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佛教逻辑也称为因明学,是印度逻辑和中国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逻辑的产生与古印度的激烈论辩风气紧密相关,与古因明家的学术探索相互促成,正理派的逻辑研究更是功不可没,这三方面的融合便促使佛教逻辑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佛教逻辑的论式,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其性质是演绎,有的认为其性质是归纳,也有的认为是类比。其实,应该从论辩或者论证的角度来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而不能只从推理的角度去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辩的程式;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证式,而不是推理式;佛教逻辑论式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实践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佛家逻辑——因明创建于印度,后来通过佛教传入汉地,又东渐朝鲜、日本。因明传入我国后,形成和发展为汉传因明与藏传因明。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但因明在汉地曾经衰微,到近现代才复苏和再度发展。现在社会论辩之风日益兴盛,辩讼之风也极为强劲。社会的需要促进了论辩学的复兴与创新。我国的一些学者正在从因明中吸取营养,借以构建适应于现代的论辩学。我们要继承因明这份珍贵的遗产,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在佛教哲学传统中,有大量展现逻辑的发展进程的资料,印度佛教逻辑学家陈那和法称都研究了推理。虽然他们不认为推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却保留了推理的大多数性质、特征和简洁形式。鉴于记录语言的形式和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以及佛教逻辑学家与当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提出的不同问题,如果承认佛教逻辑为当代的论证所作出的贡献,那么仅以呈现的方式重复材料是有问题的。如果能够从这些资料中提取或抽象出一些逻辑思想,从而实现佛教哲学与逻辑间的对话,并为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战国中期,他以散文家、语言家和雄辩家著称于世。他遗留下来的七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就艺术性而言,最突出的又是论辩艺术。所谓论辩艺术,就是语言的逻辑艺术。孟子那高超的论辩艺术,是在不断驳诘危害儒道的异己学派和游说列国诸侯舍霸图王的斗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张东荪认为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语言的不同可以引起逻辑的差别,由此就产生了中西方不同的逻辑。张先生的观点强调了逻辑的特殊性,可以启迪我们考察中国逻辑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当教学目的明确,结构清楚,语言准确。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讲究逻辑。要使学生完整地掌握知识,唯一的办法是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合乎逻辑性。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修养,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如教材在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首先从“文明”讲到“精神文明”,接着从“精神文明”中分析出不是社会主义才有精神文明,最后才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及其特征等。在分析教材时,要求教师对一系列概念逐个进行科学地定义和…  相似文献   

8.
联对术     
生活中我们处处需要与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交流,同学们或许会认为,说话只是一件人人都会的小事,谈不上什么技巧。可古今中外大量的论辩实例证明,无论是符合逻辑的巧辩,还是巧用逻辑的诡辩,往往是“诡”中有“巧”,“巧”中有“诡”,“巧”和“诡”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智慧的创造。因此,能言善辩的本事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攻心术     
生活中我们处处需要与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交流,同学们或许会认为,说话只是一件人人都会的小事,谈不上什么技巧。可古今中外大量的论辩实例证明,无论是符合逻辑的巧辩,还是巧用逻辑的诡辩,往往是“诡”中有“巧”,“巧”中有“诡”,“巧”和“诡”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智慧的创造。因此,能言善辩的本事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揭谎术     
生活中我们处处需要与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交流,同学们或许会认为,说话只是一件人人都会的小事,谈不上什么技巧。可古今中外大量的论辩实例证明,无论是符合逻辑的巧辩,还是巧用逻辑的诡辩,往往是“诡”中有“巧”,“巧”中有“诡”,“巧”和“诡”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智慧的创造。因此,能言善辩的本事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辩论是用语言判断是非、探求真理的活动 ,具有论点的针对性、主体的攻守性、角色的表现性、语言的逻辑性、思维的敏捷性等特征 ;逻辑思维是辩论的思想基础 ,辩论是逻辑的灵活应用 ,求异思维是应用逻辑思维的创造性表现 ;辩论与逻辑相互推进的内在关联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论争之一,也是一个涉及语言哲学的理论问题。以先秦“言意之辩”为切入点、勾勒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讨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由此凸显出中国先秦哲学家们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先秦的“名实之辩”主要是在认知领域讨论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言意之辩”则是在“名实之辩”基础上的思想上的转进,主要涉及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人的关系,讨论问题的层次有两个:一是具体的语用层面,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表意功能,二是在哲学层面,语言对于形而上问题能否把握,如果能,又如何表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所遵循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路径及其缺陷基础上指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对既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去寻求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进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14.
语言接触与佛教汉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汉语是汉语历史文献语言的非自然变体,是经由佛经翻译所导致的间接语言接触的产物,其中不但存在文言文和大量口语、俗语和不规范成分的混合,而且存在汉语与大量原典语言的混合。经由佛经翻译所导致的语言接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佛教汉语是汉语语言接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总结汉语演变的机制和发展的方向。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研究,指在梵汉对勘方法的基础上,将汉译佛经的语言与原典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与中土文献有异的语言现象,综合运用汉语史的各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考察,借以明确语言接触对汉语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逻辑的形式化是对自然语言推理的程式化、模式化、符号化 ,其实质是精确化、抽象化。抽象化到一定界限 ,它会脱离自然语言实际。实质蕴涵怪论、道义逻辑中的罗斯悖论以及认知逻辑中的厄勒克特拉悖论 ,都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结果。要消除这些悖论 ,摆脱形式化的困境 ,就要由抽象回到具体 ,回归自然语言 ,研究自然语言概念、命题及推理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三十年代着力表彰六朝文,并将佛经翻译纳入其内,有意疏通这两者的因缘。这不同于以文白的更迭来结构译经史的思路,他从佛经骈散杂糅的角度进入,试图将文体新变的可能限制在传统文章的畛域内,以显示文、言分合之外,“文”(而非“文学”)的内部逻辑及自我更新的能力。而《域外小说集》所代表的周氏兄弟早年的文言译作,据周作人追述,正是取法于六朝的译经文体。这种骈散相间的文体,与其直译乃至硬译的主张如何可能在文本中共存,却有待于深入到原文与译本之间逐字、逐句地探讨。本文将小说当作文章来解析,内涵着一个判断:所谓“域外小说”还是作为文章——不是关系群治的经世之文,而是执著于艺术之境的“醇文”——来经营的。  相似文献   

17.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桓帝末年开始汉译佛经。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佛经的汉译对中土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经语言与中土语言不同,与佛教原典语言也不同。它不但弥补了中土文献的不足,很多新词新义都能在佛经文献中找到更早的例证。80年代以后,词汇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佛经文献。本文将综述近20年来佛经词语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桓帝末年开始汉译佛经。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佛经的汉译对中土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经语言与中土语言不同,与佛教原典语言也不同。它不但弥补了中土文献的不足,很多新词新义都能在佛经文献中找到更早的例证。80年代以后,词汇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佛经文献。本文将综述近20年来佛经词语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师的价值立场历来就是教育思想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价值中立”,从历史、逻辑、现实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价值中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价值中立的意义不是无限的,而要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