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系词“是”字逐渐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者拟对《洛阳伽蓝记》一书中的“是”字进行初步分析,认为“是”字在这一时期仍具有系词、指示代词两种用法,并产生了多种活用法。而用作形容词的“是“字则较少见。  相似文献   

2.
魏晋六朝时期小说中的判断句仍以无系词判断句为主,与此同时上古汉语中通常被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中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系词。但种种迹象表明,“是”的系词用法在此时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是为“是”最终演变为系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是”字共出现60次,有作指示代词,表“对的、正确的”义和作系词等不同用法,我们在充分参考前贤论著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中的“是”字应视为作系词。  相似文献   

4.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斯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相似文献   

5.
关于系词"是"的产生时间、形成与发展过程,学术界纷争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出土文献,研究方法,促使学者们对系词"是"的研究不断加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汇总,并通过判断认为:系词"是"产生于西汉,成熟于东汉,形成于指示代词"是"和形容词"是"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里,系词“是”产生在什么时代呢?王力认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他把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定在西汉末或东汉初。杨伯峻认为:“‘是’‘为’诸动词”,“在句中只起联系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系词“是”出现时代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展开过讨论,各家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作为系词始用于西汉初年;有的则认为起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还有的认为最早见于秦汉之际。现在出版的一些古代汉语专著,绝大多数都认定系词“是”起于两汉。“是”的系词用法究竟始于何时呢?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是’的系词用法出现时代,或者扩大一点说是上古汉语的系词问题……都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有待于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论语》一书中“是”字的全部用例(共60个)分为7类,加以类比分析。其中作为“指示代词”的“是”,43例,是“是”字在《论语》中的基本用法;作为“判断词”(系词)的“是”,有7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春秋战国之际判断词(系词)“是”字的用法已经产生,虽然用例不算太多,虽然还处在萌芽状态,但它毕竟是产生了,而且有旺盛的生命力,因而不能人为地抹煞它,而应承认它。给它以应有的语法地位。以上分析,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有助于“汉语史”的表述和上古期汉语特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并且结合系词“是”的产生时代,认为“树鸣星陨,是自然之变也”中的“是”应该是个指示代词,而非系词。同时在众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更倾向于冯胜利的观点,认为“是”的演变是由于指代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停顿”形式的逐渐消失。最后,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之后,停顿终于让位给了“是”,“是”由此而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10.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者”字的解释是:“者,别事词也,从白(?)声。”并且说“(?)”是“古族字”。可见“者”是形声字。有的古文字家认为“者”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没有出现,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古“香”字。许慎所说的“词”指的是虚词,“别事”是指区分、区别不同类事物的词。然而对于“者”字的理解,古汉语专家、学者亦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结构助词”,有的认为是“代词”。通过古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者”是特殊的指示代词,同时又是语气词,“者”同其他词组成的结构,称之为“指代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中的代词"是"不是一个普通的指示代词,而是一个确指代词。当它复指前一分句并充当后一分句的主语时,随着前一分句的简化,"是"的指代性越来越弱,就演化为表确认的用法。系词"是"的用法和焦点标记"是"的用法都是由这种表示确认的"是"发展而来,它们是同步发展,也都是在差不多中古的时候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词“莫”字的词性是什么?我国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莫”是指示代词,以马建忠为代表,时称“约指代字”;一种认为“莫”是否定副词,以周生亚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既是指示代词(现一般称“无定代词”或“无指代词”),又是否定副词。但持这一看法的人,谁都没有明说把“莫”看作  相似文献   

13.
所字结构中的“所”是古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代词。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特别的指示代词”,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辅助性代词”。这个特殊代词的特点是,有指代作用,但却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必须将它放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所字结构”,才能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或是“所……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语言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在使用直称和习得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什么”的基础上开始掌握人称代词。本文从组合能力、造句功能、语义特征诸方面详细描述了儿童语言中人称代词的发展,并从认知和语言功能的角度对儿童习得人称代词的顺序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斯”有动词、代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尾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名+斯”、“谓+斯”、“彼+谓+斯”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者”,“数+斯+名”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其”,“螽斯羽”等“斯”功能同连词“之”。因文字假借和语法演变,“斯”字被借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进一步向连词、语气词和词尾发展。《诗经》中不同词性的“斯”分别和先秦汉语虚词“之”、“其”、“者”、“然”等异词同义。  相似文献   

16.
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首先,关于“者”字和“所”字的词性,各家的看法就很不同。马建忠《马氏文通》把它们称为“接读代字”,①除说明其代词作用外,还强调了它们在句中的“接读”功能;王力先生将“者”和“所”字称为“特别的指示代词”;③王泗原先生称为“关系代词”;③还有的语法书把它们叫做“辅助性代词”;④中学语文教材则把它们视为助词,起帮助构词的作用。为什么众多语法家们总要在前面冠以“接读”、“特别”、“辅助性”、“关系”而不敢直言“代词”呢?显然,这反映了语法家们的科学态…  相似文献   

17.
代词"之""其"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的虚词“之”、“其”原本是指示代词 ,它们都指向一定的人、事、物。指示代词“之”、“其”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 ,“之”偶尔可作宾语。用泛指、特指来区分“之”、“其”的观点很难成立 ,传统用近指、远指区分“之”、“其”的说法更切合语言实际。指示代词“之”、“其”可以兼表第三人称。作为第三人称代词 ,“之”经常作宾语 ,“其”经常作定语。“其”字还可以作主谓词组 (或称“小句”)的主语 ,“其”不能作主语的说法应该否定。另外 ,“其”在秦汉之际也偶有作间接宾语的用例 ;“其”在《诗经》中用作词头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指示代词“之”指代人时,一般是第三者,但有时是说话人自己或听话人,“之”表示泛指时,相当于“这”、“这个”.“其”是表示特指的指示代词.辅助性代词“者”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同动词、形容词等相结合,组成“者”字结构.辅助性代词”所”也不能单独使用,它经常同它后面的动词等组成“所”字结构.  相似文献   

19.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  相似文献   

20.
在《诗经·小雅》中的145个“其”字句的基础上(重复出现不计),探讨“其”字的用法规律。“其”字作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句首时全部是代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作代词时多是修饰名词的定语;作副词包括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虚词时是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作语词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