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出版属新兴出版形态,产业链条还欠完善,其发展受到出版内容同质化、盈利及利润分配模式模糊等制约,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媒体以更加丰富的出版内容、更加多样的出版形态,适应用户多样化的读、视、听的需求.同时,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技术上的更新对手机出版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适应数字内容市场供需态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转向,也是媒体融合与出版融合相关政策推动下实现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文章从出版媒介角度考察出版深度融合内涵,指出其是初步融合、再分化、共存等阶段渐次展开又并行发展的复杂过程,将重构包含出版业在内的媒介与内容产业新格局和新生态,推动出版业成功跃迁至数字出版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再媒介化过程,出版业可通过迁移、改进、重塑、吸收等多种再媒介化策略推进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施勇勤 《出版科学》2012,20(2):18-21
从媒介融合视角分析数字技术推动下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扩散和产业集聚的两种趋势,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分析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文化逻辑,并进而分析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文化和规制的矛盾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指出垄断作用力和竞争作用力达到均衡——"制衡"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支点,垄断与竞争并存是数字出版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统出版业:焦虑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与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依据媒介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关系,探讨图书出版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优质内容是媒介融合时代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融合时代,优质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内容的生产、内容的再开发、内容的销售三方面探讨了出版产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菲菲 《新闻世界》2010,(8):284-285
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是其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正深刻影响着我国转型中的出版产业。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媒介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层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原有出版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以及新的价值链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白林 《出版科学》2016,24(1):34-38
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形成“大媒体产业”:传媒业内部界线模糊,外部边界不断扩大,呈现融合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对出版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媒介融合理论为基础,研究媒介融合对出版产业的一般影响,进而研究对出版业的生产核心——内容编辑体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强化互联网思维,切入落实"四个坚持",即坚持内容为王与渠道制胜;坚持人才为本与技术支撑;坚持平台建设与项目带动;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进而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出版业形态、业态与途径,重构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媒介进化角度看,媒介融合的本质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跨越介质形态,消弭媒介边界,实现媒介功能的有机集聚,从而走向各种媒介共生共融的新生态。以此为视角,可以发现,数字出版超越了传播介质和内容载体的限制,在内容生产与形态呈现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柔性框架特征。但从媒介融合悖论和负面效应角度考察,数字出版转型路径有着分化的必然性,更不能不警惕数字内容同质化泡沫的大量出现。这是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柔性品质发生改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蔺红英 《传媒》2015,(15):58-60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媒介市场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并引发了媒介革命.新旧媒体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当下传统媒体产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思想.网络、手机、IPTV、微博、微信……媒介融合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上述大趋势,出版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变局,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传统出版行业的各个环节,实现由出版业牵头的跨媒介融合,从而推动转型升级,是每位出版人亟需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图书出版主权利衍生出来的附属版权虽然并非正式概念,但它在出版产业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增值价值。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凭借媒介融合趋势提供的机遇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度、立体、多元开发附属版权可以充分开发图书版权,拓展"大出版"概念,拓展出版盈利渠道,整合出版价值链,对进入微利时代的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孙平  张国飞 《现代传播》2015,37(2):103-106
当前,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主要体现于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三种形式。但由于受到制度梗阻、政策滞后、产业乏力等因素的影响,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实践呈现出一些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梳理多样的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基础上,尝试提出纪录片这一片种的独特之处,并找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出版业与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等产业在信息内容、接收终端和传输网络等方面逐步走向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出版产业价值链逐渐由纵向分离向横向功能聚合、由上游链节向下游链节聚积。鉴于产业价值链的嬗变趋势,传统出版业必须通过加强内容资源开发、扩展阅读终端市场和再造传输网络平台等方式,重构一个全新的产业价值链,才能应对媒介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视阈下的3G手机电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面对手机电视3G时代带来的诸多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从媒介融合角度对3G手机电视媒体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把握3G手机电视信息传播规律,推进3G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12):78-80
媒介融合改变了报业的生态环境,从技术层面看,媒介融合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融合;从经济层面看,媒介融合使得单一的媒体形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基于媒介融合的媒体一体化正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虽然报业从技术、内容、产业形态上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之路,但仍面临融合的空心化,缺乏创新性,缺少科学谋划等问题,亟需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8,(6)
手机电视的广泛运用宣告了"新视听时代"的到来。作为技术革新、媒介融合、产业转型的新鲜产物,手机电视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灵活性、随时性以及广阔的潜在市场。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也遇到了不少现实困境,要想摆脱传输速率缓慢、节目内容匮乏、终端价格过高等问题,必须更新技术水平、创新运营模式、借助电视台和社会影视公司的力量丰富节目源,这样才能使手机电视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顺利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在实现三网融合后,手机除打电话外也可以看电视、上网,选择手机作为媒介接收终端的用户量将会急剧增大,这会给手机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手机出版也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但也应看到,手机出版在有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是传媒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代媒介融合进程主要体现在传媒数字化、集团化、跨界发展等层面。我国出版企业应视媒介融合为重要发展契机,以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业发展的产业规律为依据,着重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提升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2000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涉及出版产业的1462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并构建学术图谱.从论文数量、研究机构与资助项目、学科分布与研究层次、成果发布平台等方面对出版产业研究进行描述.结合关键词图谱分析,本文还原了三个向度研究的热点:出版产业链建设和出版产业勃兴(产业);数字出版产业与产权保护(技术);媒介融合中的中国出版市场发展(市场).进而提出出版产业研究发展与变革的要点:密切研究合作,打造出版产业研究"无形学院";运用理论对出版产业现象予以更具智库性质引导;立足媒介融合大环境,探索出版产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给出版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本文从产业竞争基础、出版企业价值网络、出版企业核心价值活动、出版产品和服务等层面对出版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及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