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吴医汇讲》: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远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5,27(4):307-309
为了澄清究竟哪本期刊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我们通过追根溯源,梳理中国期刊发端的史实,否定了某些人宣称的200年前由外国传教士在马来西亚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的主张,以雄辩的史料确认:223年前由国人在苏州创办的《吴医汇讲》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相似文献   

2.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1):32-32
1.境外传教士所办第一份中文期刊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察世俗”可能是英文“Chinese”的译音,“每月”即日刊,“统记传”即杂志的意思;该刊每期五至七页,约2000字,  相似文献   

3.
陈江 《出版史料》2001,(1):114-121
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按照现代的译法就是《中国月刊》或《中文月刊》。这份刊物于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8月5日创办于马来亚的马六甲,木板雕印,形式  相似文献   

4.
姚远 《今传媒》2016,(8):4-7
确认唐大烈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吴医汇讲》中,唐大烈的《自序》《凡例》、名医缪遵义的《序》及元和知县蒋楩的《序》,为中文期刊最早的发刊词,而《吴医汇讲》11卷卷终所载唐庆耆的《爰书数语附于简末》则为本土中文期刊最早的停刊声明。1815年在马来西亚之马六甲所办的境外最早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为传教士所办西式中文期刊最早的发刊词。传教士所办香港最早的期刊《遐迩贯珍》1856年5期所载《遐迩贯珍告止序》和《六合丛谈》1858年2卷2号的简短英文声明和收支表,则为舶来式中文期刊最早的中英文停刊声明。  相似文献   

5.
高皓亮  靳赫 《青年记者》2010,(16):45-46
1815年创刊于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史发展的第一页,而1834年1月发表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的《新闻纸略论》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拉开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的期刊是哪一个?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报刊史研究者都认为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察世俗》问世的23年前,我国就曾有过一本名叫《吴医汇讲》的医学杂志。这份医学杂志是由一位名叫唐大烈的中医创办的。据《吴县志》记载:唐大烈,字立三,号笠山。一号林嶝,长洲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晚清时期最早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回顾,介绍了这个时期内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期刊,梳理晚清期刊的萌芽及其历史发展,可以认知晚清期刊对于西学东渐与学术研究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文献考证,对中国境内出版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名称由来进行了论证,使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东西洋考》这两份名似相同,而实际不同的著作能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下简称《察世俗》)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中说:“若在我国而寻求所谓现代的报纸,则自以马六甲所出之《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最早,时民国前97年(嘉庆二十年)西历1815年8月5日也。”后来人们沿袭了这一说法,如,有的著作把《察世俗》列为“第一批近代化的中文报刊”,把创办这一刊物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作为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有的著作更明确指  相似文献   

10.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8,27(6):95-96
1665年法国出版的《学者杂志》被认为是杂志的始祖,1815年8月15日,创办于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文近代刊物,1833年,伦敦会传教土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杂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期刊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文化、政治、科学和社会都得到了相应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曾德良 《图书馆》2006,(5):54-57
文章阐述了文学界对中国文学分期,剖析了《中图法》对中国文学分期模式的演变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规范、实用的角度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文论述华侨华人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捐助与贡献,梳理这一过程的历史背景、发端缘起、三次高潮与发展趋势,总结其捐助与贡献的几种主要形式、重要意义与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中国文学研究”的类目设置不符合学科内容的内在体系,也不利于文献检索。《中图法》应该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和文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设置“中国文学研究”的类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藏书文化散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研究我国历史上的藏书活动而形成的藏书文化,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图法》四版散文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中国地区表”中编列的省级以下地区“专类复分表”的适用范围、类目设置等进行探讨,指出其不足之处,重点对不同层次“市”的含义及在分类标引中的归属,加以解读和归纳;同时,就作者个人的理解,对该“专类复分表”的修订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以增强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兼容性。依据于此,以具体例证形式,加以分类标引说明。  相似文献   

17.
历史分期问题是现当代图书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探讨一种“国史”与“图书馆史”融合的历史分期。图书馆史分期与“国史”分期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依据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将现当代图书馆史划分为“六阶段”:11949—1956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创建与初步发展时期;21957—1965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曲折发展时期;31966—1976年,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破坏的非常时期;41977—1989年,我国图书馆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51990—1999年,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时期;62000—2009年,图书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一分期的创新性在于吸纳了“国史”分期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同时又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每一阶段图书馆的历史性进步作为图书馆史分期的依据。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图书馆现代化的问题提出已经很久了,但是,对什么是图书馆的现代化、如何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却研究甚少。长期以来,学界对图书馆现代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图书馆计算机化、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建筑等技术、物质层面上,缺乏对图书馆现代化的深层研究。文章从图书馆的实际出发,结合当今现代化理论,对图书馆现代化的内涵、图书馆现代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圣经》作为一部闻名世界的基督教典籍,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文章介绍了《圣经》中文版本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当代《圣经》的几个重要中文版本之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宇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4-17
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全国创办杂志的统计及宣传活动的调查与归纳,以表格形式展现当时杂志生态的基本信息。介绍当时杂志在刊名、封面、办刊宗旨、编者资源以及生存竞争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论述杂志所履行的激励意志、奋发精神以及推动变法前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