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梦鸽女士:我是一名父亲,理解作为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那种不惜代价的救子心理。我不认为李某某是个罪大恶极的人,毕竟他也许只是个孩子(抱歉,我只能说也许),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不是杨女士,不是法院,而是你——梦鸽,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学会坚强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武术学校的校长,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校长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4.
当7岁的朗朗与父亲背井离乡到北京艰辛求学时,谁会想到,一个世界级的钢琴王子就这样一步步踏上了钢琴圣坛。 我坐在父亲破旧的自行车后座,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不由自主地拿北京和沈阳做比较。在沈阳,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才华出众的小钢琴家;在北京,我什么都不是。在沈阳,父亲是一个身居高位的警官,别人对他又怕又尊重;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状元"父亲教子记 我们县今年的高考理科状元是一位姓刘的同学,他父母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父母有没有关爱孩子的那份心.那份心不是逼迫,不是责骂,是一种心灵的互动,是在强大的父母之爱面前,孩子产生的一种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早在三年前,我们县这位姓刘的同学曾想从乡镇中学转到县城重点中学——我县的一中.当时他的父亲找到一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他们村蹲过点的县里干部,那位干部面露难色,这位父亲就说:"我想让您帮我认识一下一中的校长,请您帮帮这个忙,其他的问题就不要您解决了."在那位干部的引导下,这位农民找到了一中校长,并对校长说:"我不识字,但我知道学习很重要,我给您送个学生来,我保证这个孩子能在同年级内考前十名.  相似文献   

6.
<正> 科尔伯特·威廉姆斯当爸爸时年仅16岁,他决定做一名单身父亲并将孩子养大。如今,他的儿子内森已经15岁了。内森·威廉姆斯:我出生时你是怎么想的?科尔伯特·威廉姆斯:我想,对一个没有父亲的16岁男孩儿来说,你知道,我的信心跌到了也许无法再低的程度,因为我意识到我要对某个人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7.
一个才3岁的宝宝跟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今天的菜不好吃,但这只是我的观点。"一个刚4岁的孩子这样跟姐姐解释"脊椎":"《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有手有脚,看上去像脊椎动物,但他是用木头做的,没有脊椎,所以他不是脊椎动物。"……也许对于其他的家长来说,孩子们的这些回答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可是如杲你的孩子接受过"天才宝贝EarlyMBA"的课程,你就一定不会惊讶于孩子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遭遇过退学。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  相似文献   

9.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故事     
《辽宁教育》2012,(10):46
我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11.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父亲:“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  相似文献   

12.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的眼睛。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盒给他吃吗?”但父亲冷漠地摇了摇头。之后的一天,当其他孩子散去后,我突然看到父亲对那个站在窗外的孩子招手示意。男孩进来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以为我到隔壁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吗?”孩子点点头,很快,他就把报纸买回来了。这时,父亲微笑…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常常和一群孩子混在一块玩。他的父亲为此忧心忡忡,但所有的告诫对小爱因斯坦来说都如同耳边风。他常这样回答父亲:“别的孩子都在玩,我为什么要学习?而且我不比他们差。”  相似文献   

14.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许多交响乐、前奏曲以及为钢琴和其他乐器所创作的曲子。他从4岁起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身为歌手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但不是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一个学生通过周记向我反映,班上的小曾放学后偷偷到学校附近的慈母亭抽烟。对于小曾,我是了解的。刚接触时觉得他顽皮、贪玩,学习不够认真,曾批评过他几次。可是在一篇周记中,他的话让我震撼和惭愧:“也许每个人都觉得我很快乐,因为我看起来总是嘻嘻哈哈的,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快乐,都是假装出来的。我的亲生母亲离开了我,父亲没时间照顾我,我缺少爱,经常感到很孤独……”后来,我在和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他的亲生母亲已和父亲离异,现在的母亲是继母。父母做夜宵生意,每天到凌晨才能休息,第二天起床时孩子已经在学校了,哪有时间照顾他?连早餐…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个性"这两个字越来越时髦.正像孩子们爱说的一句话:"让我成为我!"或者"我是特别的!"如果一个孩子把大海画成红色,而不是蓝色,他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也许还会因为有所发现、独树一帜而受到表扬.老师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并尊重孩子的想像力.与众不同是一种骄傲,犹如鹤立鸡群.  相似文献   

17.
会动的屋     
那年,我八岁,没去过比乡场更远的地方.我问出过远门的父亲:“爸爸,火车是个啥样子的?” “火车啊,就是会动的屋.”父亲得意地说. 我不屑父亲的得意,迅速打量着堂屋,想象着它动起来的样子.那会是个啥样子呢?那时,一年难得看上两场电影,更没网络,想象力极度贫乏.加之农村孩子,见的世面少,很难想象屋子动起来是个啥样子. 父亲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他认为是适时履行教育孩子义务的时候了,也不卖关子了,说:“是个方形的大屋子,宽能摆两张饭桌,长能摆十多张饭桌.”  相似文献   

18.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的身边,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望他。”父亲同意了。  相似文献   

19.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相似文献   

20.
德国汉堡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卡尔博士认为,恶作剧的特点是儿童以此来超越界限。要使儿童变得独立,恰恰需要这种越界。有些孩子尽管知道母亲不欣赏其恶作剧,但他仍想尝试一下,因为他想使自己离开受成人控制的世界,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拒绝禁令和规定。这个儿童心理学家还认为,恶作剧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示。如一个刚满4岁的小姑娘在父亲的钢琴上撒上酥松糕点,这肯定不是出于恶意,她更多的是要向父亲表明:你瞧,我把我最喜欢的东西与你心爱的钢琴放在一起。这看上去像恶作剧,其实是爱的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