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凤凰网作为2008年1月中国网站名网票选出的"新闻分类前十名"网站之一,其评论频道凭借自身特色在各新闻评论类网站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本文试从栏目设置、成功之道、不足之处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希望能给内地的网络新闻评论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家好!感谢《新闻与写作》在我们学校举办这场评论互动会.很高兴与在座的诸位朋友一起探讨当下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新闻评论为何受到欢迎? 新闻评论是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对正在、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评论在各种媒体上以繁荣兴旺之势铺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9年初完成了频率的改版,新闻播出的比例大大增加.改版前"中国之声"是"5+2"播出模式,即周一到周五以新闻为主打,周末两天以文艺节目为主:改版后成为"7+0",天天以新闻为主打.播出方式从以前的直播与录播混合,改为滚动直播.此外,中国之声特别聘请了一批观察员,储备了近千名专家,及时对突发事件、重大政策进行通俗解读和评论,着重加强新闻背景的解读和新闻评论力量.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新闻图片后期造假盛行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当我们享受着数字化的方便快捷时,"PS"后期也成为摄影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方便快捷、天衣无缝的后期制作,也给一直以真实客观拍摄现场为宗旨的新闻摄影带来了危机.后期制作已经超过前期摆拍,成为"假照片"的最大推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科院的陈力丹先生在谈到新闻评论时曾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评论的作用:"减去相同的东西,加上新闻的意义。"所谓"相同的东西",是指新闻报道。世界上每天就发生这么多事,很多报纸在新闻报道上大同小异,难以分出截然高下。而评论就不同了,它是给人展示和分析所谓"新闻的意义",给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以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现今,很多党报开了时评栏目,很多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版。随着新闻评论与人们的零距离化,新闻评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闻评论为什么会在今天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一  陈惠娟 《新闻实践》2003,(12):65-66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www.cjr.com.cn,下简称CJR)是国内第一个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网站(与《新闻实践》杂志合办)。从1999年7月诞生,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历程。对于CJR,其站点平均每天访问量从开始的数百次,发展到现在的每天近万次,尤其是去年底,伴随着其母网站"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全新整合开通,CJR的访问量增长更快。CJR的成长与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保持了一种令人羡慕的正相关。在国际搜索引擎GOOGLE上,以"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网页有29700项之多。应该说,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给CJR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而CJR的发展更与其自身特色密切相关。本文力图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地方报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应该发挥哪些功能,才能更好配合地方发展?笔者以<长江日报>"长江评论"专版为个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期<新闻与写作>聚焦"社评与国际话语权",像是一场"关于评论的评论"圆桌会议.几位作者的身份很有意思:卢新宁主持中国第一官方报纸的笔政:胡锡进主持的环球时报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重要声音;张颐武、李希光、赵振宇三位教授,主业是教新闻评论课,也经常写评论.在我看来,教评论的和写评论的各有所专.评论写作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之种种,评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是评论本身.写评论往往强调实践性,并不在意评论的创作原理;教评论的强调理论性,往往对评论现象作出归纳概括.这几位顶尖报社和学校专门从事评论工作的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讨论社评与国际话语权,从不同方向研究同一问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意.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一直倍受媒体的重视,它更是被誉为传统新闻领域的"灵魂"。而网络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评论中的新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多年来一直检验着中国新闻业的质量。自2006年网络新闻评论加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范围以来,其获奖作品也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本文笔者将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解读网络新闻评论,分析目前网络评论作品的现状,并且探讨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振宇 《今传媒》2007,(10):14-14
设立"评论记者"的现实依据 1995年,中央电视台设立新闻评论部,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创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以央视命名的"央视论坛",更为中国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新闻评论带来了生机.但是,央视论坛在自己的实践中越来越背离了自己的宗旨,终于在2006年的新一轮改版中被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英国《泰晤士报》曾给新闻这样下定义:新闻是变迁的记录。记录变迁,也就是记录历史了。所以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不但有助于今天的人们认识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与古典文学渊源很深。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中国新闻的祖师爷。我国老一辈的新闻家和新闻评论家,都从唐诗宋词、笔记小说、古代散文中学到精炼的笔法与论断的方法。《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和《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是当今报刊上的“文前按语”与“编后”的滥觞;从金圣叹评点《水浒》、《西厢记》和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到今天的文中按语,可以找到相通的轨迹。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是从桐城派的“清真雅洁”走到“经世致用”的第一人,他把孟子以后中国传统的政论文章,用在评论时事政治问题上。梁启超在长期的办报活动中形成了一种政  相似文献   

16.
"新闻深呼吸"是浙江经视晚上十点半的一档深度新闻评述和脱口秀节目,主要梳理评论当天的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创办于2009年1月.敢于进行舆论监督替百姓说话是这档节目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 10年光阴,新闻评论一路奔波,今日似乎走到十字街头,四处观望,何处可去?与四五年前媒体不约而同地把评论作为新的"阅读率增长点"、进而催生了新闻评论繁荣的局面相比较,笔者却认为,现在人们对新闻评论的兴趣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28-3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抢占了新闻达到率的"第一落点",形成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巨大冲击。以挖掘新闻事实真相、深度评议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通过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和创新节目形态争夺新闻的"第二落点",着力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成为它的基本诉求。本文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评论的时效、深度、广度等核心视点出发,通过对它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对它的历史变迁及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轨迹的梳理,发现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存在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冯并专栏》是经济日报新春奉献给读者的“小礼物”。以作者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在我国尚不多见,堪称新闻界之新闻。《冯并专栏》开篇《先说“南蛮”盗宝》出手不凡,读来如嚼橄榄,很是醒脑。对于这种专栏尽管还有异议,但它毕竟为我国新闻评论园地吹进了一缕新风。笔者也爱磨笔头,偶有“雕虫小技”见报,也期望我国新闻评论能有一个飞跃。于是曾斗胆投书评论界名人:“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个李普曼?”美国这个沃尔特很有两下子,他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主办《今天与明天》专栏长达36年,其专栏文章被世界200多家报纸转载,以致这一专栏成了20世纪美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