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大理文化》全年12期共刊发散文46篇,近40万字.我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再回顾看这40万字,连日的秋雨陪伴着我的这一次阅读,一篇一篇,那些文字连同绵绵雨丝在我心里汇集成一条小河,我一次次闭上眼睛,想象我也是那小河中的一部分,可以是一片落叶,可以是一粒泥沙,可以是一只蝼蚁,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我都能全身心地把自己完全交付给那条河流,在途中,我会看见山河湖海、日落炊烟,最终被引向开满鲜花的大地与家园.这样的阅读体验无疑是愉悦的,因为散文写作需要真诚、自然的情感浸润,所以,每一次的阅读就是一次和作者交流谈心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甚而都不需要刻意地带入和引导,文字的挨个出现从容优雅,彼此间的距离感幻化为无,和作者一起沉迷于对大地万物和内心家园的赞美与归属.  相似文献   

2.
正《大理文化》是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单月刊,以刊载小说、散文、诗歌为主。笔者阅读了2016年至今的刊物,发现其办刊思路清晰,地方特色明显,是一本质量较好的文学性刊物,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解读大理历史到位。大理具有厚重的历史,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去阅读并理解相关的古籍具有一定的难度,《大理文化》就在每期的"大理讲坛"栏目将与大理有关的历史故事用通俗的方式加以演绎,如2017年第3期《霞客大理行》用2万余字的篇幅,演绎了徐霞  相似文献   

3.
2021年《大理文化》全年12期共刊发散文44篇,约42万字.我们沉浸在这些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真诚、动人而又充满性灵的文字打动,仿佛透过《大理文化》在与作者的灵魂直接对话.因为这些作品渗透着创作者生命的本真,他们燃烧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让真诚的情感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充实着单薄的文字、丰盈着脆弱的纸页,让沉默的文字发...  相似文献   

4.
姚静 《大理文化》2008,(3):40-41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大漠风沙,戈壁荒滩.西北丝绸之路举世闻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境内还有一条西南丝绸之路,它的开辟甚至要早于西北丝绸之路,在汉代这条"丝路"被称为"蜀身毒道",它从四川出发,经云南的大理、保山、腾冲出缅甸直至印度.它曾穿越大理的漾濞县境,留下了许多的遗迹散落在漾濞的崇山峻岭中,或是古村旧寨旁,仿佛一个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只要拾起它们,就能让其中一段往昔鲜活地复原…………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继《文化译丛》而来,短短一年,刊物以高雅脱俗的品位,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文化气息浓郁的印象。令各界读者交口称赞,成绩可喜。 《世》刊在选题上注重以显要人物及其鲜为人知的故事,经过生动刻画、细心编辑,呈现给读者,如刊发的《英国皇家的总管——菲利普亲王》、《球场外  相似文献   

6.
《大理文化》2012,(4):112-112
亲爱的作者和读者,转眼间,又是桃红柳绿时,龙年的春天已张开臂膀向我们跑来。面对着一碧万顷的洱海,翠色欲流的苍山,我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愿新的一年,《大理文化》有更新的面貌呈现,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理文化》2010,(3):58-58
经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大理文化杂志社共同商议,决定联合举办"2010首届‘魅力大理.精神家园’诗歌大赛"征文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省内外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征文将通过刊发"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诗作,以诗歌独有的艺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地域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密码,它们关乎生活习惯,关乎地域性格,关乎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一金庸笔下的大理,不仅有着"神仙姐姐"和"段公子"的爱情故事,还有浓墨重彩的"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不过,但凡说起大理,爱茶人士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沱茶的鼻祖——下关沱茶。一个春茶吐芽的清晨,我在离开大理多年以后再次走进位于西洱河南岸的老下关茶厂(现在叫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感受那份保存在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走近那段让我难以忘怀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我都要去赶三月街.三月街,已成了大理人的一个情结. 步入三月街的街门,我便看到了“观音古市”几个篆书大字,很多人或许都会忽略,但于我而言,这却是我的兴趣点所在. 研究或关注大理文化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理人对什么事都讲究个说法,都要像树有根、水有源一般让每一件事情都有个来龙去脉,从而让子孙后代懂得溯古知源,懂得归去来兮.而且一般只要是有些历史的文化现象或习俗行为,其源头,必定会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大概就是大理文化之根,就深藏于宗教迷宫之内的最好明证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参透了大理宗教的本质,也就领悟到了大理文化的核心特质.  相似文献   

