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理文化》2011,(2):121-121
《世界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两类。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做了诠释和定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进步的根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保护我们国家的根基,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国家大事。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号召全社会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特别的审美习惯,蕴藏了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到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逐渐被世人确认。1999年,前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郎甫-上任。  相似文献   

5.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理念,并将其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是为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保护我们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值此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代表全市文化工作者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2-262
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又一部重要法律,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共6章45条,包括了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5个方面,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平等观的实践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导向作用。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还存在诸多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机拟合,有利于深化文化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就其广泛的外延而言,大体包括文物、建筑群、古遗址等三类。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历史文化高度发达和对人类文明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进入新世纪后,做好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对其的无偿投入,应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和原则。但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理顺并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和人类历史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深刻的,文化遗产资源应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纵观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都由文物部门管理,这符合文化遗产资源的性质和文物部门的职责,但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下,曾经早已明确定位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出现了多重管理的现象。应明确,文化遗产只有归口文物部门管理,才有保障。因为,文物部门是以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为目标,经济效益则从属第二位的,这与旅游部门以追求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特点有着巨大区别。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1.
卫波 《华夏文化》2012,(3):45-4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政府、专家和公民的青睐,有关文化遗产的文章也数不胜数。文化遗产总是与"资源"一词形成一个习惯性短语,即"文化遗产资源",如新华网发表的《贵州省成为文化遗产资源富土》,《陕西日报》的《整合文化遗产资源》等等。文化遗产能否被称作资源?文化遗产能否以资源的身份用于开发?大家似乎并不怎么关心这种问题。透过文化遗产资源习惯短语的背后,我们认为相关的博弈方更加看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性,而非文化性。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宝贵的文化遗产呢?  相似文献   

12.
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从区域文化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委派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罗米·考斯拉先生、乔哈里·苏明塔加先生于5月19日至6月3日对中国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达拉宫、交河故城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孔府、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了实地考察。5月26日、27日,两位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在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厅官员和专家陪同下,考察了武当山古建筑群,并与丹江口市政府官员就考察情况和地方政府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两位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说:“我们在这里看到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对武当山的保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丰富性并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其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日前,以展示“非遗”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涵盖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旅游过程中文化特质的融合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的天然内核,是生产性保护的有效路径,文化旅游还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涵养利用。本文指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中的优势与差距,从政府发展战略、部门工作推进、文化产业视野、企业市场定位,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07,(7):48-48,50
水下文化遗产通常是指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水下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新年第一天,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主办、近30所高校协办的第二届“青年文化遗产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以“支持中国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主题的本届活动,参与者来自有关专家、学者、记者、在校大学生等近百人,其内容有中央美院非物质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题为《认知文化的人民性》的演讲;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正在消失的母亲河》的放映;大学生签名仪式和剪纸表演等。去年同一天,首届“青年文化遗产日”是在王府井步行街举办的,其主题是“中国非…  相似文献   

20.
抢救文化遗产的成功典范──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民俗曲艺业书》初评陈益源维护文化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是一个进步社会应有的作为,也是那个社会得以持续进步、再创新文明的基础所在。然而,传统文化不是可以永远摆著待价而沽的,它往往深入人心,影响著民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