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生死智慧袁阳以儒道二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死智慧,包含着两重基本主题。其一是生与死的实在与否?这是本体论的主题。其二是生与死的意义何在?这是价值论的主题。一方面,儒道两家都承认死的实在性,但道家同时保留了长生的希望,因而道家在第一主题内用力...  相似文献   

2.
莫艳梅 《寻根》2012,(5):103-104
吴王阖阊弟夫椠(概),史载寥寥几笔。据载:公元前506年冬,夫粜随吴王阖闾(庐)伐楚,夫枭率5000人大败楚军。公元前505年6月,夫檗为楚、秦联军所败。9月,夫椠趁秦、越救楚败吴,阎闾在楚难以脱身之际,偷偷回到吴国自立为王。阖阊回吴攻打夫粜,夫檗逃到楚国,楚昭王封夫檗于棠溪(今河南省西平县之西),为棠溪氏。此后,史书上不再见有关夫枭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当代诗人中我最喜欢的是勃洛克、别德内依和克留耶夫。别德内依在形式方面给了我许多帮助,而勃洛克和克留耶夫教会了我怎样抒情。 1919年我和一些同行发表了关于意象主义的宣言。意象主义是我们当时想要坚持的一种形式流派。但是这个流派自身缺乏基础,因为它只追求有机的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终时.位于秘鲁北部兰巴耶克省首府契克拉约市东南100公里处的小镇拉哈达.一时成为整个秘鲁以至世界考古学界和旅游关注的焦点——西班王墓博物馆于2002年11月8日落成并揭幕。这座占地7.7公顷的古墓博物馆.从规划、设计至其竣工历时4年:斥资500万美元。其展厅面积1000余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的主题、风格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呼啸山庄》是那样奇特,那样强劲有力而又催人泪下的一本书,大凡读过的人都不免会作出独特的解释。复仇是小说后半部的主题,尽管在最后一章里希刺克利夫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或许应该指出的是,不能将这部小说仅仅看作一篇纯粹的爱情故事。否则,埃德加·林惇和哈里顿·恩萧就应当是主人公而希刺克利夫则是个反面角色了。书中主要人物没有传统的幸福结局,连女主人公也在故事的中途死去。如果这仅仅是一篇希刺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的话,就没有任何必要再插进辛德雷·哈里顿·恩萧、凯西和林惇。况且,这种爱又被表现得那样的强烈,那样富有感染  相似文献   

6.
甘德系楚国天文学家证据两则王胜利甘德和石申夫是战国中期两位最著名的天文学家。石申夫是魏国人,这是各种史料记载一致的说法。然而,关于甘德的国籍,有关史书记载却是两种说法。一说甘德是齐人或鲁人,例如,《史记·天官书》云:"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  相似文献   

7.
雪生 《世界文化》2002,(5):42-44
自从世界知名化妆品公司欧莱雅(L,Oreal)正式推出了以法国影坛常青树凯瑟琳·德纳芙为形象代言人的电视广告后,不仅使人到中年的成熟女性感到振奋,而且也使那些年过半百、感叹时光无情的女性产生了新的希望。 尽管己经57岁,但凯瑟琳这位性感、时尚的法国女明星的魁力却丝毫不减当年,身边照样拥有一批为她神魂颠倒的异性追星族。 的确,在人类杜会进入第3个千年之后,年轻和貌美己经未必是难以分割的同一个概念了。对于以下5个英国女性而言,这便是不争的事实:她们都已经年过半百,但她们无不自信美丽,光彩耀人。  相似文献   

8.
诗是有生命的语言,是光明,又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交响乐。它表现自然和人生,生与死,希望,信仰和爱情,甚至表现世界和宇宙。从远古至今,它不断地创新,拨动全世界人们的心弦。世界各国的语言不同,然而在世界文学的洪流中,诗歌是互相渗透的。形成欧洲文化世界的是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其诗歌也是从这两大潮流中产生的。代表希腊文化的古诗,可以举出与荷马齐名的美丽的女诗人萨福(公元前7世纪),有人称她是第10位诗歌女神。古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的女神共9  相似文献   

9.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嗜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二十馀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夫敦煌在吾国境内,所出经典,又以中文为多,吾国敦煌学著作,较之他国转独少者,固因国人治学,罕具通识,然亦未…  相似文献   

