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汤姆·克鲁斯又离婚了,而且还是被离婚,而且还是以闪电速度被离婚——连争取一下女儿抚养权的交涉都没有。这个当今世界一流大叔典范的遭遇,让许多人扼腕。一直以来,大叔控萝莉就是有些虐心又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而这次萝莉绝地反击,逆袭成功,不免让一众大叔心生哀怨:你们怎么都不懂知恩图报了呢?  相似文献   

2.
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究竟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我认为将对世界商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从优秀到卓越》,但是将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凌志军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李开复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这本书不仅会改变很多人对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将由此改变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丹尼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中。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分层练习设计呢?下面我谈淡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实验老师,接触STC课程已5年有余,在课程中解读美国的科技教育理念,总觉得已和美式教育稍有接轨,但是真正走进美国课堂,接触到美国教育,还是感觉到巨大的差异,引发我很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段雪凌 《成才之路》2009,(20):94-94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充分体现在教师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一个好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师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实施新课标中,教师怎样精心设计自己的练习呢?本文结合课堂实录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对课堂巩固性练习的设计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边婧文 《大学生》2014,(6):62-62
正我今年大三,与万千抱有留学梦想的同龄人一样,在准备出国留学的道路中磕磕碰碰,最终下定决心转学美国。于是,趁着假期的空闲,我来到了加州,第一次真真正正地体验了一把美式生活。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来到了GreatMall,预期目标是:吃好喝好,购物愉快。正当我沉浸在欢乐的购物时光中暗自遐想时,我一摸肩上的背包,突然一惊:哎?  相似文献   

7.
蹲着的父爱     
父亲这个称呼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这个称呼背后的那个人,不但是我童年的缺席者,而且还和母亲离了婚.对于他是否存在于我的世界,我其实没有太在意.一直以来,我觉得,就像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他一样,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我. 但那一次,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我要离开我上学时寄居的母亲的家,到父亲那里去.我在他们离婚时被判给了父亲.漫长的两个月的假期,我必须在父亲那里度过.对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见到他后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傻傻地跟着他前行,跟着他坐进一辆等在一旁的小车.开车的是我认识的张伯伯,他旁边还坐了一个光头叔叔.我和父亲坐在后座.  相似文献   

8.
我看中国     
今年二月份,我从美国来到上海。为什么我要来中国呢?因为我小的时候,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四年以前,我曾经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学了一年中文。我很喜欢中文,但是在美国没有机会练习口语,所以,我决定来中国学习。今年二月到九月,我先在朋友的公司工作。我发觉中国跟美国不一样!例如,在美国大多数人开汽车,可是,在中国大数人骑自行车。我是在农场长大的。我家乡的人口大概有四千,大多数人是农场主,大家互相都认识。可是,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得多。我去过北京、苏州,还有嘉兴。在北京的时候,我游览了长城和故宫,我觉得长城…  相似文献   

9.
“我将抛弃过去有些矫情甚至有些小资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双手沾满泥土。”这是石嫣半年美国之行的开场白。回国快1年了,这个普通的女孩,如今备受媒体关注。因为她的美国之行,给中国带回了一个理念——“社区支持农业”。这个理念是她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她在美国做了半年农民,真正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芭蕾     
不知不觉中带女儿去练习舞蹈已经一年有余,尽管女儿倾尽全力,可她舞蹈方面的天赋始终未被挖掘。不过,在此期间我结识了一个花季少女,她的一番话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启迪与感悟。那是个面目清秀的漂亮女孩,从我带女儿进练舞馆的第一天就看到她坐在轮椅上的身影,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外观赏里面孩子周而复始的练习动作。起初我并没在意这个女孩有什么特别,只觉得她可能特别欣赏舞蹈,可后来无论酷暑严寒她总是如期而至,于是我想她这样腿残的女孩何必关注舞蹈这个她无法也不能胜任的职业?直到有一天,她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我在舞蹈馆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跟这个国家的历史、现在的文化和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世界上的老师和教育学家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在中国的学校里听到、看到了许多事情,虽然它们不会让中国人感到惊讶,但美国人会大吃一惊.可见,中国和美国对教育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一次澳洲学习,我偶遇华人司机大叔.在聊天时他谈到中国几十年的变化是巨大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他再三强调,当前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国家领导人积极改革的态度和决心令人鼓舞,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司机大叔对形势的清晰认识、对发展的乐观态度让我震撼. 作为幼教人,我对幼儿教育的改革缺乏系统思考,少了一点自信与客观.其实任何人都是渴求发展的,只是环境的雾霾遮蔽了真实的内心,如何唤醒内心的真实渴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我们幼儿园倡导“自然而然,唯爱至尚”的团队文化.自然地学习,理性地思考,做有品质的教育,是“军幼人”一直践行和追求的园本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跟这个国家的历史、现在的文化和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世界上的老师和教育学家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在中国的学校里听到、看到了许多事情,虽然它们不会让中国人感到惊讶,但美国人会大吃一惊.可见,中国和美国对教育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外语教育进行了几十年,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症结在哪里?很多学了多年英语的人属于"哑巴英语学习者",不能运用普通的英语进行流畅的口语交流。必须改变重教师讲解轻学生练习、重书面语学习轻口语练习、重应试训练轻实际应用的观念和做法,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依照先口语后书面语的学习顺序教学,使畸形的应试教学变为注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15.
赵莉 《课外阅读》2013,(1):50-51
<正>国人长期以来总误认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一直过着所有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苦行僧般的生活,而美国孩子则是在玩耍中度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光。当你看了下面这个作息表后,一定会感到吃惊,因为这是一个美国女中学生的时间安排":我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5点到滑冰场。7点滑冰结束,然后去学校。放学后,我练习钢琴,做家庭作业,再到滑冰场练一个小时,然后回家,9点半上床睡觉。"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新近出版的自传《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中描述的中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冰梅 《甘肃教育》2011,(24):82-82
新的课程改革带动了整个教育的新理念.其中对语言的教育仍是重中之重。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要想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那么,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跟这个国家的历史、现在的文化和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世界上的老师和教育学家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在中国的学校里听到、看到了许多事情,虽然它们不会让中国人感到惊讶,但美国人会大吃一惊.可见,中国和美国对教育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广泛,个人求职的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要求。因此,“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程,这个重担理所当然地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经过我的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吴超群  赵建芬 《考试周刊》2011,(25):101-101
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留学生初登美利坚,为练习口语,找机会与同是球迷的美国同事侃球。"Mr.Smith,didyou watch soccer competition last night?" 这本是一句日常寒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的观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经明确指出。作为一线高中数学老师,无论是在教育培训,还是在大会讲话中,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有悠久历史并且用实践证明过的教学理念。但是,当时的我固执地认为在当今中国教育体制下,在高考这个独木桥前,"因材施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学生改变了我的看法,并让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