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第四届世界小提琴比赛前,加拿大小提琴家、国际诸多小提琴比赛评委福克斯先生对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师胡剑鸣说:您如能给张世祥教授(胡剑鸣的丈夫)的学生弹琴伴奏,那对他参赛肯定是有利的。胡剑鸣答应了。而她知道,这届国际比赛规定,不承担参赛钢琴伴奏者赴德的交通费。于是她自己掏了10440元人民币,为两个学生参赛伴奏去了。结果,两人都得了大奖,胡剑鸣也被评委会授予“优秀钢琴伴奏奖”。 张世祥、胡剑鸣夫妇用全部心血培育  相似文献   

2.
8月23日晚,月光俱乐部花簇似锦,琴声优扬.由玉溪市文化馆主办的“马骁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这里如期举行。这台独奏音乐会演奏了九个中外小提琴名曲,其中有《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1》第一奏鸣曲,G小调;第一乐章:柔板》、马斯奈的《沉思》、陈钢的《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等。音乐会由钢琴伴奏、弦乐团伴奏和马骁、陈婷学生演奏等三种形式组成。  相似文献   

3.
说到戏台,凡戏迷都能说出一二。然而,说到御用戏台,还是得说紫禁城的清宫戏台,无论其大小繁简,个个透着皇家气派。在故宫,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与戏曲有关的文物。从唱戏的戏台到演出的道具,从角色的行头到伴奏的乐器,凡与戏曲有关的用品,堪称应有尽有,甚至老唱盘中也少不了名角的唱段。由清宫唱戏盛景可见帝后生活与中国戏曲文化联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4.
在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的伴奏下,在昆明、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坛的舞台上,彝家调子客李彩凤演唱的彝族英雄史诗《黑七腊白》和清唱的《弥渡彝族山歌》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虽然此  相似文献   

5.
话说唢呐     
岳岩 《华夏文化》2003,(2):48-49
唢呐 ,又称喇叭、海笛 ,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双簧气鸣乐器。它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 ,发音高亢、嘹亮 ,过去多在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 ,丰富了演奏技巧 ,提高了表现力 ,已成为颇富特色的独奏乐器 ,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早在 170 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 ( 2 65—3 16) ,唢呐已在新疆拜城一带 (古称龟兹 )流传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第 3 8窟 (开凿于公元3世纪 )壁画中有其图像。北魏时期 ( 3 86—5 3 4)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 10洞也有演奏唢呐的伎乐人雕刻。这种唢呐的哨、管身和喇叭…  相似文献   

6.
浸染     
姚静 《大理文化》2010,(11):30-35
文卓兰特意选择了一段舒缓清越的古筝曲作自己的手机闹铃声。她想古筝曲比起流行歌曲来少掉了许多嘈杂的伴奏,既可以把自己叫醒去上早自习,也不至于把丈夫黎强吵得睡意全无。  相似文献   

7.
秋歌探源     
丁一波 《寻根》2001,(2):100-102
秧歌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娱活动,属于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它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村,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变成为现在鼓乐伴奏、载歌载舞的新秧歌。  相似文献   

8.
小胡琴亦称胡琴,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中国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早期的小胡琴用软弓子拉弦,琴弦为丝质,十九世纪出现硬弓,二十世纪才出现了钢丝弦。清代,由于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十分迅速,小胡琴成了京剧  相似文献   

9.
笛缘     
今生与笛有缘。记得上小学时,看歌舞团演出,当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我被那优美动听的笛子伴奏声深深感动了。那一年去赶大理三月街,往返走了三十公里路。我用舍不得花的车费和零用钱,买回了一支心爱的竹笛。  相似文献   

10.
著名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年在华沙以西约55公里的热拉佐瓦·沃拉村出生。肖邦一家热爱音乐,母亲弹钢琴或唱歌时,父亲便以长笛或小提琴为其伴奏。这个平和、安全、恩爱家庭对肖邦而言,是幸福的象征;少年时代的这片乐土,令肖邦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1.
坦桑尼亚的耍蛇艺人李有观译耍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来自苏库马族的耍蛇艺人被人称为“巴耶耶”。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巴耶耶挥舞毒蛇,动作惊险。那些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耍蛇艺人的指点下,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  相似文献   

12.
金秋时节,在高原明珠的辉映下,位于洱海之南、团山脚下的大理经济开发区民族广场更显出她独特的魅力.在她宽广的怀抱中,一只只风筝涂抹着晚霞的瑰丽,在碧蓝的天宇勾勒出风城下关繁忙一天之后的舒心和惬意.水幕宫奔流的水花跳动着欢快的音符,在为广场上舞步翩跹的人们伴奏着"神韵大理"的乐曲,由此拉开了大理民族广场文化活动的大幕!  相似文献   

