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从公元1603年到1867年这段时期,称做江户时代。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将军住在江户(现在的东京),统辖着整个日本。这个时候,武士的孩子在“藩”(各个诸候)的学校学习,可是“町人”(江户时代住在城市里的商人和手艺人)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学习呢? “町人”的孩子上学的地方叫做“寺子屋”。江户时代以前,寺庙负责教育孩子,因此上学的孩子叫“寺子”,以后就出现了“寺子屋”这个名词。寺子屋的老师是有学问的武士、僧侣、医生和町人等。一般的“寺子屋”只有一位老师,学生的人数顶多二、三十人。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的英国,一个人的名字只是当他或她在受洗礼时获得的教名,如 Wlliam(威廉)。他就这样被叫做 William,没有姓与名的区分。他的妻子就叫做 Mary(玛丽),或干脆叫 Willam's Wife(威廉的妻子)。在人口稀少,而居住分散的情况下,一个字的名字就足够了。但人口的增长与人们的不断聚居,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名字的混淆。于是,大家就管做裁缝生意的那个威廉叫做 William“the tailor”  相似文献   

3.
王永宏 《寻根》2005,(4):123-125
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XX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XX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相似文献   

4.
笼统地说,浮世绘就是风俗画。确切地说,浮世绘指的是自日本江户时代初期至明治维新以前描绘以江户为中心的庶民生活和风俗的绘画。日本文献上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语,大约是在1682年左右。这种新形式的风俗画,以表现当时庶民的享乐生活为主。浮世有现世之意,故产生了浮世绘这一新的词语。从表面上看,浮世绘是日本传统的大和绘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实际上是对受到武士及贵族保护的画坛上的主流,如狩野派、土佐派、汉画派这些以画日本古典和中国故事及凤景为主的,即所谓堂上画派的反抗。浮世绘表现出江户时代庶民的阶级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姓氏拾趣朱伟一“比尔·克林顿”,在英文中是个很响亮的名子,一看姓就知道这是位白人,而且是英国人的后裔。在美国,名字不重要,但一看姓氏就知道你是那方神仙。温斯顿·李有个像模像样的英文名字,但姓是地地道道中国人的姓,所以不看面孔也知道这人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首姓传奇     
刘专可 《寻根》2015,(1):126-131
一就现有资料看,首姓源流具有特殊性、神秘性、传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源流短。在宋朝以前,我国尚未发现首姓族人。南宋郑樵所撰、收录2255个姓氏的《通志·氏族略》里,没有记载首姓。甚至2010年远方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崔显军 《世界文化》2007,(10):48-49
“那不勒斯”最早是希腊人给起的名字,叫“Neapolis”,“那不勒斯”这个译名应当是从英语中的“Naples”音译而来的,如果按照意大利语“Napoli”来音译的话,可以译作“那波里”。  相似文献   

8.
谷子 《世界文化》2009,(11):40-42
人没有名气,画就没有名气;画没有名气,人就更难有名气。除去那些货真价实的人和画,剩下的,如果果真想有个名儿,就得把“功夫”使在画外,比方说在姓名前面封个号冠个名,任何场合再有意无意地张扬一下;或请名人写个字题个跋钤个印……于是,人有“名”了,画有“名”了,这也算是另一类的“始知名画有功夫”吧。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剑道     
日本明治末期以前,剑道有过各种各样的名称,如古代叫作“击刀”,中古时期叫作“太刀打”、“兵法”、“剑法”,近代叫作“剑术”、“击剑”。直到明治时代末期才叫“剑道”,一直延用至今。现在在日本剑道的爱好者,大约有250万人。他们把长期以来属于武士们用的战刀,改成了竹剑,把剑道当作一种体育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250万人中拥有段位的大约50万人,而且参加者非常广泛,有中小学学生,有年轻妇女,也有外国人。剑道如此深受现代人的喜爱,说明这项活动是具有很大魅力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0.
江户时代是日本庶民艺术在城市获得发展与成熟的阶段。当时日本绘画以江户城与京都为中心,至江户中期,从中国传入的写实风格在长崎逐步发展并形成“南苹派”,将一股写生新气息吹向日本画坛,影响了“圆山四条派”及伊藤若冲等人。  相似文献   

