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理论,运用归纳与演绎方法,将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美国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从体系指导思想、覆盖范围、主要目标、核心元素和运行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在比较的基础上从体系总体建设、体系框架建设及体系运行流程建设三方面提出了遵循“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并举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改革思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昳昀  刘宝存 《教育研究》2021,42(10):93-103
教育软实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教育软实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教育软实力分析框架,即教育价值力、教育制度力、教育政策力、教育创新力和教育传播力.通过国际软实力排行榜比较发现,中国教育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中国教育软实力存在不善于提出具有价值力的教育理念、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政策设计不健全、教育创新力有待提升、教育传播力受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软实力,我国需加大教育投入,夯实教育软实力的"硬"基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认同的教育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教育理念影响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提升中国教育制度和政策的亲和力;构建教育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6个方面对2009~2011年《比较教育研究》刊载的702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继续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本土化研究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关注点,家庭教育研究崭露头角;目的论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决策、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展开;英美教育仍是国别教育研究的主流,以世界体系和区域体系为分析单位的外国教育研究已形成一股新兴趋势;学科理论和学科范式是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内外比较教育学者思想研究中,以王承绪比较教育思想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与教学方式,为比较教育研究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大规模跨国比较研究的开展就得益于此.大数据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在方法上更加重视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关注区域性和全球性教育问题,在研究目的上更加指向教育决策与实践改进.大数据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对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展现1996年~2012年间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传播和吸收的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国外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方面显出多样性,其方法论大多可用“外化”理论解释,方法上呈现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结合的走势.这种结合为揭示与解释教育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吸收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历史案例,并促成国际视野的建构.其研究案例有助于重新评价杜威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外化”理论以及历史与比较研究结合的取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比较可为国内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高等教育依附论视角观察,受高等教育世界体系话语影响,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比较面临挑战,维度聚焦在体量与质量两方面,对象集中在“显”制度与“优秀”个案两端。以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比较为例,国际比较存在规模比较误解、机构比较误读与实力评价误用等对象偏移、方法偏差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比较主导下存在一定的价值偏向。应注意比较方法的适用与更新,并可从系统—组织与教育空间两种视角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发展、使命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世界比较教育论坛选择全球化作为主题主要是关注其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比较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影响,比较教育对全球化的诸因素也起着推动和塑造的作用。 与其它研究领域相比,比较教育与全球化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它一向都注重跨国分析,鼓励其研究人员具有开放的视野。同时,该领域主要的范式、方法论和重点研究课程都对跨国的变革力量有所反映。 本文首先考察了全球化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本质,之后分析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WCCES)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最后,本文指出了全球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些特点,并着重指出了一些比较教育学者能够而且也应该涉足的具体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倡导"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自觉,这对当前的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或挑战.本文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之间的关系,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是中国原创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以形成中国原创教育理论为目标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成为异域教育理论的阐释者与批判者.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索"CNKI",分析了1979年至2006年28年来有关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献。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机构三个维度对有关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文章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献量增幅大,研究内容依旧是围绕研究范式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本土化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对比较教育学科体系进行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于高等师范院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这一问题更是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根本性问题.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因此,比较教育是一门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1.
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方法论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的科学性.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就比较教育研究中所主要运用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构建及运用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理论是探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的一个视角。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其理念基础。其比较优势需要通过特别的培养方案来实现。牢固树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理念,坚守专业博士学位品质,培育专业精神和专业伦理,创新培养体制和办学体制,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强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不同文化影响下,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行为表现方式是不同的。通过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差异,并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挫折-倒退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及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探讨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活论是鲁洁先生对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生活论转向是基于对人以及道德理解的转向的基础之上的。对其进行哲学谱系的探源之后发现,生活德育有其实践哲学(经验论)的基础。鲁洁先生撰文自我质疑,打开了形而上学(唯理论)的另一扇窗户,展现出了两种哲学背后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德育所提出的道德是源于生活这一哲学问题和为了生活这一伦理学问题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应用,丰富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进步性和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在论述比较教育学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上,简要探讨了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在“风险景象”日益凸显的今天,比较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文章试图以风险社会理论为依托,解释比较教育风险产生的根源,并认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比较教育风险的逻辑起点,自反性使其成为可能,而责任主体的虚位和全球化则进一步强化了比较教育的风险。因此,比较教育风险的归避有赖于比较教育未来意识的自觉、反思意识的自觉及民主、平等、对话和合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The rise in globalisatio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places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t the centre of many debates am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ers. However, uncertainty about how to interpret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still persists among educational comparativists. With this uncertainty comes misinterpretation of its principles, variations and explanatory power. Two problematic misconceptions prevail: (1) the belief that the ‘world culture’ strand is the only version of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pplicable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2)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global homogenisation of society, culture and schooling is a goal of researchers applying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phenomena.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se misconceptions, elucidating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neo-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are useful, but that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and methods are also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8.
试论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问题解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问题解决法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文章在分析问题解决法的理论基础、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对问题解决法的一些思考及这一研究方法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ttend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scholars’ calls for more dialogue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ory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t first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review of a small sample of articles from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lated journals that elicited the purposes of their comparative research strategies in terms of exploration, explanation, argument, prediction, recommendation, and theory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then discusses perspectives on the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theory to contribute to richer explanations of educational phenomena. Finally, it demonstrates how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lanatory concepts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sistance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he nation.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bad reputation humor traditionally had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Two of the main charges against humor—that it is hostile and irresponsible—are linked to the Superiority Theory. That theory is critiqued and two other theories of laughter are presented—the Relief Theory and the Incongruity Theory. In the Relief Theory, laughter is a release of pent-up nervous energy. In the Incongruity Theory, humor is the enjoyment of something that violates ordinary mental patterns and expect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ongruity Theory is traced in thinkers like Aristotle, Kant, Schopenhauer and Kierkegaard, and refinements are suggested to the theory. The Incongruity Theory, it is argued, helps us to appreciate the affinity between philosophy and humor, especially the genre known as stand-up comedy.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using Robert Nozick’s analysis of wisdom to show how dramatic comedy embodies practical lessons for living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