一般看法多是侧重于看到其好的一面:外族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各民族实现了融合交流,扩大了疆域等。而对外族入侵和统治对汉民族心理上、文化上、思想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却讳莫如深,甚至有意避  相似文献   

8.
宋、元、明、清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中一笔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学与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关于杂剧的孕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文学与戏剧史学界多有猜臆与争论.其中较为敏感与核心的论题是如何正确评价外族文化的输入.在客观事实上,历史所遗存的大量的杂剧作品确实杂糅与容纳着不胜枚举的外国、外民族的宗教与世俗文化成分.这些所谓"神仙道化"或"神头鬼面"的"胡风"杂剧形式,只能雄辩地证实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对外族文化所拥有的巨大的广征博采与兼容并蓄之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构成上讲,回族文学主要建基于伴随人生始终的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中国文化在融合中产生的回族文化。相应的回族文学原型主要有:源自中国主体文学的原型、源自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原型和回族文化自我显现的礼俗及语言原型。后两种原型成功建构了回族文学的民族特征,这也成为民族特征最普遍最主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对外经济、军事扩展往往伴随着文化扩展,只有文化上的征服才会实现长治久安。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生活方式等内容上,通过媒体、文化教育交流、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等手段,达到了武力难以征服的效果,体现了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公元840年,由于内部争斗、外族入侵,加上自然灾害,漠北回鹘汗国分崩离析,部族向西、向南迁徙.其中,"葱岭西回鹘"和"高昌回鹘"这两个源于同一文化母体的回鹘分支,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导致文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后来又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12.
感受西班牙     
当然主要还是说音乐。这是一块在欧洲相对多山,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土地,也是一块被罗马人、阿拉伯人等外族屡次征服过的土地,还是人类现代航海的发源国,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它的舰队曾经横行世界,殖民地遍布全球,后来虽然很快衰落,但至今的南美洲仍然秉承着这些印第安(马雅)文化的血腥毁灭者所带来的文化,包括语言及音乐,虽然人们的肤色黄白黑混合,已与先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又受着文化的制约,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有其共性和特性,语言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外语的习得应该包含文化的习得.学习外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发挥本族文化的参照作用.文化导人的内容包括:词汇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语用文化和非言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蒙昧时代末期,阿拉伯人逐渐从部落时代迈向文明国家时代。在伊斯兰教崛起后,阿拉伯人开始大征服。伊斯兰教文化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样,有着入世的价值取向,因而阿拉伯民族的心态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不甘于屈服命运,愿意用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昂泰拉不甘心永为奴隶,通过在战斗中斩将擎旗,从自己的生身父亲那里赎得自由,再次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入世""有为",不甘于为命运左右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15.
数千年来,昭通大地上众多的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定居的交流中,伴随着无数次的冲突与融合、征服与反抗,产生过成千上万的民族地名.地名记录了昭通先民在改造环境、开发资源、建设家园的生产、生活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老病死、人情世故、众生百态的感悟与反思.地名是研究昭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了解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6.
甘孜州九龙县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语言文字标识的地名丰富多采,历史悠久。地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包含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情习俗,还蕴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地名从形成到变更、定格,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对地名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也是对一方水土上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探讨。"康巴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进入"康巴学"研究一定有多种途径,从地名研究开始或许就是其中一条。对地名的研究与探讨在本质上是在对"康巴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文旅融合在形式、内容、途径与模式等方面走向深化,以民族文化为根底,融入创意元素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文章从主客双重参与的视角出发,用文化分层理论探讨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培育的途径,旨在为民族地区创意旅游培育研究方面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希伯莱文化”^①就是犹太文化,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希伯莱人在吸纳上古东西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体现本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希伯莱人在历史上不断遭受外族压迫,甚至丧失国土,但始终自觉地、顽强地保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纽带,不仅维系了民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南越王赵眜陵墓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宗教意识.孝道观和忠君观念在南越国被广泛认同.在他们处理与中央皇朝关系时表现出归顺和割据倾向并存、离心与向心兼容的立国意识."和集百越"的政治取向,加速了汉越民族的文化融合.南越国宫署遗址折射了有创意的建筑审美意识.出土的海外器物则体现了南越国广泛开展对外交往的积极姿态,是一种开放精神的物化证据.广西汉墓中土著文化的习俗较为典型,在顽强保持着某些上古旧传统的同时,也体现汉越文化逐渐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自信对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并从信念坚守、融合发展、创新传承和实际践行等方面提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