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猎人与农夫,分别代表着畅销书与常销书这两种出版策略与出版模式。出版人对两种身份的认同与选择,对中国图书出版生态的优化具有绝对意义。基于此,笔者认为,对畅销书的过度强调是片面而短视的,只有把追求方向纠正到常销书,才能为出版社构建起长远的出版效益。  相似文献   

2.
边苏 《新闻界》2006,(6):133-133,82
畅销出版物是“某一时期内出版物中的佼佼者,它以极其可观的经济利益吸引出版社去不断探索新的出版领域”“,畅销出版物也可以因其恒久的价值而转化为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精品、经典,成为常销书”。一般说来,畅销出版物同常销出版物都是出版人追求的目标,是出版发行企业赖以取  相似文献   

3.
不少国外出版人认为,体育书很难做到畅销,只能打常销。目前奥运热已经进入空前的高涨期,但图书相对于媒体和网络,其制作周期和时效性都滞后,因此想要策划真正有潜力的奥运图书,只能走常销路线。而国内出版人依然看好奥运商机,从竞争激烈、为数众多的奥运相关出版物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张鸽 《出版广角》2018,(2):30-32
畅销书是在一定周期内达到大销量的书籍,常销书是在较长生命周期内均保持较大销量的书籍,将畅销书升级为常销书,不仅能给出版社带来稳定收入,还有利于树立图书品牌.文章以文学图书为例,总结出版社挖掘图书价值,运用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进行持续宣传、精准定位与个性化营销,从而将畅销书升级为常销书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郭玥 《出版广角》2012,(3):24-26
正畅销书的发行量毋庸置疑,但巨大的发行量并不意味经典的诞生,"畅销"不等于"常销",更无法做到"长销"。在发行量、经济利益大锤高悬的情况下,出版行业亟需对泛滥的畅销书市场做"减法",让畅销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6.
畅销的偶然     
如果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畅销书时代的话,那么这也只能说是从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已经逐步形成了某些关注点上来说的,而对于出版社和出版市场而言,畅销书的运作还远远没有形成其良好的机制。可以说,一本书的畅销对许多出版社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眼见着少数几本畅销榜上的书,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海外已经畅销的书。而许多在策划人与出版人眼里应当畅销而没有畅销的书默默地滞留在出版社的库房里。所以我以为,畅销尤其  相似文献   

7.
"畅销"作为一种被读者广为接受的出版现象,与出版业大生产大流通紧密相连,与近现代出版业发是同步,是印刷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畅销书和畅销报刊,进入新些纪后,各种畅销出版物特别是畅销书频频亮相市场,不仅品种逐渐增多,而且门类获得较大扩展,成为引人瞩目的出版新亮点.然而,如何使畅销变为常销,使出版有更多的积累呢?  相似文献   

8.
书的品与位     
李旭 《出版广角》2015,(1):43-43
“创意有品位的畅销书”是自己25年来做书的体会与理念。创意是选题有创意、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创意,做别人没做过的题目。品位是内容质量有品格、有格调,而且写法、形式要有“味”,就像吃饭要有滋味,不仅菜质好,还要口味好、品相好。畅销当然是指市场大,有销量。创意与品位是畅销的基础,但品位之中,能否畅销,这一“位”字尤其重要。这也是编辑出版人的才华恣意发挥之处。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闲聊时听台湾的出版业者提到,畅销作家九把刀的书还没有畅销以前,经销商的仓库里堆得满满都是卖不出去的库存书,压了不少现金,要不是出版社坚持一本一本出下去,力挺九把刀出书,恐怕没有今天的畅销作家九把刀. 对于九把刀作品的畅销,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更多人是不明所以,想来不外乎作品水平并非顶尖,写得比九把刀好的大有人在,为何偏偏是他? 其实,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不少畅销作品的身上,而这也是令出版人最为困惑不解的地方? 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畅销?没人知道下一本畅销书究竟是谁? 翻译海外已经畅销的作品,再靠强大的营销能力将书推上畅销,是台湾比较常见的做法,这些畅销书的操作,宏观来看,实属出版全球化脉络的一环. 没人知道哪一本书会是下一本畅销书,不过,有一个情况却是可以充分掌握的,那就是一件文创商品的走红或畅销,作品的质量,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聊聊常销书     
在“鹏飞一力”的观念里,所谓的常销书,指的是可以维持一定的销售频率达一年以上的品种。这些书应该至少占一个零售店销售额的80%,剩余的20%则要靠新书和畅销书来实现。我们公司对于常销书很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销售检验后,总会有一些品种被我们不断补货,持续由销售部门推荐并销售。我们始终认为常销书是出版商应该去好好重视并好好规划的,这是通过扎实的努力可以做好的;但畅销书多数情况下可遇不可求,单靠努力认真是无法实现的。在我们将近七年的社科类图书批发经验里,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常销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品本身耐读,书…  相似文献   