11.
正当人类兴高采烈地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时,这场伟大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悲观性后果。其实,如果我们看看自己的身边,就会发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世界观都在发生着改变,而有些改变带来的后果显然不能算是积极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中探究出社会文化的种种信息。婚姻嫁娶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从汉字字形入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某个时期的婚姻形式。在本文中,我将试图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文字材料考证来说明古代某个时期的婚俗文化状况。一、群婚形式据史学家研究,中国人的姓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即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自古就有姓,姓是“自我”的重要标志。但是,人们一般都姓父亲的姓,为什么“姓”这个字却从“女”旁?让我们看一下《说文》的解释:“姓,人所生…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我国从古到今一共用过四千多个姓,可以说是不少。但比起日本来,就不足为奇了。日本仅现在使用的姓就有11万之多,其中常用的有400多个。在全世界,日本是姓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趣的是,日本又是使用姓最晚的国家,算起来,日本人真正有姓不过一百多年。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有姓,叫做氏、姓、苗字,严格地说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姓,只是贵族的家号,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血缘远近。到了7世纪中叶,大化改革废除了世袭的贵族称号,武士、商人和村里有权势的人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取姓。这算是有了真正意义的姓。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14.
魔术师     
你在梦中哭醒“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死了?”我说“,你在做梦。我们哪有孩子?”“有的,我们有一个。可是它死了。”你依旧在啜泣,汗水涟涟。“瞧,亲爱的,你叫‘它’这证明我们从未有过孩子。如果真的有,你就会喊‘她’或‘他’。”我轻拂着你的头发。我亲吻着你的面颊。你的体温开始下降。你再次昏昏欲睡它本该有个名字。“男孩儿的名字或女孩儿的名字,可这名字却总在我醒来前消失得无影无踪。”是的,在你入睡之前一切本未发生。■You woke up crying"Why did our baby die?"I said,"You're dreaming.We don't have a baby."Yes,we do.But i…  相似文献   

15.
追踪小说人物的原型,对其探根寻底是一桩撩人的趣事。在掩饰一个真实人物时,小说家出于故事情节的需要不得不对人物做些调整。如果写作顺利,作家就退避三舍,在人物自行其事、发表个人见解、设计自己的生活时,他就会以一种越发惊诧的感觉站在一旁关注他们。如果一部小说流芳百世,那么对作品中人物真实性的探究也就无关紧要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们只记住了书中人物的名字而忘记了(如果知道的话)触发作者激情的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读者中有不少人可能知道凯瑟琳·巴克利的名字——《永别了,武器》中伤员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在  相似文献   

16.
读到标题中阿尔巴公爵夫人这个名字,人们不禁会想起西班牙18世纪最杰出的画家戈雅,和他最著名的两幅油画《着衣的玛哈》与《裸体的玛哈》(均作于1797—1800年),以及围绕这两幅油画所流传的闲言蜚语,画家与夫人之间的风流韵事等等。有人说如果没有戈雅,阿尔巴公爵夫人最多也只是历史学家中为数极少的人才能涉及的对象,广大群众和艺术爱好者绝不会对她感到太多的兴趣;如果没有公爵夫人,  相似文献   

17.
翻开记录中古中国民间社会样态的走马楼三国吴简或是敦煌北朝隋唐五代写卷,就会发现民众在起名字上的不拘一格。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记载了不少以动物或“奴”“黑”等带有贱名性质的名字,比如邓狗、朱狗、谢狗、邓鼠、李鼠、谢牛、谢羊、胡秃、邓黑、潘黑、文黑、谢奴、田奴、王奴等。  相似文献   

18.
据说,稻子原是印度高原地带的野生植物,经人类栽培并不断改良它的品种,始有今天的稻子。中国早在5000年前,发明了造水田种稻的方法。东南亚以及日本也自古种稻,以稻米为主食。日本在17、18世纪的江户时代,整天光吃精碾的白米,流行起所谓“江户病”来。这就是脚气(软脚)病。1910年,日本的铃木梅太郎博士发现此病是由于维生素  相似文献   

19.
采诗 《寻根》2006,(3):120-125
原始之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中国人的姓又都是从父姓,即延续父亲的姓。这和当今日本人以及英、美人的姓(surname)大体上一样。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原始的姓,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所说的“古者有本姓,有氏姓”的“本姓”,却和今天的情景恰恰相反,则是从母姓,即延续母亲的姓。这从“姓”的字形、字义、字音上,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姓,在金文中写作“生”;“生”就是姓的本字。由谁生的,即姓之本义。后来加了女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它的含义。而且姓的读音起初也读作“生”。《说文》释姓曰: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20.
胡文炜 《寻根》2011,(6):131-134
上世纪30年代长江以南发现了良渚文化,70年代又发现了河姆渡文化,证明南方同样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绍兴,小黄山文化遗址、寺前山文化遗址、马鞍仙人山文化遗址,都说明绍兴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居住。作为越人,他们属于地道的绍兴“本地人”。如果大禹来越地会诸侯是史实的话,他也不会到荒无人烟之处来会,因而大禹不会是越族人的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