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上一般选择“二级建制,三级管理”,二级建制就是设置校级和处、院系二级班子,三级管理就是校、处与院系、教研室三级机构管理。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管理难度的加大,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至院系,人权、财权、事权全部给二级院系,由院系制定管理分配方案,行使管理权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二级管理与原有的一级管理体制相比有着特殊性.实现这些价值需要校级管理层审时度势,营造良好的二级管理软环境.  相似文献   

3.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是现代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厘清校、院二级管理运行机制,理顺行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是现代大学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保障。文章从影响校、院二级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入手,解析矩阵式校、院二级管理运行机制,提倡双向、双重绩效,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真正实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必须进行预算管理改革,建立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模式.文章认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必须树立三个正确的指导观念和坚持三个科学的有利原则,建立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其保障机制.同时,必须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上一般选择"二级建制,三级管理".二级建制就是设置校级和处、院系两级班子,三级管理就是校、处与院系、教研室三级机构管理.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管理难度的加大,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至二级院系已达成共识,并成为发展趋势.当前教研室多以专业为主构成,教研室工作的实质就是专业建设与改革.如何提升管理效益,调动一线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笔者结合本职工作,阐明教研室工作的特殊性,说明只有明确其责、权、利.才能实现教学管理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前提——下放二级管理单位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上一般选择"二级建制,三级管理",二级建制就是设置校级和处、院系两级班子,三级管理就是校、处与院系、教研室三级机构管理。笔者从本职工作中体会到,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管理难度的加大,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至院系,人权、财权、事权全部给二级院系,由院系制定管理分配方案,行使管理权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校学科核心竞争力,中央民族大学正式启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周期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校级重点培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陈允锋)、英语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郭英剑)、光学(二级学科,负责人:王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负责人:杨国胜)、数字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交叉学科,负责人:白薇)。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08,(5):F0002-F000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我校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评估以后,于2008年9月重新遴选确立的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为郭柏春教授、胡解旺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建设,依托学校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校级名牌专业,由政法学院和社科部合作,整合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力量,分工协作,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学院制管理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正发生明显的变化。从80年代后期起,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倾向于实行学院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继进行了学院制改革;大学的管理重心正在由系上升到院,管理模式正在由校——系二级管理向校——院二级管理转变,即校级履行宏观管理职能,院级作为办学实体。在我国现代新型的大学中,学院的设立既继承了高等院校传统模式的特点,吸收了多年来高教体制改革的经验,又体现了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新特点,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一、目标明确,政策倾斜,重点扶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提出:高校实验室要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体制。1.建立校级实验中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出现了许多高度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很多实验技术本身不再隶属于某一学科而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这些独立体系往往涉及众多领域,因此各校、各系必须相互配合,进行综合性研究,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力量和资金,尽快建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在国内占领先地位的校级中心实验室。我校周煤炭行业学校,近十年来,国家计委、联合国开发署以及国际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进行专业教育的重要场所,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表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不同特点。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发展的历史演变特点出发,可以对高校本科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评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学科评估既要依靠先进的评估技术手段又要尊重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学的评估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但真正一流的学科绝不全是评估评出来的,而是知识与学术长期积淀的自然结果.对于一流学科的评估,应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学科文化的差异,在完善同行评议机制的基础上,谨慎地使用量化评价技术,并及时对学科评估本身进行认真评估,以确保评估是促进而不是妨碍一流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六大学科评价的指标体系出发探析当前学科评价的价值取向可以发现,当前的学科评价仅仅是基于学科投入要素的评价或基于学科产品的评价,在其主导下的一流学科建设也表现出"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建设和"学术GDP"导向的学科产品建设两种错误倾向。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一流学科评价本质上是评价一流学科的生产能力。走向基于学科生产能力的一流学科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科产品的有效性和学科的社会服务问题、学科生产的投入成本和学科建设的效益问题、学科的整体性和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学科分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二分法将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学科三分法将人文学科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把学科划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类;基于学科三分法基础上的学科建设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虽然不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唯一内容,但两者之问的关系是提高大学学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发展中,我国大学还存在着基础学科薄弱、应用学科未达到高层次等问题。影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与交叉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大学传统上建立在知识分类体系基础上的学科制度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面临深刻危机,囿于学科壁垒的封闭式知识生产限制了大学的创新活力,知识生产过程中未能实现“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相统一,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与学科建设的有效性都受到质疑。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审视,知识生产过程中对于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学者个体而言“专”是“跨”的前提,因此学科本身不会从大学里消亡。但未来的学科建设应当通过系统性变革,打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立贯通知识生产中“营地”与“阵地”的矩阵式运行结构,促进学科的交叉、会聚与融合,使得学科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掌握学科内含知识体系、组织机构和建制规训三重意蕴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点,明确大学学科的典型特征,揭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然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学评估指标体系历史特征的挖掘,审视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没有设置学科组织构建与运行情况的考核指标是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此,以学科组织化路径为抓手和依据,提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策略,为科学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指标支撑,以推动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知识生产模式是决定学科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及影响,进而找到学科建设创新之道,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今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经历着从追求学术卓越的“模式Ⅰ”到注重问题解决的“模式Ⅱ”、再到突出协同创新的“模式Ⅲ”的重大转型,衍生了政治的、公共的与竞争的多重学科发展逻辑,并使学科呈现出组织的综合性、制度的开放性、知识的集成性和文化的包容性等新特征。顺应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的新要求,应立足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从调整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改变知识导向逻辑、改革学科组织形式、革新学科制度体系、创建新型学科文化生态以及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制度学科。制度学科是根据人们共同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对高等教育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规则而确定的知识分类体系。高等教育学作为制度学科具有外生性、变迁性、功利性、认识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是建设强校的途径,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层次的必然选择。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只能事倍功半。由此,本文就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原则及途径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