11.
李克智品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出版人.曾策划发行了<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现代版)等多部优秀常销书,"智品藏书"系列已成为文化类图书中的经典品牌.  相似文献   

12.
图书策划应动态地调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自己实力,适时推出好的畅销书,在积累经济实力的同时积极向文化深层拓展,增加畅销书的文化含量,促使畅销变常销、俏销,走品牌图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榜单从非畅销书的角度,邀请了知名作家、书评人、出版人推荐他们2010年的心仪之作。这些书,也许还不够畅销,但却很有品位或可取之处。我们希望以此呈现中国出版小众的一面,并向默默坚持心中理想的作者和出版者致敬!  相似文献   

14.
选题策划的重要,恐怕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好选题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好选题大概是万万不能的。什么是好选题,可能仁见仁,智见智,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如果不抬杠的话,在当下的语境中,大概不外乎指畅销书与常销书两类。曾见某名出版家提出“常盛书”的概念,作为未来出版的鹄的,意在解决畅销书“畅”而不“常”和常销书“常”而不“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畅销书?畅销书能够制造吗? 畅销书就是那些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的书.但是,进入排行榜,并不一定证明图书的学术价值."畅销"所反映的,不过是一本书在"特定时间"内的销售数量.畅销书榜都以一个星期为"特定时间",来定义一本书畅销与否.畅销书排行榜衡量的是一本书上市后短时间内的爆发力,而不是每月每年的持续销售力.也就是说,畅销书不是"销售最多"的书,而是"销售最快"的书.由此看来,制造畅销书,无非就是想方设法让一本书在上市第一周内销售足够数量,"冲"上排行榜.这个道理,出版界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16.
代玮 《出版参考》2014,(10):33-34
正畅销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来运作,并在一段时间内在同类书的销售量中居领先地位的图书。《文化苦旅》从知识出版社(后改名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的第1版,到2001年4月的第2版第1次印刷本,十年中累计印数为47.2万册,至今销量已突破百万册,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一个代表。《文化苦旅》的畅销乃至常销,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文化大散文"的写作方式在当时也是首创;另一方面也与编辑的挖掘、出版社的营销密不可分。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文化苦旅》缘何如此畅销。  相似文献   

17.
《我为歌狂》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两年前尝试介入畅销书领域的一次成功策划。自1001年8月问世以来,该书至今已经连续占据“开卷”畅销书排行榜23个月,总发行量超过了86万册,不仅成为近年来校园青春读物的第一畅销书,而且事实上也成为具有一定销售长度的常销书。  相似文献   

18.
2015年的台湾出版业,总体来说,图书销售状况冷冷清清,没几本人们记得的畅销小说,出版人也哀鸿遍野,除了二月份推出着色书《秘密花园》的出版社可以开怀一笑,其他出版人大概都是苦撑居多. 2015年之所以没有特别显眼的畅销书,原因无他,二月出版的着色书《秘密花园》带起了一波着色书热潮,一直延烧到九月份左右,出版市场上无人能敌,众多出版人纷纷退让,书店里全都是无字着色书的天下.  相似文献   

19.
潘凯雄 《传媒》2002,(8):28-28
在中国的畅销书市场上,有一类图书始终在那里不温不火地运行着,它虽不像某些热销的读物那样大红大紫,但也比一般的图书卖得红火,且颇有常盛不衰之势,近乎一种既常销又畅销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杨鹏 《出版广角》2018,(2):10-12
童书"系列化"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普遍现象,中国童书产业大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童书创作和出版"系列化"发展的黄金十年.童书作者在精准定位内容的基础上,重视用户价值,树立独树一帜的风格,形成独特的叙事语法系统,找准合作平台,将有可能突破瓶颈,打造属于自己的畅销书和常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