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以感发性情,礼以规范人伦,乐以养人性情,荡涤邪秽,君子之学到了"乐"才算完成。无论从"德化政治"还是个体人格完成上看,乐教都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方面。《礼记》中的《乐记》是早期儒家遗留下来不可多得的讨论音乐和乐文化的重要文献。一、音乐的产生《乐记》提出"音由心生,感于物而动"的音乐发生论,其中所包涵的基本精神便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心物感应论。《乐记》心物感应论是从"声、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诗词创作兼具高超的文学素养与音乐美感,富有独特的"诗心乐意"审美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流转中,"诗心乐意"的审美追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诗词与音乐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同时也有着各自的属性特质。在李白的上千首传世作品中,有许多都在字里行间中洋溢着"诗心乐意"的审美精神。其中,《乐府诗集》所收录的163首作品特征最为明显。通过分类,发现李白在创作中对多种音乐体例青睐有加,并使文学语言与音乐融合交织,表达多种多样的内涵与心境。他的作品将文体、内容、文风与音乐旋律、调式、节奏等重要元素形成联动,从而产生多重审美交汇之感,生动体现出"诗心乐意"的美学格调。  相似文献   

3.
乐器的生命     
正乐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乐器有时代表着人类或动物,有时又成为祭器或权威的象征。因此,当一种乐器所发出的乐音或奏出的音乐能够真正表达一个民族的情感时,乐器的生命才能长久。乐器,也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人崇拜的重要神祗之一。甚至有人说:“阿波罗是希腊精神的具体体现。一切使希腊人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特别是使之与周围的野蛮民族相区别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美,无论是艺术、音乐、诗歌还是年轻、明智、节制——统统汇聚在阿波罗身上。”  相似文献   

5.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区的"非遗"音乐在我国"非遗"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今党和国家对"非遗"音乐高度重视,掀起了浓厚的保护"非遗"之风。本课题通过研究四川地区非遗音乐进高校课堂、进学校教材、进师生头脑,进文化市场和走出四川、乃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有四川地域特色的非遗音乐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经赞扬电影<五朵金花>展现了大理"美好的地方、美好的民族、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也许因为五朵金花的故事把大理的山美、水美、人美表现得十分鲜明贴切,从此,五朵金花的故乡便成了大理的代称.  相似文献   

8.
乐舞之原     
彭华 《寻根》2003,(3):4-10
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精神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又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人类文化构成因素之一的音乐和舞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大创新和发明,并成为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原始社会的音乐和舞蹈,同其他原始艺术一样,也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也就是说,是劳动先于艺术,而不是艺术先于劳动。音乐和现代音乐一样,原始社会的音乐也分为声乐和器乐。比较而言,声乐的起源早于器乐。人类最初的乐器,无疑是嗓音,只是发展到后来,二者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声乐最初出现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号子、统一…  相似文献   

9.
诗歌与音乐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在塑造形象、反映现实方面既有相近的一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前者是语言艺术,主要以语言和用以解释概念的词汇、言语来塑造形象、抒写感情;后者为声音艺术,主要靠乐音的高下、长短、轻重、徐疾以及音色等表现手段,依  相似文献   

10.
<正>近代以来,外国少儿歌曲在中国大规模的流行有两次,一次是20世纪初外国儿歌曲调大量进入国内,以此时兴起的学堂乐歌为代表。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我国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本中所教唱的歌曲。另一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外国少儿歌曲涌入国门。这两次外国少儿歌曲的流行都对音乐创作、少儿心理、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开端。它产生之时,正是内忧外患之际,梁启超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会文化思  相似文献   

11.
熊帅 《华夏文化》2014,(4):31-32
正"中庸"在文义上是不偏、不易的意思,程子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道"是一种精神追求,"理"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方式,而能坚持这种精神追求,并且在生活世界中实践的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诚"。一、"中"之"不偏"的内涵《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相似文献   

12.
正从暗恋之苦,再到失恋之殇,总有一首情歌,仿佛专门为你吟唱;从初恋之甜,再到痴恋之美,总有一首情歌,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它的旋律,犹如雅琴美弦,一拨一带,皆可震撼你的灵魂,激起内心深处共鸣的涟漪,让你沉醉其中;它的歌词,就像仙笔神墨,一点一划,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刻骨铭心的画面,让你流连忘返。就让我们暂且抛开俗世的庞杂繁芜,聆听那些来自天堂的乐音,欣赏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歌词,看看那些堪称爱情绝唱的英文情歌,是如何诠释恋爱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陕西视察工作,指出陕西有许多特点,如这里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帜"就是其中之一。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需要加以阐发,使更多的人了解,从而建立坚实的文化自信基石。黄帝和黄帝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精神,由此开端,经过两千多年,中华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上接黄帝,创造出"百家之学"的昌盛局面,其中体现出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  相似文献   