10.
《大理文化》2012,(5):112-112
亲爱的作者和读者,转眼间,又是桃红柳绿时,龙年的春天已张开臂膀向我们跑来。面对着一碧万顷的洱海,翠色欲流的苍山,我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愿新的一年,《大理文化》有更新的面貌呈现,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可读性增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包容性俱佳,文化大理,诗意栖居,愿广大读者沐朝阳、披夕晖、或在灯下,捧一卷《大理文化》,如品香茗,如坐春风,这便是我们的愿望。同时,我们也热忱期望广大新老作者的赐稿,现将栏目设置及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大理文化杂志社共同商议,决定联合举办"2010首届‘魅力大理·精神家园’诗歌大赛"征文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省内外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征文将通过刊发"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诗作,以诗歌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一、征文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大理赶街     
赵敏 《大理文化》2010,(3):104-112
一部电影《五朵金花》,让大理扬名四海。是《五朵金花》让中外观众体会了白族的特有民族街市——"三月街"。正像每年的春天桃花都会红,柳树都会绿一样,一年一度三月街也会如期举行。这是来过大理旅游,对大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这是"三月街"的今生。有一句对大理白族"三月街"概括得很精彩的话,叫"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说的是"三  相似文献   

13.
杨周伟 《大理文化》2010,(5):103-110
公元1075年大理国孝德皇帝段思廉退位为僧。后来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出现的上德帝(段廉义)、段寿辉、保定帝(段正明)、段正淳和段誉先后登上了大理国皇位。金庸先生笔下的这五位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原型是否一致?小说中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天龙寺高僧本因和枯荣大师及段誉之母刀白凤是金庸先生虚构的还是都确有其人,本文将向世人讲述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氏人物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青年作家北雁的长篇纪实散文《环湖一周》先后在《大理文化》2018年第10期、2019年第5期"开篇作品"栏目重磅推出,同时有部分章节先后在《核桃源》《祥云文化》《洱源文化》等州内报刊刊发,《大理时讯》更是从今年3月份起对全文进行了连  相似文献   

15.
我的书架上摆着三十多本星新一的微型小说作品集。我是个星新一迷,很喜欢读这些书。微型小说原是美国杂志首先创造出来的超短篇小说。若用日本文字来写,篇幅最长也不过十页稿纸。在这么短的篇幅里,既要故事完整,又要题材新颖,结尾出人意料之外,让读者感到妙趣横生,这当然就要求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星新一至今已写了七百多篇微型小说,可以说每篇都构思新  相似文献   

16.
<大理文化>是云南创办较早的文化刊物之一.从创刊至今,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突出文化品位,立足大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大理文化>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办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刊物,影响了许多读者,成为"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中唯一的地州市级刊物.  相似文献   

17.
我曾品尝过大理白族的砂锅鱼、饵丝这两种闻名遐迩的美食,吃过后挥手惜别大理了,然而,总有一种寻找机会再度去品尝的奢望。其实,在我所品尝过的大理白族美食中,火烧猪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年多以前,我和几个好友一同到大理游玩。虽然多年前我曾几次游逛过大理,饱览了大理的旖旎风光,感受过大理的民族风情,品尝过大理的独特美味。而这次故地重游,还是不乏新鲜感。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位比我更懂得大理的朋友推荐下,我们一行相邀钻进地处大理古城闹市区的一家百年老店,慕名品尝了一回白族出名得让"老外"都赞不绝口的火烧猪肉。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轨迹     
第一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不会写"大理"。那时候村里来了个小炉匠,他说他是大理的。他补锅、茶壶、铁桶。收钱,也收粮食。那是个什么都需要修补的年代,每家都能拿出几样破锅烂桶来。伴随着小炉匠的风箱、不断四溅的火星、小铁锤的锻打声,"大理"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了。第二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没有到过大理。那时候我在读小学五年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我的《〈论语〉读本》,这是在20年前我的《〈论语〉浅解》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年来,我在学校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对《论语》的学习、研究和介绍。回顾这20多年的过程,也有一些体会。围绕着百家讲坛的一些节目,展开了一场关于普及文化经典的讨论。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经典与读者(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注释、讲解、传授文化经典,目的全在于让读者(听众)了解经典,使经典得以传承。而要达到此目的,就要架桥;注释、讲解、今译都是架桥的工作。20年来,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