13.
在滇西北大理洱海之源的洱源县,唢呐是当地白、汉、彝群众喜爱且极具典型性的民间吹管乐器,无论是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还是民间社火、宗教礼仪等各种场合,都离不开唢呐那高亢嘹亮、热情奔放的演奏.同时,它还是白族古老的吹吹腔戏的唯一伴奏乐器.可以说,洱源人深爱着唢呐,洱源人也不能没有唢呐,无论是喜庆还是忧伤,唢呐吹奏都是他们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二人台是蒙汉人民共同培养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蒙、晋、陕、冀等西部地区,它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背景、传承与发展、剧目与社会影响、音乐、语言、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基本特点与风格特征研究,探讨二人台与其所属文化的脉络关系。同时通过剖析二人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在云南省弥勒县工作生活了43年了,经常看到一群群彝族支系阿细人男女,拨响震撼山岳的大三弦,听到那支闻名中外的乐曲《阿细跳月》。在清脆悦耳的短笛伴奏下,跳着激越欢快的旋律拍掌起舞。矫健的舞蹈,粗犷古朴;坦荡的激情,热情奔放,倾吐出一个民族的心声。也时时激励我的热情,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使我这个69岁的老年人振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爱情浪漫曲     
布拉特·沙尔沃维奇·奥库扎瓦(1923—1997),俄罗斯弹唱派诗人,出生于莫斯科,梯比利斯大学语文系毕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自己作诗,自己谱曲,自己用吉他伴奏演唱,成为弹唱派诗人的领袖人物,与维索茨基齐名,其作品深受俄罗斯广大人民喜爱。主要诗歌集有《岛屿》《快乐的鼓手》《阿尔巴特街啊,我的阿尔巴特!》。他写的《爱情浪漫曲》影响深远,广为传唱,特别是开头的  相似文献   

17.
英国乡村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的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一再被搬上荧幕,观众对影片中的舞会场景都会记忆犹新:小提琴即兴伴奏,男女面对面各成一列微笑注视着对方,随着音乐移动换位,整队舞步一致,相当壮观。这种舞蹈音乐活泼轻快,节奏鲜明,舞步相对简单,没有现代交际舞的暧昧,多了一份理智,充满了纯真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极具英国特色的民间舞蹈:英国乡村舞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昆曲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1,(11):47-47
昆曲,又称“昆腔”。原为元朝时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明、清两代艺人不断整理加工,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昆曲有“幽兰”之雅称。它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昆曲的文辞华丽典雅,曲调舒徐委婉,表演细腻优美,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相似文献   

19.
秘鲁的民间舞蹈,根据本国地理的变化大致可分为沿海、山区和森林地区三类迥然不同的舞蹈.沿海地区舞蹈的特点是热情、欢快,服装保留了殖民统给时期的样式,并由现代化的管弦乐伴奏.其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舞蹈是玛丽内拉舞.玛丽内拉一词原意为海军.19世纪末,秘鲁大力发展海防.舰船停港时,海员纷纷换上便装,上岸与姑娘调情说爱.最初是在酒吧间共舞,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男女双人舞,表演时,男持手帕,女双手提裙,相互围绕,以轻快的步伐、手势和顿足踏点表达爱慕之情.此舞又分为北部玛丽内拉舞和利马玛丽内拉舞:前者为赤足表演,女方身着宽大的连衣裙,男方以毡帽和披肩为特色,注重手势和步伐的表演;后者比前者高雅,女演员衣饰华丽,男演员多为黑色礼服,以皮鞋踢打出的节奏,引人入胜.玛丽内拉舞又称为秘鲁的国舞,是重大庆祝活动中的传统节目,伴奏的管弦乐队达几十人.每年利马市和特鲁希略市都隆重举行玛丽内拉舞蹈节,评选出当年最优秀的舞伴.  相似文献   

20.
正大理南端的无量山里,高搭的青棚下,松毛铺满一地,彝族婚礼最闹热的场面即将上演。几个托举菜肴的汉子跳出一场蹁跹的阳刚舞蹈,这舞里有嬉笑嗔怒,有逗乐调侃,更有杂耍般艺高人胆大。跳着舞蹈来上菜,是为抬菜舞,彝族人纷飞的脚步已在这里跳了上千年。盛唐时,跳菜跳进宫廷,伴奏的是唐朝14部乐礼之一的《南诏奉圣乐》,"舞者奉盘或托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精致的宫廷舞流落民间,被贯入乡土气,而后有了兴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