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史料考证方法,对《吴医汇讲》出版形式、内容、编者意图、作用功能再次进行考证。分析1927—2018年有关《吴医汇讲》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研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论文,研究18—19世纪东南亚一带华人的数量、生活及文化。认为:中国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概念不能混淆;《吴医汇讲》是由我国古代图书衍化发展而诞生的,是我国期刊的发端;学界普遍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本中文期刊的观点缺乏科学统计;在姚远等的《再论吴医汇讲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肇端》一文基础上,发现《吴医汇讲》第11卷可能为单卷发行文字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早的期刊是哪一个?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报刊史研究者都认为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察世俗》问世的23年前,我国就曾有过一本名叫《吴医汇讲》的医学杂志。这份医学杂志是由一位名叫唐大烈的中医创办的。据《吴县志》记载:唐大烈,字立三,号笠山。一号林嶝,长洲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相似文献   

3.
《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在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个中文期刊。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近代化报刊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随之而起变化。研究《遐迩贯珍》,可见这种变化之一斑。《遐迩贯珍》目前国内仅见六期。另有一些抄件散见于各种期刊、史籍。本文即根据上述材料撰写。《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为月刊,每月一日出版,创刊于一八五三年八月一日,终刊于一  相似文献   

4.
《吴医汇讲》: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远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5,27(4):307-309
为了澄清究竟哪本期刊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我们通过追根溯源,梳理中国期刊发端的史实,否定了某些人宣称的200年前由外国传教士在马来西亚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的主张,以雄辩的史料确认:223年前由国人在苏州创办的《吴医汇讲》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7)
《遐迩贯珍》是香港第一份铅印中文期刊,其新闻栏目《近日杂报》在编辑理念、新闻写作和编辑策略等方面的革新,对近代报业影响重大,是近代中文"报刊"分流归位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查灿长 《新闻界》2007,(1):105-106,124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起源于19世纪的广州、香港和上海等沿海“开埠通商”地区,如1833年8月1日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53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月刊、1861年11月在上海发行的《上海新报》、1867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万国公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的《申报》及1893年2月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等等,这些中国近代最早刊登商业信息广告的主流中文报刊,构成了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最早能阅读到的近代中文新闻纸,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在过去的新闻史著作中,多有把香港《退迩贯珍》说成是麦都思主编,其实是其子麦华陀主编的。这个史实,亲眼看着《退迩贯珍》创办并深知内情的王韬几次都明确地记  相似文献   

8.
1853年,传教士麦都思创办了《遐迩贯珍》中文月刊,该报每号都有"近日杂报",内容占到全刊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关于广东的地方新闻,涉及广东匪乱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吴医汇讲》是否期刊的争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重温这个200多年前出版的中医著作,参照各家认识,我们认为11卷《吴医汇讲》不具有连续性,不能将其归于连续性出版物;也缺乏时效性,无法及时传播学术信息。尽管《吴医汇讲》采用了期刊常用的编辑出版手段,但它仍然不是期刊,而属于汇编作品。《吴医汇讲》系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名医唐笠  相似文献   

10.
顾兆平 《编辑学报》1990,2(3):169-172
1 前言 科技期刊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从1787年英国出版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起至今,世界上大约有10万种科技期刊。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是1792年苏州府医学正科生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至今已有二百年。自本世纪30年代起,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相  相似文献   

11.
《吴医汇讲》期刊性质与编辑出版要素再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中国最早的期刊,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对其期刊性质,已有一些研究结果,并确认其为中文期刊的萌芽.[1,2]<编辑之友>亦曾载文指出明代<朱翼>为最早中文期刊.[3]从报、刊同源的角度看,<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认为:"中国大约在宋代以后抄印出卖的邸报,可视为世界上期刊的雏形."[4]亦有人将西方传教士分别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于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视为在境外和境内出版的最早的中文期刊,而认为"<吴医汇讲>说尚待论证".也有人将传教士创办的这两份刊物肯定为中国期刊的萌芽.[5]医史界包括医学专家参与编写的<辞海>似乎对江苏吴县唐大烈编刊的<吴医汇讲>为最早的中医期刊并无异议,[6]但并未认识到其应为最早的中文期刊.  相似文献   

12.
阮孝绪《七录·序》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目录学理论文篇,它明确将目录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目录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并在《七录》中设立簿录类,成为我国书目之书目的最早见存。《七录·序》以著录和分类为研究重点,在著录上强调书目要通记有无,著录图书存佚,讨论图书聚散;在分类上重视责实立名,要求根据文献发展的具体状况决定目录的体系,认为图画之篇,宜从所图为部等等,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无不启迪后世而导夫先路。但是,《七录·序》对书目的提要和序言几乎没有任何讨论,因而虽有荜路蓝缕之功,却遗未臻完备之憾。  相似文献   

13.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1):32-32
1.境外传教士所办第一份中文期刊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察世俗”可能是英文“Chinese”的译音,“每月”即日刊,“统记传”即杂志的意思;该刊每期五至七页,约2000字,  相似文献   

14.
《遐尔贯珍》是欧洲传教士在中国本土(香港)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定期月刊。创办于1853年8月,办了两年多时间,于1856年5月停刊。共出版32期。刊物由香港英华书院印刷。定价15文,每期发行3000本。正文有11-21页。每页分上下栏,有中文299-390字。第一任主编是英国人麦  相似文献   

15.
《新序》创作除"劝诫君王"一面外,劝诫人臣,为群臣作教科书的用意也很明显,《新序》讲了许多的为臣之道,体现了刘向的这一用意。这一用意的出现,与刘向时代朝臣现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1665年创办)和专业科技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1787年创刊)的创办开始,科技期刊就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较西方一些国家晚了许多。179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苏州医生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有较快的发展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期刊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期刊的发展有了更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发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期刊的种类从1978年的980种发展到1999年的8187种。  相似文献   

17.
张海涛  韩晖 《兰台世界》2013,(11):57-58
《新序》创作除“劝诫君王”一面外,劝诫人臣,为群臣作教科书的用意也很明显,《新序》讲了许多的为臣之道,体现了刘向的这一用意.这一用意的出现,与刘向时代朝臣现状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39-142
《古今类序诗苑》是唐人操诗歌专门之选的最早总集之一,因从未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南朝及初唐诗歌总集的基础上,从编纂目的、体例、时间、集名等方面入手,以廓清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是为续刘孝绰《诗苑》,慧净《诗英华》是再选《古今类序诗苑》及《诗苑》与萧统《诗苑英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中叶,科技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运而生。1665年世界上第一种科技期刊问世,至今全世界已有几万种科技期刊。我国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是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苏州府医学正科生唐大烈(字立三)主编的《吴医汇讲》,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有科技期刊3000余种。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一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末,上海博物馆等举办的《晋唐宋元国宝展》中,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书法《欧阳氏谱图序》是其中之一(见影印件)。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据明代宋濂在该书法跋中提到:“欧阳文忠公谱图序作于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一百三十一年后,欧阳修的同乡,南宋丞相周必大把该书法作品与欧阳修于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书写的“夜宿中书东阁诗”联为一卷装裱,至今已近千年。该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