14.
《道士下山》是一部充满道家精神意蕴的影视作品。该作品通过巧妙的象征、隐喻的方式、无为的音乐来揭示道法自然的主题。本文以道家的"大音希声"自然乐论,采用板块式的结构,从故事主旨、情节段落、人物关系、背景音乐入手,分析该作品中音乐的"大音""无形"、真朴、淡然特色,以及对作品意蕴的烘托效应。  相似文献   

15.
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成都永陵博物馆的"二十四伎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其中棺床石刻"二十四伎乐"不仅是我国古代石刻的精品,也是研究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打造"二十四伎乐"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传播"二十四伎乐"的音乐价值和文化价值,使更多的公众了解博物馆的文化,这是对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因此,应明确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开发"二十四伎乐"音乐产业体系,推出"二十四伎乐"剧目,研发"二十四伎乐"系列文创产品,实施"二十四伎乐"文创产品的艺术授权,形成组合式、故事性、历史人文精神再现性产品。  相似文献   

16.
胡迎建 《中国文化》2013,(2):226-235
二十世纪初,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格律诗作为首要打倒目标,欲以白话诗标榜新诗代替之。激进的人们高喊打倒"孔家店"口号,反对旧道德、旧文化,甚至将汉字也视为妖孽。旧体诗这一高雅艺术恶谥为"谬种"。旧体诗这一词语最初出现于《新青年》5卷2号所刊任鸿隽《新文学问题之讨论》一文中:"公等做新体诗,一面要诗意好,一面还要诗调好,一人的精神分作两用,恐怕有顾此失彼之虑,若用旧体旧调,便可把全副精神用在诗意一方面,岂不于创造一方面更有希望呢?"1919年10月,胡适在《谈新诗》一文中引证己作《应该》一诗后说:"这首诗的意思神情都是旧体诗所达不出的。"①后来有人将旧体诗简化为旧诗。但梁实秋不赞同"旧诗"这一说法,他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说:"新诗的  相似文献   

17.
不经意间,生命的春季已"无可奈何花落去",曾经为之骄傲为之振奋的美好韶华悄然擦肩而过.在跨越"而立"关头的人生驿站上,我时常怅惘回望身后走过的一段段命运之旅,悉心拾掇着其间每一个遗落的故事.每每无限眷恋和深情怀念如烟往昔之时,我青春时代所经历的那段"点油灯的日子"便在记忆中日久弥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1868~1940)诞辰145周年。蔡元培先生毕生倡导美育,是贝多芬音乐的爱好者和弘扬者,曾于1 9 2 9年3月2 2日作《贝多文(Beethoven,1770~1827)》七绝四首(贝多文,通译为贝多芬——笔者注)咏赞这位世界音乐的巨人。蔡元培先生四首《贝多文》及诗后注释内涵丰富,颂扬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精神品格的同时,亦可使读者从中一窥诗作者的音乐观、艺术观和美学观,不失为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士",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和鲁迅,始终坚持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统,担负了塑造和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但现代意义的一些知识分子的社会人格发生了偏差,他们放弃了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铸造灵魂的使命,使我们民族面临失去精神定力的危险.我们重温"士"所负载的文化精神,意在促成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思,使之勇敢地直面当代文明的挑战,为中华民族的兴衰续绝作薪尽之火.  相似文献   

20.
只要美国的游人一到萨尔茨堡,一准儿会兴致勃勃地到那部好莱坞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景地,亲眼看看那些美丽得近乎仙境的风景。其实,不止美国人,无论哪国游客,只要看过《音乐之声》,都会对影片中这些神奇而迷人的景观充满好奇。然而,我的一位萨尔茨堡的朋友却说,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很少有人看过这部影片。你问他们那首已然传唱全球的电影歌曲《雪绒花》,是不是这里的山歌或乡间小调?他们会撇嘴一笑:不,那是美国人的歌!但是,不要以为萨尔茨堡人心胸狭窄——不愿承认他们这座诞生过莫扎特和卡拉扬的音乐圣城受惠于一部大众化的好莱坞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