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于飞飞 《江苏教育》2023,(10):18-20
如何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转化成教育教学改进的推动力,真正发挥监测“以诊促改”的作用,是深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已经形成高效能的结果运用模式。本研究总结提炼出苏州市级层面监测结果运用的推进策略,以及区县、学校层面自主改进的行动路线,以期为区域构建更加成熟的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工作体系和组织实施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陆云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1):90-94,F0003
苏州市自2014年正式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弟学校提档升级工程,为检验政策措施效果、精准诊断教育问题及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了2018年苏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小学六年级英语学业质量监测项目。通过测评全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业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挖掘和归因分析,找出自我改进的问题靶点,并从区域和学校层面为提升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联邦教育部和地方法规要求,美国伊利诺伊州从2002年开始建立学校报告卡制度,在学校报告卡网站向社会公开所有公立K-12年级学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学区教育质量相关数 据。伊州学校报告卡以教育数据依法公开、第三方专业机构支撑、聚焦学生发展和教育公平、大数据支撑区域教育决策为行动策略,对我国优化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提供了借鉴。应制定和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的系列法规,加强教育公共平台建设,开展平台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从而整体提升 教育监测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据玩家"和构建"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入手推进质量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研究、个体研究,助力区域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激发教育改进行动。  相似文献   

5.
2018年7月,我国发布了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何用好监测结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东湖区用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授予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区"(江西省唯一县区)。本文以东湖区运用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为例,阐述了区域运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工作机制、客观解读监测报告的成效和直面问题积极改进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点。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一般有组建独立的专职机构、项目委托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三种基本模式。我国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模式的构建应注意监测主体多元化、中介机构介入保障公平、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结合、兼顾教育问责与学校改进以及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区(县)教育质量监测对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都有非常重要实践价值,目的在于以监测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目标。我国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以基础性监测、过程性监测和结果性监测为监测内容对本区(县)基础教育的办学机构及参加人员运用多元方法、按学科、分阶段进行全面监测,基本程序包括建立标准、施测、反馈、问责、干预,监测机构的设置以教育行政部门下设专职机构为主要形式.并由专兼职人员实施具体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并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各级各项政策相关要求,聚焦质量提升,破解区域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之困局,确保监测科学规范、数据有效、操作性强,成都市武侯区尝试开展了以"抽样考核"和"学校自测"并行对照的教学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对学校落实部颁专业教学标准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发展状况等方面更加了解,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整体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满意度是评价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其实证数据加以研究和应用能促进区域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以J市为例,对其所辖56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家长开展实证调查发现:家长诉求中反映的教育质量提升短板有待补齐;家长的教育质量观念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加以引导;教育生态需要通过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来改进。打造家校社合育共同体、系统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科学构建高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依托"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通过构建结构化的教育生态指标、指数化的教育生态数据空间、可视化的教育生态健康图谱以及基于监测大数据开展基础性教育实证研究等路径,形成了对区域、学校教育生态全方位的数据描述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1.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形成的大数据,应充分用于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对此,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区积极推进监测结果应用研究,通过政府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强化教育管理中的“数据意识”和应用实践。用“大数据”为教育决策赋能,驱动教育目标精准定位,方能促进教育管理思维的变革与提升,逐步形成“互联网+”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16-2019年,荆门中心城区二十多所小学中开展了学业质量及学业相关因素监测,积极探索标准引领、精准施测、“三据”说话(数据、证据、依据)分层反馈、引导改进五位一体的教育质量监测模式。三年来,通过对学校、家庭环境、区域环境的比较,分析不同背景的学生的差异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进行分层反馈并在相关媒体发布,指导学校、家庭、社会改善学生发展环境,推进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室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其环境卫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卫生监测主要包括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微小气候等项目。笔者采用秩和比法对某地2011年对不同学校教室卫生监测合格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不同类别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修订改进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依据教育质量监测要素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比较,三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以改进和提升作为主要目标的监测目的;面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监测;强调监测与儿童生活和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过程性指标;依托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强调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公开发布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奖励或问责。借鉴三国经验,我国应将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将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纳入到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之中;建立国家层面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强化过程性质量的评价;重视教育评估人员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5.
监测结果应用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最后一公里",为发挥其重要作用,区域层面探索构建区域教育监测结果应用的工作机制,包括报告反馈机制、队伍培养机制、联动运行机制、跟踪评估机制,指向监测结果应用解读报告、队伍建设、联动改进、评估跟进关键环节.区教育局、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小学校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杨剑 《辅导员》2014,(15):41-42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异巨大,如何建立公平、统一,又适应学校差异和体现学校个性的国家学校质量标准,以提升学校质量,促进学校改进,解决这一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需要价值观和方法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杨剑 《辅导员》2014,(10):41-4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异巨大,如何建立公平、统一,又适应学校差异和体现学校个性的国家学校质量标准,以提升学校质量,促进学校改进,解决这一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需要价值观和方法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8.
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手段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发挥监测结果在学校教研、教育教学改革应用上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深入学习监测工具下的学业监测报告解读路径,同时组织相关部门与学科骨干教师一同解读和分析本校监测数据,基于教师、学生相关因素的监测评价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师层面从溯源教师课堂管理入手,探索高效课堂实施的有效路径;学生层面从“五力”融合入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更好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剑云 《四川教育》2023,(24):32-33+37
在“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研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促进区域品质提升”的指导思想引领下,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教研驱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构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体系;创新跟进,提升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修水平;共建共享,开掘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资源;数据驱动,畅通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是掌握区域内教育质量动态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指导学校和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以持续提高教育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