10.
克丽斯蒂娜·吉勒,20世纪80年代英国时尚圈顶级模特儿,17岁的时候因参加伦敦当地的一场“平民时装秀”演出而一举成名,曾被英国HELLO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并入选队物》杂志评选的“世界最美丽的100个女人”,身上一度拥有无数绚丽光环。然而,1990年以来,克丽斯蒂娜一直孤独地住在伦敦。想到过去,往事如烟,总会让她感叹不已,因为那些记忆永远都无法用“单纯”两字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1.
慈北厉氏考     
任永江 《寻根》2012,(3):129-133
厉氏属于罕见姓氏,放眼全国,现今居住比较集中的省份为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南。浙江为金华市东阳、永康、磐安,宁波市鄞州区、慈溪、余姚、象山,舟山市秀山,丽水市缙云、青田,温州市永嘉、乐清、苍南,台州市临海、天台。翻看1992年版《慈溪县志》,厉氏统计人数在2000以上,在慈溪也是一个小姓。不过,这2000多厉氏族人基本上都聚居于今慈溪东部的掌起镇厉家村,在当地属于大族。  相似文献   

12.
陈宇 《世界文化》2009,(12):48-49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诸仲文化中是比较晚出现的一种形态。阿拔斯朝(750年~1258年)早期,阿拉伯文化臻于鼎盛。其空间范围西起北非西端和西班牙,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里海和高加索山,南达阿拉伯海和亚丁湾。其中,中东是主体区域。阿拉伯文化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复合文化,  相似文献   

13.
老子家乡 仙城鹿邑张景志,周西华老子出生在“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从现存史料看,最早记述老子生地的是司马迁。《吏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也载:延熹“八年(16...  相似文献   

14.
陶咏白 《世界文化》2008,(1):I0001-I0004
林江东女士与韩国的金京嬉女士一个从中国传统的水墨起步,一个从西方的油画开始,这两位东亚人,在东、西两个不同绘画的体系中学绘画,在两个不同的绘画“母语”中来完成自己的绘画理念和技能的修练。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两位早先从无往来的女画家所呈现的系列作品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她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不仅仅是她们在互不相识之时都走向了绘画的抽象,如果说,绘画形式观念上的类似,可以解释为世界艺术发展大潮中艺术走向抽象的一种趋势,但剥离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在她们作品的内核中,也是如此地相同。  相似文献   

15.
王冠珠 《世界文化》2010,(11):28-28
凯瑟琳·斯多克特,美国当代女性小说家,1969年生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在阿拉巴马大学获得文学与创作学位,毕业后移居纽约,从事杂志出版与市场工作,目前与丈夫和女儿居住在亚特兰大。《相助》是凯瑟琳的处女作,历时五年完成,最初遭到过45位书商的拒绝,但一经发表即刻成为畅销书。  相似文献   

16.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17.
翻译可畏     
凯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热恋,还生了个孩子,这是尽人皆知的。可是,这两个人究竟用什么语言交谈呢?出乎意料,他们用的竟是希腊语,说得准确些,是古希腊语中一种叫做会话体的语言。约在公元前200年,罗马帝国隔着地中海与南面的迦太基争霸,这便是布匿战争。据文献记载,这次战争的主角罗马名将西比奥与敌将汉尼拔会面的时候,也是用希腊语交谈的。公元前的地中海一带,完全是希腊语的世界。《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的。在当时的罗马,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竞相学习希腊语。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普及整个西欧。后来,又相继出现了西班牙语的时代、法  相似文献   

18.
由刘海粟美术馆和上海博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不息的涅瓦河——俄罗斯当代油画精品展”于2月24日~3月5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俄罗斯当代油画近60幅,除了展出刘海粟美术馆馆藏老一辈“人民艺术家”叶赫特、列萨夫·巴列茨的作品外,还展出了活跃在当今俄罗斯画坛的中坚力量亚历山大·贝斯特洛夫、尤里·戈留塔、丘文、哈米德·萨甫库耶夫等人的作品,同时也展出曾在列宾美术学院进修的顾依达、俄罗斯新一代年轻画家们以及正就读于列宾美院的青年学子们的作品。近年来,俄罗斯油画在与世界艺术潮流的碰撞中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楠子 《世界文化》2012,(1):56-56,F0003
美素不达米亚文明疑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发源于两河(底姆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所以又被称为两河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境克首都巴格达一带。  相似文献   

20.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千纪下半叶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卓越的美国苏美尔学家克腊默尔在其著作《历史开始于苏美尔》一书中列举了苏美尔人所创造的39项人类第一。在苏美尔人所创造的辉煌文化成果中,对世界文化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其在文字、学校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文化的载体就是苏美尔人泥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